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妍卓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實現其經營戰略的根本保證人力資源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人力資源的保全。一個企業理應擔負起保證其員工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的社會義務與責任。本文提出的一些措施可供企業參考,同時各類企業也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具體措施,這樣更有助于企業競爭優勢的提高。
[關鍵詞]勞動安全 企業 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C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087-01
人力資源(員工)是企業的戰略性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實現其經營戰略的根本保證。人力資源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人力資源的保全。所謂人力資源保全是指,企業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和于員工個人工作績效與組織整體績效的提高。人力資源保全的核心是員工的勞動安全與衛生。
目前,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企業員工的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問題。工作場所事故的普遍增加,使員工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同時也對事故者的家屬、同事等帶來身心上的重大傷害。因此,一個企業理應擔負起保證其員工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的社會義務與責任。
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企業有組織地提高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水準及員工的勞動安全的意識,將使企業降低成本、嚴格遵守國家的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法規,從而根本上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一、員工勞動安全與企業競爭優勢的關系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一個企業必須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和維持某種對競爭的優勢。例如,企業可以采取成本領先戰略,產品多樣化等經營戰略,在市場上取得自己的競爭優勢。但是,企業員工的勞動安全和衛生與企業的競爭優勢也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這一點應該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1、高水準的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可降低企業成本。企業盡量減少各種事故,可以大大減少因勞動安全與衛生問題帶來的額外成本。另外,企業各種降低事故率的計劃還能明顯提高企業的成本的競爭優勢,如降低缺勤率、員工辭職率和醫療費用,從而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生產率。例如,美國一家公司在1998年推出一項防治職業病的計劃,其中包括員工健康風險評估、營養咨詢、壓力管理、戒煙、減肥等。該計劃的成本效益分析表明,這些活動使公司在此后10年內因醫療費和病傷人數減少及生產率的提高而至少節約1900萬美元。對該公司而言,這就意味著此項計劃每一美元的投資會產生6.15美元的回報。
2、遵守勞動安全法規有助于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企業嚴格遵守勞動法律與法規,不但可以減少因違法造成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有助于企業的成本的降低,而且這也有助于企業在社會與公眾面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留住員工和吸引外面的人才到組織中來工作。無疑,這些都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二、企業減少生產事故的措施
盡管國家與企業已制定有確保企業工作環境安全的法律與法規,但是國內外企業的事故發生率還是相當高,這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與重視。企業要采取有力措施以減少生產事故的發生。為了減少生產事故的發生與增加勞動生產的安全性,企業可采取如下措施:
1、企業高層管理重視。企業的高層管理必須重視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工作,并且要在經費上予以足夠的支持,用以改善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要建立勞動安全報告制度。企業沒有這種報告,就缺乏對勞動安全工作的正確指導和無法保證勞動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企業的高層領導人員中應有一人切實負責企業的勞動安全工作。
2、對員工進行勞動安全培訓。經驗表明,凡是對其員工進行勞動安全與衛生培訓的企業,其事故的發生率都比較低。員工應該學會盡可能安全地完成每項工作任務。有資料顯示,從1973年至1995年期間,美國企業的事故發生率呈下降趨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加強了對其員工的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的培訓,從而增強了企業及其員工遵守勞動安全法規的自覺性。
3、設立勞動安全獎項。設立這種獎項的目的在于,激勵員工注意勞動安全,避免事故發生。企業可以制定出安全目標(通常以部門為單位),并對達到安全目標的員工進行獎勵。例如,一個部門可以制定“今后三個月將由于事故造成的工時損失減少50%”這樣一個目標。如果實現了這一目標,該部門的全體員工將會得到激勵性的獎勵(通常以獎金或者實物的方式發放)。
4、安全檢查。因為“十分了解情況”的員工常常出現造成事故的行為,所以許多企業便將重點從預防事故轉向防止可能導致事故的不安全的行為上。為此,企業要進行安全檢查。這類檢查通常由安全委員會或者觀察工作崗位上的員工并糾正其不安全行為的主管進行。在進行安全檢查時,管理人員要系統地觀察員工的工作,發現并消除不安全的工作行為。再有,安全檢查要根據事先制定好的程序進行,對每一個員工進行檢查。
5、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可以確定事故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防止以后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對于那些險些釀成事故的事件,也要進行調查,以便在重大事故發生之前消除事故的隱患。進行大規模的事故調查時,企業的主管應成為調查組的成員。另外,調查組還應有勞動安全工程師,設備維修的主管人員,企業高層管理與勞動安全方面的專家。
6、安全委員會。企業應成立安全委員會經常性地對其勞動安全工作進行監督與檢查。勞動安全委員會應由管理人員與非管理人員組成。這個委員會的基本任務是:除協助進行安全檢查與事故調查外,還要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等。
三、企業重視勞動安全的標準
企業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各種措施以確保其員工的勞動安全與勞動衛生。一個企業是否重視勞動安全與衛生,通常可以用以下標準來衡量。
1、企業高層領導是否真正重視勞動安全與衛生工作。如果高層領導僅是口頭上勞動安全重要,那么員工將會認為,領導并不重視勞動的生產與安全。
2、企業的勞動安全和衛生工作與責任是否有明確分工,保證各種勞動安全與衛生工作的是否真正落實與完成;這方面的工作的大部分是否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來實施。
3、一切事故的產生的原因是否都找出并且進行認真的分析。
4、勞動安全教育是否成為員工培訓的一項基本內容。
5、企業是否不斷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以增強員工的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意識。
企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創造一個良好的勞動安全與衛生的工作環境。本文提出的一些措施供企業參考,同時各類企業也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具體措施,以有助于企業競爭優勢的保持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