顧丹鳳,沈莉榮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新生兒科,江蘇 蘇州 215002)
新生兒肺出血是新生兒期發生在嚴重原發疾病基礎上的一種嚴重病癥,嚴重威脅著新生兒尤其早產兒的生命,病因復雜、起病急、病死率高、早期診斷困難。既往類似研究結果缺乏一致性[1-2],為提高對肺出血的進一步認識,現對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新生兒病房收治的新生兒肺出血1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6例中男12例,女4例。胎齡:≤30周6例(37.5%),31~37周6例(37.5%),≥37 周 4 例(25%)。入院體重:≤1 500 g 8例(50.0%),1 500~2 500 g 5例(31.2%),≥2 500 g 3 例(18.8%)。發病日齡:≤3 d 11 例(68.8%),3 ~7 d 3 例(18.8%),≥7 d 2 例(12.4%)。16 例肺出血中,大都在原發病基礎上突然出現紫紺、頻繁呼吸暫停、呼吸困難、貧血加重、心率減慢等。11例患兒肺部聽診細濕啰音或濕啰音較前明顯增多,4例突然皮膚蒼白明顯。伴發疾病:硬腫癥4例,HIE 2例,敗血癥5例(血培養分別為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另外2例血培養陰性)。9例在吸痰時發現痰中帶血(人為因素除外)(其中1例連續4 d吸痰時均有少許血性痰液),7例從口鼻腔流出較多血性液體。16例中預防性使用固爾蘇有3例(1例放棄,2例死亡)。伴有肺部感染13例,MAS 2例,RDS 2例。
1.2 實驗室檢查:15例作血氣分析,均有酸中毒,其中代謝性酸中毒4例,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謝性酸中毒11例。16例患兒中,胸片有典型斑片狀滲出影8例,肺紋理增粗4例,白肺4例。6例完善血凝檢查,均有血凝異常,其中APTT波動在84~180 s。伴發貧血6例,其中重度貧血4例。伴有低鈉血癥5例。
1.3 機械通氣時間:所有確診病例均給予有創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機械通氣時間最短4 h,最長8 d,平均3 d。治愈2例,上機時間分別為2 d和6 d,吸氧時間分別為5 d和9 d。
1.4 治療:所有病例,一經確診,均給予氣管插管、正壓機械通氣、積極治療原發病、給予止血、改善循環、糾正凝血功能、補充血容量、保暖、限制液體量等。機械通氣初調參數為PIP 25 ~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PEEP 5 ~7 cm H2O,RR40 ~50 次/min,I:E1:1 ~1:1.5,并根據病情及血氣分析調整呼吸機參數。
不同臨床因素與新生兒肺出血的關系,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這就表明,胎齡、日齡越小,體重越低,Apgar評分越低,肺出血發生率越高。

表1 不同臨床因素導致新生兒肺出血的發生率比較
死亡病例8例,其中1例為晚期新生兒,原發病為肺炎,另外7例均在1 d內發病。自動出院6例,其中5例為孕32周之前發現肺出血,1例為37周。自動出院患兒中,經濟原因有1例,疾病因素為5例(認為胎齡小,遠期并發癥多4例,搶救效果不佳為1例)。治愈2例,隨訪至1歲左右生長發育良好。
陳克正在788例尸檢中發現新生兒肺出血中,生前臨床診斷肺出血僅 26.8%[3],而 73.2% 臨床沒有診斷肺出血,因此漏診率比較高。臨床已發現口鼻腔涌出或吸痰時有血性痰液吸出時,為時已晚[4]。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成為了治療的關鍵。目前公認的眾多因素中,表明肺出血與缺氧、早產、感染、寒冷損傷等有關。從本組資料中可以看出,新生兒肺出血的發生率與胎齡、日齡、出生體重、Apgar評分等因素密切相關,胎齡、出生體重、日齡越小,Apgar評分越低,發生肺出血的幾率越高。亦有研究表明[5],肺出血與硬腫癥有關,本組資料中硬腫癥樣本量較少,無法得出統計學結論。持續正壓通氣能改善通氣功能,增加肺容量及功能殘氣量,使肺泡擴張,減少肺血管滲出。經機械通氣治療后,新生兒肺出血病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6]。16例均采用機械通氣,治愈僅2例,分析主要與:①與原發疾病有關;②自動出院病例較多,共6例(37.5%)。電話隨訪自動出院病例,有1例轉院,后治愈,其余均死亡。關鍵是做好圍生期保健工作,減少早產,避免窒息,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要加強溝通,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家屬戰勝疾病的信心。
[1] 郭紅苗,呂 勤.新生兒肺出血高危因素與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9,32(22):55.
[2] 劉 云.96例新生兒肺出血高危因素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9):75.
[3] 陳克正.新生兒肺出血的幾個問題探討[J].中華兒科雜志,1997,35(16):331.
[4] 徐淑玲,崔豫琳,徐淑巖,等.低參數機械通氣治療早產兒肺出血[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6):553.
[5] 韓雪芳,謝 鶴,邱秋香,等.新生兒硬腫癥并肺出血27 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7(8):107.
[6] 中華醫學會兒科新生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全國第五屆新生兒學術會議紀要[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