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芳,張三元,董占勛
(1.浙江大學現代工業設計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7;2.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上海 200240)
鳳紋是中國傳統服飾中常用的典型紋飾,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代表性載體[1]。鳳紋是歷代先民依據自然審美與想象,綜合各種鳥獸美的局部,對鳳凰形象藝術加工塑造而來的各種裝飾紋樣的統稱。鳳凰不僅具有華美的外表,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在古籍的記錄中鳳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相隨,在古代被尊為鳥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鳳凰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鳳凰一直被視為漂亮、吉祥、仁慈、安靜、德行、自然,順天道、尚人文、致太平、向光亮的象征,也用來比喻夫妻相親相愛或象征婚姻美滿。
服飾鳳紋的早期形式與玄鳥圖騰相關,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描繪的鳥紋是鳳紋的雛形。后來,鳳紋被廣泛運用于金屬器、漆器、服飾等,逐漸成為美的藝術形象[2]:《易經》中的“有鳳來儀”、《詩經》中的“鳳凰于飛”的時代,鳳凰已棲于婦人發簪之上;“吹簫引鳳”傳說流傳的時代,鳳凰又現于雕玉佩飾之上;《禽經》將鳳凰作為國家祥瑞,又直接影響到宮廷文化“龍鳳呈祥”,“鳳冠”成為封建后妃的象征;但與“龍”的神秘與高高在上不同(服飾用龍有嚴格的等級規定),“鳳”的形象更具體,更接近于民,“鳳穿牡丹”刺繡一直是民間喜愛的吉祥富貴圖案,歷代漢族、少數民族(如畬族[3])服飾上,都流傳“彩鳳雙飛”“丹鳳朝陽”等不朽圖案;如今,鳳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喜愛的文化形象,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中使用“浴火鳳凰”形象表達生命不息的積極含義。
鳳紋千姿百態,不同形式表現了不同的文化寓意。沈從文[1]、徐華鐺[4]、潘魯生[5]、龐進[6]等對鳳紋的圖譜與傳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胡秋萍[7]探討了如何在現代禮服設計中應用服飾鳳紋。前人學者的研究多集中于鳳紋整體形象演化過程而少于特征部件研究,且并不區分文化寓意上的特征差別。本文擬依據文化構成理論[8]對傳統服飾鳳紋的典型度進行分析。通過量表實驗獲得各鳳紋所代表的文化寓意及其典型形象。再通過各鳳紋的眼動關注時長,劃分各鳳紋部件(包括形態、姿勢、配合物等)的文化特征典型度。量化后的典型度值可以幫助設計人員選擇恰當的鳳紋形式,應用于仿古與現代服飾品設計。
所謂“文化”,即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總和,《易·賁卦·象傳》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服飾設計中的文化構成,即為服飾中點、線、面、體以及色彩等多種元素所構成的一種反映某種特定文化的“模式”。這種模式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與歷史、時代的背景亦息息相關。鳳紋的形態、姿勢、配合物等構成了其形式美,而這種形式與人的認知相關聯,即激發出文化的美感,文化美感較形式美更為深刻。
近年來,設計人員不再滿足于經典的平面、立體、色彩3大構成所創造出的大批量、程式化風格的產品[9],轉而開始追求地域、民族、審美差異所帶來的追求自我的產品,更多地將文化與情感融入設計之中,逐漸形成了“文化構成”理論,潘云鶴院士于2011年出版同名著作[8]。該理論主要研究文化元素的結構性層次細分,以及通過一系列方法將文化元素應用于設計之中[10]。
從服飾圖片和博物館圖冊[4-5,11]中采集各種傳統鳳紋的圖片,進行線形勾勒并掃描,獲得60個鳳紋形象。為避免顏色、灰度對人們認知鳳紋形態的影響,所有鳳紋形式均用黑白線框圖表示。
從鳳凰的典故以及文史資料[6]中提取鳳紋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詞匯60個,經3位設計學與古典文學專家釋義后,合并為“尊貴”“典雅”“祥瑞”“瑰麗”“生命力”“恩愛”6類鳳紋寓意語義表,如表1所示。

表1 鳳紋寓意語義表Tab.1 Semantic words table of phoenix patterns
由40位藝術、服裝設計相關專業學生獨立對隨機呈現的鳳紋圖片進行6種寓意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打分,其表為5級量表形式,5代表非常同意該鳳紋圖片表達此寓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12]。
鳳紋是一種文化元素,所有的鳳紋形象構成了它的文化元素域,鳳紋的不同形式表現了不同的文化寓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類鳳紋構成了文化元素域中的子域。每種文化元素的域(或子域)中都有其典型個體,也稱為文化元素的典型形象,它處于文化元素域的中央位置。李克特量表得分平均分最高的圖片即為代表該寓意的鳳紋文化元素的典型形象(見表2)。

表2 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形象表Tab.2 Typical cultural element image table of phoenix patterns
通過對表2的分析,可以看出:“尊貴”的鳳紋形態上多為立姿,顯示出莊嚴和氣勢,得分最高的圖中,鳳凰形體端正,羽翼豐滿,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和穩定感。
“典雅”的鳳紋姿態婀娜優美,身體曲線簡約流暢。鳳尾和翅膀均為簡單的線條,且保持較為整齊的曲度。裝飾性較弱,但細部不乏修飾。
“祥瑞”的鳳紋造型相對復雜,顯示出隆重的裝飾性。更為重要的是,“祥瑞”的表達常常將華麗的鳳凰與其他吉祥元素,如祥云、太陽等合為一體,傳遞出“神鳥”的吉祥色彩。
“瑰麗”的鳳紋主要表現集中于鳳凰羽翼的強烈裝飾。裝飾部位主要為翅膀和鳳尾,同時配合變換的姿態以及其他元素如牡丹、祥云等強化了整體形象的絢麗多彩。
“生命力”的鳳紋多展現了強烈的動態,例如展開雙翅,高揚鳳頭,尤其夸大了翅膀的比重,充滿了生命的力量,體現出頑強和堅韌。也有配合火焰等元素,傳達了“浴火重生”的意象。
“恩愛”的鳳紋多為“鳳”與“凰”結伴而飛,如影隨形,親密無間。二者姿態飛揚,體現出幸福而美滿的愛情和婚姻。
將各鳳紋圖片根據寓意得分放置在鳳紋文化元素空間中的相應位置,可得到鳳紋文化元素域(見圖1)。處于各寓意子空間(子域)中心位置的個體即為該文化元素在此寓意下的典型形象。

圖1 鳳紋文化元素域Fig.1 Cultural elements domain of phoenix patterns
根據文化構成理論,1個文化元素可以分解為1組部件。組內的部件可以再被分為2類:一類是含有文化的部件,它是更小的文化元素,另一類是不含特定文化的部件,稱為非文化元素部件。1個不包含更小的文化元素部件的元素稱為終端文化元素。這個遞歸過程可以用符號公式[8]表示:

式中:Ce代表文化元素;CE代表文化元素部件集;UE代表非文化元素部件集。遞歸的出口是Cei中所含的CE為空集,即Cei={?,UE},此時Cei為終端文化元素。
本文擬在鳳紋文化元素部件進行劃分的基礎之上,對各文化元素部件的典型度進行量化排序。
鳳凰身體主要分為4個部分:頭部、身部、尾部和足部[4]。頭部包括:鳳嘴、鳳眼、頸項、鳳冠和鳳墜等;身部包括:胸、背、腹、翅膀等;尾部包括:主鳳尾、次鳳尾和飄翎,主鳳尾一般為2根,也有3根、5根,甚至9根的;足部包括:腿、跗、跖和趾足。
構成鳳凰文化形象的部件可以分為3類。
1)鳳凰身體各個部位形態表現。各個部位的形態表現包括線條的剛柔運用、數量變化、以及表現中采用的裝飾手法,如將卷草圖案運用到鳳翅、鳳尾的表達中,或以祥云的形態描繪鳳凰的羽翼。
2)鳳凰的姿態與動作。鳳凰的姿態變化多端。她的身形婀娜多姿,有的向上飛舞,有的向下盤旋,有的亭亭玉立。根據姿態大致可以分為翔鳳、升鳳、降鳳、立鳳、坐鳳、臥鳳、團鳳等形式。
3)以鳳凰為主體形象的其他配合物。鳳和云、太陽、牡丹、梧桐、梅花、龍、麒麟等物組合在一起時,可組成以鳳為主體的綜合性圖案,有吉祥喜慶的寓意。常見的有:鳳穿牡丹、梧桐雙鳳、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等。
參試者為10名設計專業人員,男性6名,女性4名,矯正視力正常,實驗前1月內無眼部疾病發生。明確了解文化寓意與文本相關含義且未參與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形象李克特量表實驗。
實驗任務:讓參試者隨機觀看16張鳳紋典型形象圖片,尋找最符合文化寓意文字描述的區域并持續觀看。使用Tobii T60眼動儀[13]記錄參試人員尋找最符合該寓意的文化元素部件的眼睛關注過程,獲得各參試在各部件區域的注視次數和停留時間。使用距離聚類方法劃分典型部件,并以平均關注時長作為計算依據,對各部件的典型度進行量化排序。
每張圖片呈現6 s既可以讓用戶充分理解并執行任務,也不會因為注視時間過久而增加眼部疲勞感并失去對關注區域的興趣。
表3 示出部分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形象的眼動關注時長熱點圖表。表中每個熱點圖上紅色代表相對關注最多區域,其余區域使用顏色漸變加以區分。

表3 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形象眼動熱點圖表Tab.3 Eye-tracking heatmap table of typical phoenix patterns
從表中可看出:“尊貴”的眼動關注區域主要集中于頸部高昂的形態;“典雅”的眼動關注區域集中于鳳尾、飄翎的曲線與細節,也注重全身的婀娜姿態;“祥瑞”的眼動關注區域集中于吉祥元素配合物;“瑰麗”的眼動關注區域集中于胸腹翅膀的豐富紋飾線條;“生命力”的眼動關注區域集中于具有向上沖擊力的區域,也有火焰等配合物;“恩愛”的眼動關注區域集中于“鳳”與“凰”相對而視的鳳頭形態。結合眼動關注區域和關注相對時長,可以計算鳳紋文化元素部件的典型度。
每個部件對于文化元素的表現都具有一定的貢獻,但表現力上也存在著差異,這個差異的衡量值就是文化元素的特征典型度,可簡稱為典型度。根據每個部件對于文化元素表現的貢獻程度,一種文化元素的諸特征可按其特征典型度進行排序。當部件這種特征典型度被逐漸弱化或取消時,文化元素的特定文化含義就逐漸弱化,該形象逐漸失去典型性,同時逐漸遠離域的中央。
本文采用距離聚類算法依據眼動數據對鳳紋文化元素典型部件進行劃分與提取。聚類算法是將高度集中的凝視點集聚成1類,以顯示出最受參試人員關注的區域,再從中提取典型的文化元素部件造型。距離聚類算法是計算任意2個“關注點(gaze point)”之間的距離,將距離小于預設閾值的關注點歸為1類。本文聚類算法是基于SANTELLA A.和DECARLO D.在2004年專為眼動數據設計的聚類方法[14]基礎上,使用文化元素部件區域動態設置距離閾值,并刪除關注人數比例小于50%的聚類區域而來,該過程可用公式[13]概括描述為

式中σ代表距離閾值。
與聚類區域相交的部件是該文化元素的典型部件,該區域文化元素部件的典型度TDeg定義為在該區域的注視時長tobs占所有典型文化元素部件區域的百分比再乘以該文化元素李克特量表得分S,即:TDeg與S的最大值相同,均為5.0。

依據眼動關注時長可以計算得出相對客觀的鳳紋文化元素部件的量化典型度值,各部件典型度值和排序詳見表4(只列出典型度值最大的3個文化元素部件)。

表4 鳳紋文化元素部件典型度表Tab.4 Typical degree table of cultural element parts
表4 可幫助設計人員依照用戶需求和服飾要表達的文化寓意選擇鳳紋文化元素部件形式,并將其應用于現代與仿古服飾設計。
鳳紋是現代服飾與仿古服飾設計中經常運用的重要紋飾。同樣是鳳紋,時而溫婉,時而剛烈,時而優雅、時而華貴,紋飾風格應與服飾穿著場合,以及整體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相一致,否則肆意的拼湊會生出“怪物”來,所以,根據文化構成內涵選擇恰當的紋飾特征部件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選取傳統服飾鳳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文化構成理論提取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形象,并創建鳳紋文化元素域中的6個寓意子域,分為“尊貴”“典雅”“祥瑞”“瑰麗”“生命力”“恩愛”。使用相對客觀的眼動數據聚類分析結果作為鳳紋文化元素部件劃分的依據,并用眼動關注時長計算文化元素部件典型度值。以眼動數據作為典型度值計算依據是本文的創新之處,其優勢是數據量化客觀,受主觀影響較小;不足之處是只能評估較高層級部件,對文化元素終端部件的適應性有局限。
量化后的鳳紋文化元素部件典型度值可以幫助設計人員選擇最為恰當的鳳紋形式,應用于仿古與現代服飾品設計。需要指出的是:選取的部件特征并非典型度值越大越好,隱晦的特征更可提升服飾的“意味”。研究何種典型度更受消費者歡迎,根據典型度表創建相應的鳳紋文化元素典型度數據庫查詢系統,研究不同文化元素寓意子域間部件替換和同文化元素寓意子域內不同典型度部件替換方法并應用于服飾產品設計將作為本文后續工作的重心。
[1]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2版.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1-3.SHEN Congwen.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Clothing[M].2nd ed.Shanghai: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2005:1-3.
[2]SHEN Congwen.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hoenix and dragon pattern[J].Art & Design,2008(Special Issue of 50 Anniversary):16-18.
[3]陳栩,陳東生.福建寧德霞浦地區畬族女性服飾圖案探議[J].紡織學報,2009,30(3):88-93.CHEN Xu,CHEN Dongsheng.Shes female costumes pattern in Ningde and Xiapu of Fujian[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9,30(3):88-93.
[4]徐華鐺.中國鳳凰造型[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100-129.XU Huadang.Chinese Phoenix Form[M].Beijing:China Forestry Press,2010:100-129.
[5]潘魯生.中國鳳紋圖譜[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14-17.PAN Lusheng.Atlas of Phoenix[M].Beijing:Beijing Art& Craft Press,2003:14-17.
[6]龐進.中國鳳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集團,2007:162-186,273-286.PANG Jin.Chinese Phoenix Culture[M].Chongqing:Chongqing Publishing Group,2007:162-186,273-286.
[7]胡秋萍.服飾鳳紋研究及其在現代禮服設計中的應用[D].無錫:江南大學,2010:4-5.HU Qiuping.Research on phoenix pattern of clothing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 in formalwear design[D].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10:4-5.
[8]潘云鶴.文化構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33-134.PAN Yunhe.CulturalConstitution[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1:133-134.
[9]STAMATI V,ANTONOPOULOSg,AZARIADIS Ph,et al.A parametric feature-based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ng traditional filigree jewelry[J].Computer-Aided Design,2011,43(12):1814-1828.
[10]代福平.中國傳統設計文化的深層結構[J].包裝工程,2010,31(20):24-26.DAI Fuping.The deep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culture[J].Packaging Engineering,2010,31(20):24-26.
[11]錢正盛,錢正坤.中華吉祥裝飾圖案大全:吉祥禽鳥、植物[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8-25.QIAN Zhengsheng,QIAN Zhengkun.Jixiang Decoration Pattern of China:Birds & Plants[M].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8-25.
[12]韓挺,胡杰明,孫守遷.基于消費者感知的面料材質感官意象研究[J].紡織學報,2012,33(5):140-144.HAN Ting,HU Jieming,SUN Shouqian.Research of consumers'sensory image on fabric material based on consumers'perception[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2,33(5):140-144.
[13]Manual and User Guide of Tobii T60[EB/OL].[2012-01-01]http://www.tobii.com/Global/Analysis/Downloads/User_Manuals_and_Guides/Tobii_T60_T120_EyeTracker_UserManual.pdf.
[14]SANTELLA A,DECARLO D.Robust clustering of eye movement recordings for quantification of visual interest[C]//Proceedings of the 2004 Symposium on Eye Tracking Research& Applications.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