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杰
[摘要]闡述了我國原始森林面積急劇下降,天然次生林的比例迅速增加的現狀,在天然林定義基礎上,根據天然次生林的分類,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經營方式。
[關鍵詞]次生林;經營;措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387—01
1天然次生林的現狀
目前,全世界的熱帶森林一包括郁閉森林、疏林、灌叢和次生林,累計幾乎達30億公頃,約有20%的郁閉森林和疏林處于休閑狀態,將來均將成為次生林,這都是過去50年來森林皆伐經營的結果。
2天然次生林經營存在的問題
隨著原始森林的采伐與開發,我國的原始森林面積也在逐漸縮小,而次生林的森林面積逐漸增多。目前我國統計資料顯示:次生林面積占全國森林面積的46.2%,占全國森林蓄積的23.3%。在北方次生林面積多于原始林。特別是小興安嶺林區在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為國家的基本建設輸出了近5億立方米木材以后,伴隨著的是可采資源的枯竭和原始森林面積減少。目前的次生林系統的經營,—般處在低水平的單純取材的方向上,通過撫育獲得部分的車立柱和工具鈀。1997年以來,我們國家提出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并確定森林是環境保護的主體的同時,就要求我們在森林保護的前提下求得發展,實現林區的可持續發展。那么,面對占森林面積近50%的次生林資源,我們如何去經營?不同類型的次生林應該向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如何利用次生林資源促進林區的經濟發展?怎么樣做才能既保護了森林又利用了森林,實現森林經營的可持續?等等方面的問題擺在每一個林業工作者的面前。
3天然次生林經營的對策
在我國林業發展的現階段,次生林是森林面積中主要的類型。雖然次生林較原始林的樹種經濟價值低劣;但它的優點還是很多的。次生林的多種經營的潛力是巨大的,野生動物飼養、藥用植物栽培、食用菌養殖等,經營好次生林能夠扭轉目前國有林區經濟落后的局面。
3.1天然次生林的主要類型
通常次生林的演替方向不定,林相較為復雜,林齡較低,生長迅速,壽命短,具有較好的經營條件。為了合理的經營次生林,必須搞好次生林的分類。從原則上來講,必須立足于優勢樹種加立地條件來劃分次生林類型。因為優勢樹種是經營的主要對象,而立地條件是影響林木生活和開展經營活動的因子,它們都是經營措施制定必須依據的。可以說,經營措施的合理程度和實施效果的有效性,都建立在合理分類的基礎上。
東北區域按優勢樹種劃分的主要類型次生林包括:
3.1.1櫟類次生林;以蒙古櫟為主,是在紅松林破壞后干燥瘠薄立地上發生的。林分組成單純,多萌生起源。下木以杜鵑、胡枝子為多。生產力不高,繼續破壞容易退化為草坡,易造成水土流失。
3.1.2楊、樺林;面積僅次于棟類次生林,而且目前在東北林區面積呈上升的趨勢。楊、樺林不穩定,大多數林下出現中性或耐陰樹種。立地較肥濕,生產力尚高。
3.1.3硬闊葉林以水曲柳、胡桃秋、黃菠蘿為主,多分布于溝谷,土壤肥濕,林分穩定,生產力較高,雖然是應大力發展的樹種,但其分布的面積較少。
3.1.4其它雜木林;軟闊葉林為多,立地較好,因經營不合理呈現各種狀態。
3.1.5灌叢;主要有榛叢、胡枝子叢、柳叢等,面積很大,具有水土保持意義。是林分改造的對象。
3.2天然次生林經營技術措施
天然次生林生態系統經營技術包括:
3.2.1上層撫育(砍大留小)系統:在天然次生林,特別是白樺和落葉松林混交的林分中,存在著許多的不同齡級的霸王木,而林下的次林層或更新都非常好,對這種林相將胸徑28以上的樹木砍掉,解放次林層的樹木,對于其余樹木完全保留。撫育采伐中注意林分中樹木分布的均勻性,如果某些地段符合采伐徑級的樹木較多,且集中分布時,應只采伐其中的部分樹木,保留部分符合采伐徑級的樹木,以使林分中的樹木分布保持相對均勻性。這種經營措施的目的是對部分能達到加工利用的樹木加以采伐,以滿足林區經濟上的需求,同時為保留的樹木留出營養空間,促進其生長,適用于大徑級較多的林分。
3.2.2下層撫育(去小留大)經營系統:這種經營的目的是砍伐過密的次林層樹木,或更新層樹木。
3.2.3綜合撫育(大、小結合)經營系統:在同一林分中,既采一部分徑級較大的樹木(如14 16cm以上)以供經濟利用,同時對過密的小于68cm的樹木進行采伐,將其采伐后截成碎段堆放于林地。這種經營系統的目的是保留中等大小的林木,為其留出營養空間,促進其生長。采伐較大徑的樹木可滿足部分木材需求,同時對過密的小徑木伐除。此方法適用于林分較密,但有一定數量大徑木的林分。
3.2.4帶狀撫育元人工更新的經營系統:將天然次生林分類中無明顯培養價值的林分中,以7米(平均樹高的一半)的間隔帶,隔帶進行上層,下層或綜合撫育,保留帶內不采取任何經營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需求,經營帶內采伐一定的樹木,以獲取木材,或促使保留木的快速生長。另外撫育帶內可以養殖食用菌,在有些地區已經得到證實,食用菌結合次生林撫育養殖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3.2.5帶狀采伐加人工更新的經營系統:將天然次生林分類中無明顯培養價值的林分中,以7M為隔離帶,將采伐帶內的樹木全部皆伐,在其中造2 3行落葉松、紅松或云杉大苗。保留帶內不采取任何經營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樣性。目的是在采伐帶內培育針葉純林人工林,對其進行集約經營,培育速生工業用材秫人工林。同時在景觀上對天然次生林生態系統仍然保留一部分,形成人工林與天然次生林的帶狀鑲嵌。較適用于生長量較低或小徑木過密的林分,既分類中的雜木林和灌叢,屬于次生林改造的范疇。
4天然次生林經營技術發展趨勢
目前大森林中產出綠色食品,深受社會的歡迎,這說明林區的多種經營的潛力是巨大的。原始林區一般交通不便,勞動力缺乏,不如次生林區容易開展。如果在一定的經營條件下野生動物飼養、藥材栽培及其它副產經營等,都依賴于勞動力保障和社會需要,顯然只有次生林系統是具備條件的。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經營活動,經營森林的活動應該做出科學的調整,才能適應林區生產活動的發展需要。北藥開發戰略、黑木耳戰略、山野菜培植、林蛙養殖、黑熊梅花鹿等經濟動物養殖等等都是目前國有林區逐漸摸索和推廣的項目,天然次生林的生態系統正是這些開發項目的載體。如何利用開發的項目促進林區經濟的發展,解決林業職工在就業并有利于天然次生林的演替;如何經營天然次生林并適合于保護環境、恢復森林的目的是目前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正確的引導和建立科學經營天然林的模式,尋找最佳的經營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是目前工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