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源
【摘要】園林鋪地工程具有施工現場復雜多變、交叉施工頻繁等特點。本文從審美及景觀效果出發,簡要論述了硬質鋪裝工程從基層到面層的施工和管理方法,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對園林鋪地工程施工和管理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園林鋪地工程;施工;管理。
園林鋪地工程是指園林中的道路、庭院各種園林廣場(包括文娛、體育活動場地、停車場等場地)的地面鋪裝,它作為園林空間的一個重要界面,不僅滿足使用者的功能需要,而且成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園林鋪地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園路施工和園林廣場的施工,其它園林鋪地大同小異。所以園林中一般鋪地工程的施工都可以參照園路和園林廣場的方法進行。本文主要以園林廣場為例,介紹園林鋪裝工程的施工與管理,特別是簡述了施工管理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一、施工前的準備
(一)技術準備
1.熟悉設計文件
組織有關人員學習設計文件,對設計文件、圖紙和資料進行熟悉和研究,使施工人員明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熟悉設計圖紙的細節,主要查看圖紙上面的標高、索引線、圖例、詳圖、立面鋪裝石材規格以及切角等,并對這些設計文件和圖紙進行現場核對,特別是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積極為圖紙會審做好準備。比如:
(1)排水段管道長度是否標注完全;
(2)立面石材規格和平面壓頂規格是否相符;
(3)標高與排水坡向是否一致;
(4)尺寸標注是否詳盡;
(5)排水檢查井的做法是否明確;
(6)在大范圍鋪裝面處只有少量的與雨篦子,是否考慮增加雨篦子。
2.編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導施工和控制預算的文件,施工單位,應通過實地調查研究,根據工程的特點,結合具體施工條件,編制出符合項目特點的、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所采用的施工組織方式和步驟;
②布置施工作業段和分項工程,繪制施工總平面圖;
③安排施工進度,并確定機械化程度;
④施工作業段或分項工程的施工項目及其施工工藝、施工順序和施工方法。
(二)現場準備
開工前施工現場準備工作要迅速做好,以利工程有秩序地按計劃進行。所以現場準備工作進行的快慢,會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施工現場的接收
進場后應該立即查看現場有哪些具備施工條件的工作面,若有具備條件的工作面就可以及時安排測量放線。這是可能出現現場標高和圖紙設計標高不相符合的情況,以及放線時有些地方尺寸未標注完全,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向甲方提出待設計方回復。若發現進場后無工作面可以施工,這個時候應該催促相關單位盡快移交,并向甲方發函,否則由于不具備工作面而無法施工不僅會延緩工期,而且可能產生工程糾紛。
2.測量放線
測量標高時,將水準儀置于堅實的路面和在觀看水準尺無死角的位置,再把架子放置水平,當鏡子水珠在中心時,旋轉90。查看水珠是否置于中心。架好水準儀后查看圖紙,此時應當注意圖紙上是完成面的標高。基礎施工的標高測量應當查看詳圖,從完成面的標高減去鋪裝面、砼墊層厚度、碎石厚度。測量±0.00的度數,然后減去厚度和標高值,得到應該在水準儀里面看見的讀數,如果在看水準尺時讀數大于應該看見的值那么說明這個點高,小于則反之。
測量面積很大的硬質鋪裝標高時,在基礎澆筑時就應該稍微放坡,這樣減少了以后沙灰的厚度也方便施工以及排水坡向。基礎澆筑時不可能讓每一個點都和標高完全一致,所以基礎標高應適當矮于圖紙算出來的標高,寧愿矮而不愿意高,矮了可以在沙灰層里面補起來,但若是高了,哪怕一點點,后期處理起來都很麻煩。遇到有雨篦子的時候應該在測量標高之前將雨篦子位置換算成標高,那么在放線找坡就很方便,也不會出現水排不走的現象。
放線時參照的建筑物以及引線點務必找準,有些范圍的尺寸會在圖紙上沒有標注,但是一般來說,可以在CAD文件上將尺寸找出來,再去現場放線。切記不能使用比例尺來放線,這樣雖然很方便,但在比例尺較大的情況下,誤差就會很大。還有一定要注意完成面,比如一個圓形花池,有很多人在基礎施工放線時會直接將完成面作為基礎線來施工,這樣就會出現當磚砌體砌筑好后發現凈空小了,從而返工。
3.臨時設施的搭設
進場后應該立即上報進場報告以及施工組織設計報審表、施工班組人員安排、聯系方式,現場辦公室搭設,臨時用水用電安排,材料堆放地點,并熟悉甲方及監理單位。
(三)施工進度、質量的控制
施工進度的控制應先制定施工總進度計劃,再細化到時間節點上,在每個節點之前應該完成哪些具體的施工內容,接著是將計劃劃分為月度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日進度計劃,這樣就能從宏觀到局部然后細化到步驟。通過項目工作例會,總結每天完成的情況,在查看已完成工作面的同時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計劃,計劃的安排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不可盲目的、一味的追求進度,在追求進度的同時要滿足質量的要求,否則將得不償失。當遇到交叉施工時,若發現無法進行正常的施工操作,并會延遲施工單位的工期安排,此時應立即向甲方發函說明情況,以避免在施工進度上使施工單位處于不利地位。
施工質量的控制需要現場施工員、項目經理等管理人員共同來控制。工人在施工時有時只講求方便和快捷,不過多考慮質量。比如在屋頂花園施工時,磚砌體的砌筑應該先用水澆透燒結磚從而加強磚的強度,在磚砌體砌筑和抹灰都完成后,表面上的水分蒸發了,這個時候需要人工向磚砌體上澆水,因為屋頂上面臨著強烈的太陽光照射,會使抹灰面出現裂紋,因此需要澆水來保證施工的質量,但工人們往往會忽略這些工作。
石材面層的鋪裝,現有的石材加工工藝都是紅外線切割,但是在加工的同時切不可按圖紙要求去加工,比如200*400*30的花崗石材,在加工時應當按199*399*30來進行加工,這樣能保證鋪裝時候石材與石材之間的施工縫美觀一致,即便是加工好了的石材,運送到工地上也會由于鋪裝面積的實際情況進行切割,這個時候工人是無法保障切割的線條完美性,在有邊帶的位置應當做等腰三角形分縫,這時候鋪裝出來的石材在左右兩邊收口的時候就會出現等分切割,既滿足了材料的損耗也保障了鋪裝質量與設計美觀效果。
鋪裝工程基層清理的時候檢查基層的平整程度,偏差較大的應事先鑿平和修補。關于基層不平的問題可以在砼墊層里面調解,這就需要在砼墊層澆筑時對標高的控制,前面已進行了敘述。面層材料應當尋找相同花色的石材來拼花,使得鋪裝出來的地面色澤一致美觀,比如芝麻黑、芝麻灰、芝麻白常作為對比色石材來鋪裝,這個時候就需要對石材有更好的了解,如何區分石材的色差,應當在石材面層上灑水這樣色差會很好的顯示出來,挑選好相同規格的石材進行鋪裝不僅方便,而且帶來了效率。
(四)現場材料提量
材料計劃應該先根據現場情況、圖紙要求以及加工時間制定一個總的用量計劃。切忌不能一次性將加工好的材料送到工地上,應該按現有的施工面和需要量來陸續到場,再落實到各個單項工程的用量上,按計劃安排材料進場計劃。比如:石材加工是需要一定周期的,因此在進場后不久,應立即讓石材加工廠開始加工,等到面層開始鋪裝時,需用石材已經加工完好,但在考慮周期的同時也要考慮現場實際情況,是否有工作面可以施工,否則會導致材料二次搬運、材料損耗以及無場地可以堆放,這樣既不利于施工也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材料一定要堆放在視線好的地方,這樣會使得材料的看管有力,同時應就近堆放以方便作業,也能減少施工中損耗勞動時間。沙石、水泥、燒結磚應該每天清點,在預留兩天材料用量的情況下安排下一批材料進場。
(五)施工班組之間的協調
施工班組之間的協調由施工員或項目經理統一協調與控制,比如:兩方都需要使用材料時要協調好,不能一方將材料全部轉運至自己的施工范圍內而導致另一方無材料可以施工;機具的使用彼此在使用前都應當向對方提前聯系,這樣避免大家產生不和諧的因素。
(六)與各分包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
一個工地上往往會有很多施工單位及有交叉施工的地方,從而容易出現相互阻礙對方施工的情況產生。這個時候就應該先找相關單位來協商解決出現的問題,協商的時候不能要求對方馬上解決問題,應當給出一定的時間由對方解決相關問題。比如:昨天在鋪裝完成的石材面層,需要幾天時間進行養護,這個時候就不能有任何的建筑垃圾堆放在上面,否則會導致石材鋪裝面層的沉降,這時應做好相關單位的協調;此外工地上也會出現施工單位之間相互借用材料和機具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原則性,也要協商好,事先說清楚使用的材料和機具何時歸還,及時做好記錄,并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