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鋒
[摘要]隨著電腦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在煤礦企業中普遍的應用,礦井的綜合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步入煤礦企業已經是歷史的必然發展趨勢了,本文就以煤礦的信息化以及自動化系統的構成、建設以及應用等認識上存在的某些問題進行剖析,達到拋磚引玉的功效、煤礦產業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比較基礎的能源型工業,同時它也代表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產業生產環節多,人員的素質比較低,但是勞動的強度比較大,工作的效率低下;生產的環境比較復雜和惡劣,同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地質安全威脅;安全的壓力比較大,同時管理的水平以及技術含量普遍偏低,成為了為什么煤礦業不能告訴發辰的瓶頸。
[關鍵詞]煤礦綜合信息化自動化 煤礦建設 存在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C9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109-01
1 前言
近些年來,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煤礦企業中普遍的應用,這一阻擋煤礦產業高速發展的“瓶頸”有希望發生質的變革。煤礦的礦井綜合信息化的技術革新,就是借助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平臺對煤礦生產中的各個環節、井下環境的安全參數以及設備運行時的狀態等等重要的生產參數實現實時監測、控制以及分析,使得煤礦能在最大的限度內實現安全、高產以及高效的有效統一,是科學發展的必要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所必要的重要方面。綜合信息化自動化在煤礦礦井的廣泛應用給煤礦企業的管理造成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改變了傳統意義中的管理方式,使得各個煤礦企業都快速的實施了礦井的綜合信息化以及自動化的管理技術,但是在這股浪潮之下也反映出了不少在認識以及使用上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急需及時的解決。
2 JE確認識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建設的真正內涵
2.1綜合自動化信息化有比較強的實用功能
礦井的綜合自動化信息化建設內容包含的非常廣泛的,就一般情況來說,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各管控子系統,二就是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信息平臺。各管控子系統就是針對煤礦中不同種類的電氣、機械的設備進行管理、控制以及監控的子系統,它們都是一個一個比較分散的獨立系統,自己各成一個體系,自我掌控和運轉,來實現各個管理信息的采集以及傳輸。然而綜合自動信息化的信息平臺,它的與各個管控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就像是大腦與肢體的關系,相互的交融,缺一不可。子系統能及時的為平臺提供數據,然而平臺同時能充分的利用各個管控子洗頭膏來進行數據的綜合分析,被相關的管控子系統利用,同時也為管理和指揮提供決策的根據。
2.2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整體的顛覆了傳統管理模式
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模式從實質上看,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的體現,但是表面上只是先進管理的手段之一,兩者關系類似于機械化的生產本質與小農經濟的區別,是先進的新生產力代表,同時也是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必經之路。但是在還沒有實施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之前,煤礦的指揮中心主要是通過了網絡系統能夠被動的接受信息來進行以人工呼叫的方式進行事物處理。這樣即使存在數量一定的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但是系統一直都是以配角的身份來進行的一些數據備份、下井考勤等等的工作。這樣使整個煤礦的管理系統指揮中心出現雜亂和邂逅的現象,幾乎也都是窮于應付。
但是在建設好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平臺之后,就可以根據各種監控設備以及井下視頻做到井下各現場同步監控,還可以了解和掌握到各種類型的井下作業生產的安全環節的檢測數據,使得綜合系統做到有效的決策,超前預防。而且還可以通過系統指揮中心展示的井下安全生產的狀態來分析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這樣便于智能的對井下進行控制。總之,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實時型、現場型、智能化、預測性等的特征。
所以,我們在建設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統的本質就是要建設煤礦的管控和現代化調度指揮一體化的管理體系。計算機深入的應用網絡信息技術使計算機更加符合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方式。但是計算機的網絡管理系統只是一種手段,真正體現內涵的還是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變革。
3 結束語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注重互動、依賴技術的信息時代,傳統出版企業和數字出版已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在未來的一段很長的時間里,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這兩種形式會長期互為補充,相互并存,并且結合兩種形式共同發展,使得計算機真正的體現出煤礦綜合自動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內涵。在調整經營思路以及確定媒體的觀念同時還需要尊重市場的準入原則,以推動出版作為傳統出版企業的主要任務。總之,解決出版怎樣才能不被數字化淹沒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侯吉祥;崔小立;綜合灰分等值線圖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A];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地質分會/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李恒堂;雷寶林;楊光明;;我國煤礦地質的保障體系技術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水害防治專業委員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董金岳;循環經濟在煤礦生產中的實施和發展前景[A];發展循環經濟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梁昌順;逆向物流在煤礦生產中的管理模式以及應用的探索;[Al;第七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6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姜在炳;杜新鋒;王繩祖;李必慧;;我國煤礦地測信息化自動化的管理系統以及其他的發展方向[Al;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