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欣
翼龍貸CEO王思聰當初正式投身P2P網貸行業時,或許也沒有預料到,有一天他的企業會跟溫州金改聯系在一起。
服務小微融資
記者見到王思聰,是在一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他與翼龍貸的員工身穿帶著企業標識的上衣,即使是在參與者眾多的論壇上辨識度依然很高。
在會場隔壁的一間嘉賓休息室里,王思聰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觸網”經歷,期間,一墻之隔的論壇會場那邊不時傳來熱烈的鼓掌聲,火熱程度一如時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
王思聰講述,他接觸互聯網的時間比較早,可是真正轉作P2P則是始于2009年,那時公司的總部還在北京。“天子腳下”的地理優勢總能讓人對形勢有更靈敏的嗅覺,在高層領導密集調研溫州期間,王思聰覺察到機會來了。于是在2012年初溫州金改的序幕剛一拉開,他就主動和溫州金改辦聯系,并在當年將公司注冊地改在了溫州—那個金改的風口浪尖之地。
溫州金改這個詞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外界普遍認為,正是2011年下半年溫州爆發的民間借貸危機和多起老板跑路事件,直接促成了這次國家層面的金融改革試驗區落地溫州。2012年11月23日,當地召開了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溫州金改12條細則。在這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細則中第一條就明確了規范發展民間融資。提出開展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試點,引進一批中介機構入駐,提供民間借貸登記、公證、資產評估等服務,引導民間融資陽光化、規范化。
而此前,王思聰與中央財經大學等多個高校合作并成立了研究互聯網金融和P2P網貸平臺的課題組。“當時的構想是和一些省市的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一個互聯網金融區,由此獲得政府部門對我們合法性的肯定和監管上的確定。但是這個構想一直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那時正好聽說溫州金改,我們第一時間把這個研究成果提交了過去。”
就這樣,2012年4月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正式掛牌,翼龍貸成為了首批入駐服務中心的P2P網貸平臺,也是首個被納入監管的P2P網貸平臺。
溫州金融改革試點中,推出了民間撮合借貸。借助互聯網借貸平臺,把民間分散的放款人和缺少資金,并且在傳統金融機構難以實現融資夢想的小微企業主們聯系在一起。翼龍貸目前就是這樣一家具備“經營民間借貸撮合服務業務”合法身份的P2P網貸公司。
“溫州金改試點對民間借貸,尤其是對我們P2P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們參與了我們全部流程,包括后臺數據的監管,資金的監管。我們整個管理層都需要提供各種身份資料,甚至包括結婚證。翼龍貸幾乎完全是按照金融機構的監管模式在接受監管。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是我們的主管部門,也是我們的監管部門。他們派專家來對我們進行評估、考核,而我們每天下午四點半到五點間要將網站的所有數據報送到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王思聰介紹。
據了解,在翼龍貸平臺上,借款方可以發布借款需求和利率信息,放款人自主選擇是否借款,利率則是在不超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4倍的前提下自由浮動,實現了市場定價和風險定價。王思聰說:“我們平臺的借款門檻較低,借款人不需要提交抵押品,是信用借款,僅此一條就為許多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個人和小微企業主打開了融資的大門,這是‘普惠金融理念最直接的體現。”
但普惠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如何做好風控,保證資金安全?在平臺上,與借款人相關的信息,包括信用、身份證、戶口本等都需要接受驗證審核。同時,網貸公司也會對借款人進行詳細的入戶調查,并且根據資產狀況、收入來源等資信項綜合評估借款人的可借貸額度,信息也都在網上公布,當然,涉及隱私或其他不宜公開的信息除外。另外,網貸平臺還會把借貸資金的一部分劃作風險撥備金,放款人遇到損失,撥備金就可以先行賠付,再由網貸平臺追索。
王思聰說:“正因為是信用貸款,所以我們一直在向用戶傳播兩個理念,一個是信用的價值,另一個是信用無價。在我們的平臺上,借款人第一個借款周期結束后,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再借的成本的就非常低了,我們只需要通過網絡系統進行信息核實。而在我們這兒產生的一些不良借貸或者是惡意逾期的借款人,我們的平臺將不會再受理他們的借款信息,而且也會影響到他在商業銀行的金融活動。如果還款記錄良好,那么他們下次的借款金額還可以提高。”
目前,翼龍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對放款人以及借款人收取中介費。“我們向放款人收取利息收益的5%,向借款人大概收4%的服務費,另外還會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綜合服務費。各種費用綜合在一起,最終借款人付出的融資成本在24%左右,不會超過法定限額。”
差異化戰略
今年的5月11日,對王思聰來說,是個刻骨銘心的日子,因為那天他和翼龍貸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這件事情給王思聰帶來兩個影響,一個影響用他的話說“我們現在也算是知名企業了。過去我去哪里都不敢說我是做P2P的,因為說了人家都以為我們這是放高利貸或者做非法融資的,《新聞聯播》播出之后我的感受比較明顯,大家看我們的眼光不一樣了。”第二個影響是在節目播出后翼龍貸的網站瞬間癱瘓了。總結起來,上《新聞聯播》這件事情無論對王思聰還是翼龍貸而言都是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轉折點。
第一個挑戰是業內競爭的混亂。門檻低,又缺少監管,使這個行業面臨著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同質化競爭的后果很可能是惡性競爭、價格戰,最后則可能是行業衰退。不管是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還是出于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考慮,差異化戰略都是唯一的出路。”同城、加盟模式、入戶調查構成了翼龍貸的風控架構和差異化戰略。王思聰說:“與同行相比,我認為我們的產品優勢在于:首先不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借款申請,而是以家庭,風險的可控性更強。另外我們還要求借款人提供長期居住地,在一個地區居住的時間不能低于兩、三年。然后就是提倡同城的概念,意思是說一定是本地區有20%甚至更多的資金借給本地借款人,更重要的是這個‘同城要有翼龍貸的分支機構,可以對借款人進行上門服務。這些分支機構都是通過加盟模式聯系在一起的,我們會為這家公司或機構提供翼龍貸整個后臺支持,同時要求他對我們的后臺操作非常熟悉,并且按照我們的后臺操作規程來做。選擇這種模式的依據是考慮到中國目前的整體信用不太理想的情況下,需要當地的公司或機構來為我們做一些信審、家訪等貸前貸后服務工作,因為他們對這個地區很熟悉,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證信息上不會有問題。信息真實性才是風控的基礎。”
入戶調查對P2P網貸企業而言無疑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這對P2P網貸企業來說是不是多此一舉?對此,王思聰解釋,“對大部分平臺而言,損貸賠付是運營成本中最大的部分,我們通過家訪能夠將損貸率降低70%,運營成本也會因此而降低很多。這樣計算下來,入戶家訪的成本支出還是值得的。”
另一個挑戰或許是整體P2P網貸企業目前共同面臨的難題。就是用戶習慣還沒有培養起來,市場也沒有培育成熟,對大多數人而言,網絡借貸仍然是一個新鮮又陌生的事物。“P2P目前還在成長期,從整個行業來看,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比起大銀行,我們的規模還是很小,網民放貸的習慣還沒有培養起來。現在是借款人增長速度很快,但是網上放貸人少,借款和放貸不平衡。所以下一步要突破的還是網上放貸人的用戶習慣問題。”
第三個挑戰則是互聯網安全技術保障問題。翼龍貸曾在今年8月份遭遇過一次黑客惡意攻擊,在那幾天里,自由放貸人數量下降了60-70%,這對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是個大問題,此前就曾有一家P2P網站因為被惡意攻擊而倒閉。“因為互聯網金融網站與普通電商不同,損失的直接就是金錢和用戶的信心。如果網站出問題,放貸人就會有顧慮。”這就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網站后臺的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這次惡意攻擊事件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也給我們敲了警鐘,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一件好事。”王思聰說。
身處溫州金改深水區,王思聰對互聯網金融的感受相較于別人可能更多一些。如今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希望跳進互聯網金融的藍海里搏一把。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創新和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隱患。互聯網金融要不要監管,什么時候監管,如何監管,各方一直爭議不斷,尚未形成共識。“現在業內對要不要監管的問題討論的比較多,我個人觀點是互聯網金融需要適度的監管,所謂適度的標準就是杜絕系統性風險和不能扼殺創新。如果要監管,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制定行業準入標準,從事金融服務業,需要一些門檻或者條款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