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圣峰 顧培龍
日前,運河公司財務人員咨詢,企業從2011年3月開始籌建,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招待費)”科目核算。當籌建結束進入正常生產時,日常生產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管理費用——招待費”中核算。兩筆同樣的業務招待費,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科目核算,不知道稅前扣除的標準是否一致。
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不同時期歸集的科目是有差異的。企業籌建期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先期在“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中歸集,當企業轉入正常生產時方可攤銷;生產正常后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管理費用——招待費”中核算。兩筆相同的費用因科目核算不同,在稅收上的待遇也不一樣。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因而,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通過“管理費用”歸集的業務招待費,在稅前列支就有兩個扣除標準即按發生額的60%扣除,同時還要滿足≤銷售(營業)收入5‰的比例。不過,籌辦期間企業由于沒有取得收入,對“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歸集的業務招待費扣除標準也就不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15號)明確,企業籌辦期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直接按實際發生額的60%計入籌辦費,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98號)第九條規定的籌辦費稅務處理辦法進行稅前扣除。對此,“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歸集籌建期間的業務招待費的扣除,僅有一個標準即按實際發生額的60%扣除,并可在企業正常生產時全額攤銷。國稅函[2009]98號第九條規定,新稅法中開(籌)辦費沒有明確列為長期待攤費用,企業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的處理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而開辦費作為長期待攤費用中的其它支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明確規定,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因此,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歸集在“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科目中的業務招待費,應按實際發生額的60%標準,隨同其它開辦費用一起,在當年開始經營時一次性扣除,也可在三年內分期扣除。假如運河公司2011年3至9月為籌辦期,發生業務招待費80萬元,當年10至12月正常生產,累計發生業務招待費40萬元,銷售收入3000萬元,企業選擇一次性攤銷“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的方法。計算當年公司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籌建期間允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80×60%=48(萬元);正常經營活動允許扣除:40×60%=24(萬元),銷售收入比例控制扣除限額:3000×5‰=15萬元,24萬元>15萬元,只能選擇較小的扣除15萬元。這樣,2011年籌建期與生產經營期合計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48+15=63(萬元)。
上例中如果企業選擇“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在3年內攤銷,其它條件不變。則2011年“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中可以攤銷的業務招待費為80×60%÷(3年×12個月)×2個月=2.67(萬元),日常經營扣除的限額15萬元。這樣,企業籌建與經營期間兩筆稅前列支的業務招待費用為17.67萬元(2.67+15)。
值得提醒的是,企業對“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中費用的扣除,包含業務招待費在內可以合理進行稅收籌劃,從中可以看出一次性攤銷與3年攤銷方法的選擇所帶來的節稅效應,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近日,湖北省崇陽縣國稅局稅務人員深入村組,為村民講解涉農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滿足村民了解涉稅政策的需求。 (圖/文:劉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