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梓賢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在逐漸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無論是樓房、橋梁還是一些相關的公共設施地建設都離不開電力地支持,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已經成為了國家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電力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臺區電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本文就此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現象成因 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319-01
引言:我們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電力地支持,電力可以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然而,電力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目前電力主要源自火力發電,像水利發電有地區地限制,使用范圍不是很廣,核能發電的技術還在繼續研發之中,更不能大量地投入使用。火力發電主要是靠燃燒礦物來獲取能量的,然而我們的礦物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制地使用。所以減少電力的浪費對于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臺區線損率的特殊變化及其成因
(一)相鄰臺區線損率“此消彼長”。
臺區線損率“此消彼長”表現為某一臺區線損率連續數月異常增大而相鄰臺區則線損率明顯偏低,甚至出現負值。分析原因大致有一是因變更臺區時沒有正確區分配電變壓器與戶表的隸屬關系;二是營銷系統未及時根據實際“變與戶”變動而更新相應信息,使營銷系統保存的“變(壓器)與戶(表)”對應資料與實際不符,造成線損統計偏差。
(二)同一臺區線損率一段時間內起伏變化大。
同一臺區某段時間內線損率變化幅度大,線損率總體失穩,異常波動發生頻率高。分析原因主要是抄表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用戶側抄表不到位,晚抄、估抄、錯抄、托人代抄等情況多有發生。
(三)臺區內短時間線損率變化大。
臺區內原線損率長期正常穩定,但短時間內線損率變化幅度大,隨后又長時期內排徊在某一值附近。分析原因除了“變與戶”不對應和抄表質量低下等因素外,還有諸如非正常用電、追補電量、公用臺變總表與分表故障、錯誤接線及臺區線損報表統計失誤等情況。
(四)臺區線損率偏高而功率因素偏低。
這種異常現象主要基于認識和管理體制等原因所致。臺區管理粗放,忽視無功補償和無功就地平衡,導致出現線路無功功率過大引發線路高損耗。
二、完善臺區線損管理模式的方法
(一)精益基礎工作。
前面提到過,臺區線損問題多由人為原因所致,諸如“變與戶”對應的資料統計、及時補充更換、超標質量、月度季度電損率記錄等常常影響到臺區管理。我們以通過臺區線損精益化管理取得實效的某供電局為例。該供電局從細化臺區基礎資料人手,精益基礎工作,具體做法是首先厘清臺區變(壓器)與戶(表)關系,確保戶變關系一一對應。戶變關系的明確有助于臺區線損準確統計,也能為后續準確分析,及時整改提供保障。在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該供電局制定了分季度臺區線損控制目標,對負線損和高線損臺區制定了階段性清理計劃,對臺區戶變關系定期進行核對,始終確保戶變關系的一致性。
(二)確保線損數據客觀真實。
電力運行數據對臺區損耗有著直接的影響,從精益化角度上看,只有確保電量統計的客觀真實,分變臺區線損管理才能體現出意義和價值,整個臺區線損管理秩序才能健康平穩。電力運行的相關數據統計是個復雜系統的工作,涉及到相應的管理體系標準、事中監督等。我們還以該供電局做法為例,該供電局為確保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探索建立了操作有標準、執行有規范的管理體系,強調標準管理、科學管理,堅持效率與效益的管理原則。一是利用技術手段提高計量的準確度,確保基礎統計數據的真實可信。如利用CSM系統開展計量異常巡檢。通過CSM殺毒軟件系統,實現臺區關口表電流、電壓等參數數據的全天候監控,以及對來自互聯網病毒信息的防范,提高了臺區關口表的計量裝置損壞或接線差錯故障監測與事故排查能力,從而明顯降低了系統故障率。二是利用低壓集抄系統數據采集功能,對臺區供電用戶進行普查,確保臺區線損數據準確。
三、進行臺區線損精益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進行精益化管理對于社會的重大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地飛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國家必須加強對于城市以及鄉村地環境改善的力度。而改善環境的首要工作便是改善人們的住與行,而電力便是人們“住”的保障,人們在居住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需要用電,而這些電多數是燃燒煤礦獲取的。在中國,特別是北方的城市,因為城市本身的發展程度不夠,加之北方地勢比較平坦,沒有落差比較大的河流湖泊等,所以在北方水利發電是不現實的,人們的用電絕大多數是火力發電廠的。另外居民也需要取暖做飯,隨著全球溫度回暖,導致了冬天越來越冷而夏天越來越熱,所以對供暖溫度的要求越來越大,這無形中加大了對煤礦的使用量。所以提高電力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地節省對煤礦的使用量,并且減少了煤礦地燃燒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于大氣地污染,有利于節能減排,有利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臺區電損的管理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進行精益化管理對于企業的必要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人們對于生產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大,商業在這樣的前提下迅速地發展著。企業的主要運行方式便是源于中國古代以物換物的思想,企業將人們所需要的東西生產出來,例如樓房、汽車、食物等,然后一定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企業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收取利益,利益便是來源于售價與進價或者成本之間的差值。但是如何定位企業產品的價格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企業所定位的價格在最低程度上要保證企業的零虧損,其次企業定位的價格不能超出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否則會造成市場不景氣,出現企業的產品積壓過多現象。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必須要進行成本的管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來降低生產成本,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行。然而電力行業是一種壟斷行業,必須由國家進行管理,電費的價格確定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不僅僅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綜合考慮人民群眾的購買能力,還需要考慮國家的經濟儲存,然而最需要的便是電力企業的努力。電力企業雖然沒有制定電費價格的權利,但是它們的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民生建設。在現實中,因為許多人為的因素導致了電力地流失,這樣的做法不僅觸犯了國家的法律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國家企業的形象以及信譽。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監管的力度,在電力企業中要進行臺區線損的精益化管理,減少電力的浪費與人為的獲取。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臺區電損地精益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舉措,因為良好的管理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電力的使用效率,還能夠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為國家贏得更高的收入。這樣可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間接地提高了國家的民生水平,從而加快國家的發展腳步。然而一些電力企業盲目地追求工作進度,工作沒有做到位,常會出現臺區線損率異常的現象。這些問題不僅威脅到了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更會影響到人們地使用,甚至會影響到電力單位的形象以及信譽。所以在電力的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管理的模式,從而減少電力的浪費。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力度,讓線損精益化管理模式得到普及。
參考文獻
[1]羅靜,舒永生,余華興以精細化管理提升臺區線損管理水平.經營管理,2011(34)
[2]施文,李牧.臺區線損異常成因分析及解決方法.電力需求側管理,2010(04)
[3]張敏.資源整合在臺區線損管理中的應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0(17)
[4]邱錦輝.如何將臺區線損率控制在4%~5%.農村電工,2010(01)
[5]賓林.新版電力行業線損管理手冊.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