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要]整體地面是一種適于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的一次成型的以現澆水磨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等構成的地面技術。目前的樓地面技術以現澆水磨石與水泥砂漿等較為常見。筆者以多年從事建筑工程工作經驗對整體地面施工技術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建筑施工單位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工程;整體地面;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181—01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經濟生活的日益頻繁,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大型建筑物隨之而越來越多。大型建筑物以其氣勢恢弘、場面博大、宏偉壯觀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一些大型商場、酒店、機關、廠礦、工廠等都趨向于采用整體地面工藝以展現地面與建筑物的整體的雄渾的氣勢。整體地面施工由于一體化施工的面積極大,因此,對施工工藝與施工質量等各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對各工序的銜接、一次性鋪料的準備、一次性震搗工具等設施的準備以及施工過程中的協調一致都做好充分的施工準備以保證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下面,筆者詳述具體的整體地面施工過程以及主要使用的技術。
1 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要求
整體地面的施工不同于結構施工,其對混凝土的配料有著特殊的要求,整地體面的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選擇凝膠材料與細骨料。凝膠材料要求必須能夠達到設計的密度、剛度、結合度、致密度等,細骨料則必須經過篩選、清洗等過程以使細骨料與凝膠材料能夠達到緊密的膠著度與結合度,以滿足整體地面施工規范的要求。
1.1凝膠材料
凝膠材料的選擇對于整體地面工程的施工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凝膠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地面的剛性、穩定性、平整性與抗裂性。在實際的整體地面施工過程中,我們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干縮性較小的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不但水化熱相對較小,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早強性,可以滿足整體地面施工的技術要求。目前我國等級較高的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絕大多數選用這種凝膠材料,對于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一般要求其應大于等于33MPa。如果采用低于這個強度值的水泥可能在初期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地面起灰、起皮等現象。無論最終選用了哪一種凝膠材料,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施工規范與設計要求的施工標準進行施工,尤其是混凝土的集料的配比與攪拌等工序必須按部就班,扎扎實實進行,把質量管理落實到每一道工序之中去。正式施工之前必須在實驗室中使用專用的實驗工具對幾種預定的施工方案與幾種預定材料及其不同的配比等分別進行對比實驗,在驗證的過程中優中選優,只有經過充分驗證過的較為科學、合理的配比才能最后應用到施工實踐過程中去。施工現場必須設立稱量工具,對水泥、細骨料等嚴格按照配比進行稱量,用水量也要使用自動化的注水設備,在初始化具體的數值以后,由自動化注水設備自動注入合適的水量之后即自動關閉閥門??茖W的計量是科學施工的根本保證,否則就會在施工過程中產生不均勻裂縫、氣泡等不應該出現的質量問題。攪拌過程與各種材料的添加順序以及攪拌的時間都必須按照設計標準與施工規范進行,不得擅自變改,以確保獲得的混凝土符合施工等級的要求。只有上述的所有施工技術要求都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得到的混凝土才是真正的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這樣才能徹底保障整體地面施工的技術要求,這樣施工以后形成的整體地面才會穩固、堅實、致密、平整。
1.2細骨料
集料的配比中必須添加適量的小體量礫石,小體量的礫石可以增加集料中的耐磨、堅固與美觀程度,此外還要添加細骨料,以確?;炷恋拿芏?。整體地面的面層通常采用水泥砂漿,面層的水泥砂漿普遍采用細砂做為其細骨料,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的是細骨料的添加要適量,太少,則達不到要求的密度,太多,則影響整體的凝膠度。以我們的實際施工經驗,一般細骨料的含量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之間為宜。
2 建筑工程中的整體地面施工技術及其工藝
絕大部分的整體地面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地面均為水泥砂漿地面,水泥砂漿地面的工藝通常可分為以下幾個過程:
①基底層的處理;
②模板的澆筑;
③涂抹表面層;
④整體地面的養護
下面我們就以實際施工過程中的經驗詳細談一下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
2.1基底層處理
基底層的處理決定了面層最終形成以后整體地面的堅固度、耐磨度、穩固度等極其重要的特性,因此基底層的施工是整個整體地面施工的重中之重,是整個整體地面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讓拥氖┕さ木唧w過程就是首先要在整體地面的施工目標位置處鋪滿碎石,并將這些碎石反復壓實。在壓實以后就可以開始對地坪的施工了。面層混凝土澆筑工作是保證地面質量的關鍵工序,澆筑混凝土應采取分區、分層澆筑方式,即將整體地面分為若干相等區塊,依次施工、逐層施工。澆筑完底層混凝土后,需利用振搗棒均勻地振搗,將混凝土內部空氣并使其均勻鋪設在地基上。為了保證基層處理工序的質量,要求清理掉地基上一切雜物,維持相對清潔的施工環境。當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后,待其成形后則需要利用鑿毛器將其表現磨平,使其表面達到要求的平整性,洗掉地面表面浮塵,再進行下一步工序。
2.2模板澆筑工程
澆筑模板是為了時地基得到更好地處理,原因在于其對地坪混凝土澆筑和后期地坪伸縮有著重要關聯。模板工程主要分為以下步驟,具體內容如:(1)長向布置地坪模板。由于距離比較長,地表標高、地面平整度只能依靠模板控制,足見模板工程的重要性;(2)彈基準線。為了確保地面標高的準確性,涂抹面層前需要在施工位置周圍彈出一道水平基準線;(3)做標筋。利用水平基準線在面層上選擇一個標志地塊,然后以標志板塊為基準標出縱橫方向的標筋;(4)找坡度。為了避免倒流水事故發生,找好坡度是必要的。注意,找坡度時需要注意地面與墻高度的關系。
2.3表面層的涂抹
進行面層涂抹工作前,將其用清水澆洗一遍,使其維持濕潤狀態。先將混合料填鋪在各標筋之間,隨即將其拍實,且保證面層平整度,之后用鐵皮抹子再偷摸一層混合料,并細致磨平,直到面層無水溢出。當所有涂抹工作完成后,如果發現面層上還有一些多余的水分,可以在其上面撒上一些干水泥,用以吸走多余水分。混凝土初凝過后,再在其上面涂抹一層混凝土,這一遍涂抹工作是確保面層質量的關鍵工序,必須壓實、壓光,確?;炷羶炔坎辉诖嬖跉馀?、空隙,且表面光滑平整。
2.4整地面的養護
涂抹完面層后,則進人為期一個月左右時間的養護期。一般在常溫環境下,用草席、木屑等物質鋪蓋在面層上,并依照實驗而得灑水量對地面進行灑水養護,使其濕潤狀態下逐漸硬化,利于避免混凝土內部出現斷裂、裂縫等問題。
3 結束語
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是一項基礎性工程,是保證建筑物結構安全、穩定的關鍵工程,為了保證其施工質量,除了嚴格落實文中提到的工序外,還可在原材料選擇上多下功夫。目前,大體積混凝土是建筑基礎工程中最廣泛使用的施工技術,其具有強度大、穩定性好等顯著優勢,為此可以結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相關技術要點,切實推進地面整體施工技術發展。但是,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需注意裂縫問題,需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治理裂縫等病害。
參考文獻
[1]趙海東,趙鳴,沈水明.超長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溫度響應[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0年04期
[2]張琦彬,劉興遠.某磚混結構住宅樓墻體裂縫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1期.
[5l王孔藩,許清風,朱雷.結構裂縫控制與滲漏防治[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3期
[4]簡華麗,袁繼雄,謝慧才.泵送混凝土早期裂縫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