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建紅
[摘要]煤礦機電設備具有工作獨特性、磨損性的相關特點,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扮演看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促進能源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的煤礦生產活動,要能夠實現高效率的發展程度,其機電設備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探究煤礦機電設備在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總結提出相關創新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措施,以期更好地貢獻能源資源的生產。
[關鍵詞]高效發展 煤礦機電設備 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C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347-01
引言:
在實現高效的生產發展視角下探討煤礦機電設備如何實現具備科學的管理方式,以達到從大體上解決煤礦生產的安全問題,實現科學的、綠色的、高效的煤礦安全生產發展目標。我國是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煤礦資源擁有的重要國家之一,煤礦的生產發展直接與國民經濟的總體提高相關聯,同時也是實現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煤礦機電的科學管理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煤礦機電設備在生產發展中得到不斷完善,各種型號和各種特征的機電設備在煤礦生產中擔任著發展的重要角色,對煤礦機電設備的科學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煤礦生產設備在發展中的維修和管理技術日臻完善。煤礦機電管理發展的思路目前這個階段要先從精細化管理人手。精細化管理就是將管理的對象分解量化為具體的數字、程序,在管理目標、標準、任務、流程等方面進行細分,實施精確計劃、精確決策、精確控制、精確考核,是與現代集約化、規模化生產方式相適應的一種管理理念,是一種高效、節約的管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耗費的資源,從而降低管理成本。
一、現階段我國煤礦機電設備在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現階段,我國多數煤礦礦企在機電管理的方式上絕大多數都還處在粗放式的基礎之上,管理層次相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管理中就必然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重點歸納總結出幾個方面的問題,以方便相關企業參考,并該井管理方式,提高生產效率。
(一)現代化管理系統很難在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施行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必須考慮的主要生產途徑,煤礦機電的安全運行直接與煤礦安全生產相關聯,同時也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如果在煤礦機電管理設備中沒有實現科學的安全管理,就會給煤礦的安全生產埋下無窮的隱患。
(二)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管理部門權責不明,管理力度分散
煤礦企業在機電設備管理方面,處以相對分散的權力管理措施,沒有實現明確的權力與責任管理。煤礦機電設備選型是在設備規劃工作中優化方案的過程,是設備前期管理的重要內容。當前,由于這一工作尚處于粗放式的管理,導致設備購置和使用存在著部分脫節現象,設備的買、用、修、改造方面各單位存在互相扯皮,各行其是的個別現象,職能部門權威性不強,會造成部分設備閑置、積壓,使設備利用率沒有完全發揮。
(三)機電設備管理效率不明顯
粗放式管理導致設備管理效率低下,從而影響整個煤礦生產效率,降低礦企經濟效益,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礦企安全事故的發生,對煤礦企業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煤礦機電設備粗放式管理中,基礎管理的總帳、臺帳、明細帳部分為手工記帳,部分微機管理沒有實現信息聯網管理,工作量繁重,以物易物,帳、物不符現象時有發生,系統分析、匯總、統計均非常不便,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與現代化要求不符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煤礦機電設備更新換代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新型設備的引入投入生產,是原有基本管理工作專業素質的煤礦職工無法勝任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從而導致不少機電設備在工作中無法發揮其原有的工作功能。
二、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創新措施
(一)煤礦機電設備實現集約式管理措施
集約式管理措施主要是以高效率的管理工作為目標,實現高度的生產發展要求。煤礦機電設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煤礦生產中的危險系數,提高煤礦生產中的安全系數,達到總體經濟效益的快速全面提升。這就要求,在機電設備的管理方面要實現集約式管理,每一管理步驟和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要實現精細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煤礦高效、穩步、安全地生產。
(二)煤礦機電設備專業管理人員的培養措施
什么人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什么素質的人能夠在其崗位上實現怎樣的工作效果。這就表現為,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和專業維修技術人員必須具備過硬的堅實的專業技能。然而,現階段我國不少煤礦企業在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還相對比較薄弱。專業技能和高端技術人員數量少的驚人,大多是以表面形式的人才來充當專業技術人才,煤礦企業專業技能人才的斷層局面隨處可見。煤礦企業沒有過硬的專業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和維修技術人員,就會給煤礦生產的安全問題埋下了無窮的隱患。
面對這一問題,煤礦企業應加大機電設備方面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強專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力度,出臺相關可行的人才激勵和創新發展激勵制度,實現高端技術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的不斷引進和不斷提高。
(三)嚴格設備購進程序的管理制度和精細化維修研究創新措施
煤礦機電設備購進時必須嚴格把關,層層精細化管理,在設備質量和可行引進方式上要從嚴處理,每一購進程序都要實現嚴格的審核和量化管理,保證機電設備的高質量引進。同時,在設備運行工作中要實現每一環節精細化和科學化管理,專業維修人員在維修技術方面不斷研究創新,從根本上實現核心技術的發展創新。
結束語
總之,目前煤礦的機電管理,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以提高礦井機電設備安全可靠性為中心,以“管理、裝備、培訓”為原則,以標準化統攬工作全局,以經濟杠桿為手段,以機電現代化管理系統為平臺,扎扎實實地搞好機電管理工作,確保實現礦井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的工作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田今超,淺析煤礦生產中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護[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0年10期
[2]康曉龍.煤礦設備運行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年18期
[3]陳熙強.關于礦井機電維修方式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4]吳春舉,陳國永.淺析煤礦機電管理的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5]靳炎龍,左振東,孟凱.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科技,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