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軍,孫 莉,杜立杰,崔晉榮,王兆紅,趙國良,閆建玲
內皮素(ET)是一種低分子的血管活性肽,有三種亞型(ET-1、ET-2、ET-3),具有細胞信使樣的生理活性,有收縮血管、促進血管平滑肌增生與細胞粘連的作用[1,2]。其中ET-1的生物學活性最為多樣,研究也最充分,是迄今為止被認為是最強的血管收縮肽[3]。在高血壓和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其血漿ET-1濃度是升高的[4,5],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之一。目前,中藥調節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有良好的前景。復方蔞薤合劑由瓜蔞、薤白、丹參、水蛭、玉竹、澤瀉、五味子、麥冬、杜仲等組成,主治痰瘀互結型胸痹心痛。該合劑經本課題組多年基礎研究[6,7],證明其對動物粥樣斑塊模型相關血液學指標,如血脂、血糖、炎性因子、內皮素和內皮舒張因子有明顯調節作用,達到治療動脈硬化性疾病的作用。為進一步明確其實際療效,現將臨床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治療組為選取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經冠狀動脈造影(CAG)檢查診斷為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為治療組,共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齡62.4歲±12.2歲。正常對照組為體檢健康人員,共40名,男、女各20名,年齡59.4歲±10.8歲。兩組人群間年齡、性別、體重指數(BMI)等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除常規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療外上,給予復方蔞薤合劑治療,藥液100mL/次,2次/日,連續口服8周。復方蔞薤合劑組方:瓜蔞24g,薤白12g,丹參15 g,水蛭0.3g,玉竹10g,澤瀉10g,五味子6g,麥冬9g,杜仲10 g。由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房制劑室提供;以上各藥浸泡1h,武火燒開后,文火煎煮30min后,藥液倒出,再加水,淹沒藥液,武火燒開后,文火煎煮20min后,兩煎混勻冷卻制成制劑,無菌密封袋裝(100mL);用法:一日兩次,每次100mL,餐前口服。
1.3 診斷及排除標準 冠心病診斷標準,有心絞痛病史或陳舊心肌梗死病史,并經CAG證實冠脈主要分支(右冠、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至少一支有直徑≥50%的狹窄。
排除標準:年齡<18歲或>80歲者、肝功能不全者、所有感染、膠原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除外)、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嚴重心衰、晚期肝硬化、未經治療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未經治療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或預期存活時間少于6個月的惡病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頸椎病所致胸痛者,重度高血壓、重度心律失常、精神病患者,妊娠、原發性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心臟病、腎臟疾病以及不合作者,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參加其他臨床試驗患者等。
1.4 觀察指標 一般情況:脈搏、心率、血壓等;血漿內皮素測定;治療組在入選前和治療期末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mL,測定ET-1水平。ET-1測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對照組同期采血。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應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比較組間以及不同時間段觀察指標的差異。
治療組于治療前ET-1較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ET-1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仍高于對照組,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ET-1比較(±s)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ET-1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本組治療前比較,2)P<0.05
組別 n ET-1(pg/mL)治療組 治療前 64 69.1±6.31)治療后 64 55.3±7.02)對照組 40 44.7±5.5
祖國醫學認為現代人多喜食肥甘厚膩,易使痰濁內生,日久瘀血阻絡,致痰瘀互結,故痰瘀互結型胸痹心痛成為較常見的癥候類型,對應于西醫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現代醫學證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內皮素功能紊亂是微循環紊亂的始動因素,沒有內皮細胞的損傷即沒有細胞因子所致的網絡調節紊亂,也沒有內皮細胞與白細胞的接觸及炎癥介質的釋放,從而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及發展[8-10]。因此,冠心病與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增生與內皮素基因高表達有關。
復方蔞薤合劑由瓜蔞、薤白、丹參、水蛭、玉竹、澤瀉、五味子、麥冬、杜仲等組成,主治痰瘀互結型胸痹心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瓜蔞具有擴張豚鼠離體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薤白可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亞組分[11];水蛭則具有很強的抗凝血作用,原位雜交與組化法觀察水蛭及其復方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主動脈ET表達的作用表明,能改善喂高脂飼料家兔主動脈內皮功能,減輕內皮細胞損傷,拮抗ET在主動脈內膜上的表達,ET合成釋放減少,VSMC增生減輕,阻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12]。近年來對丹參的藥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腦、肺、肝的缺血再灌注損傷等方面[13],王靜等[14]發現復方丹參注射液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其機制之一為調節ET-1mRNA表達,抑制ET-1生成;杜仲具有降壓、利尿及改善頭暈、失眠等作用。該方在治療痰瘀互結的同時可兼顧氣血陰陽的不足,故而可穩定而持久的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素,保護內皮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從而達到治療冠心病目的。本研究結果恰恰證實了這點。因此中藥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開發及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復方蔞薤合劑合劑具有恢復內皮功能,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是一種治療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有效的藥物。
[1] Fagan K,Mcmurtry L,Rodman D.Role of endothelin-1in lung disease[J].Repair Res,2001,21(2):90-101.
[2] Nelson J,Bagnato A,Batfisfmi B,et al.The endothelin axis:Engining role in cancer[J].Nature,2003,3(2):110-116.
[3] Yasuda M,Kohno M,Tahara A,et al.Circulating imnlunore active endothelin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J].Am Heart J,2002,119:801-803.
[4] 臧奎,李東野.冠心病患者肱動脈內皮功能與血液中動脈粥樣硬化[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6,26(3):223.
[5] 王春喜,梁發啟,段志泉.動脈硬化閉塞癥與內皮素、一氧化氮的關系[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0,17(1):34-35.
[6] 王兆紅,崔晉榮,薛亞軍,等.復方蔞薤合劑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血脂和炎性因子CD40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1,6(4):473-475.
[7] 崔晉榮,王兆紅,薛亞軍,等.復方蔞薤合劑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血管反應性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1,33(6):498-501.
[8] Grant K,Loizidou M,Taylor I.Endothelin-1:A muhfftmctional molecule in cancer[J].Tren&Endocrin Met,2003,88(2):163-166.
[9] Bagnato A,Cart K.Endothelins as autocrine regulators of tumor cell growth[J].Tren & Endocrin Met,1998,9(9):378-388.
[10] Kopp UC,Cicha MZ,Jones SY.Activation of endothelin A receptors contributes to impaired responsiveness of renal mechanosensory nerve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Can J Physiologic Pharmacol,2010,88(6):622-629.
[11] 秦林,張安玲,姚曉渝,等.瓜蔞配伍薤白降血脂和清除自由基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動態,1994,10(3):9.
[12] 王洪濤,劉忠,周潔.中藥對血管內皮素的調節[J].中外健康文摘,2009,6(7):216-217.
[13] 楊保津.丹參的活性成分[J].中成藥研究,2006,16(3):36-39.
[14] 王靜,吳時達,閆亞非,等.復方丹參注射液對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內皮素和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4,12(5):58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