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森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CAD)是死亡和傷殘調整生命年損失的首要原因,發展中國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倍增趨勢[1]。高敏 C-反應蛋白(hs-CRP)是最重要的心血管風險標志物。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hs-CRP作為唯一的炎癥標志物,可用于心血管事件初級和二級預防的風險預測。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hs-CRP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之間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所選病例均來自河南省汝南縣人民醫院心內科患者402例,男329例,女73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書面知情同意書。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54.7±12.3)歲。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UA)、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STEMI)。排除近期感染或發熱,慢性炎癥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或其它任何可能影響hs-CRP水平的疾病。
1.2 治療方法根據 hs-CRP水平將篩選患者分成三組,A組76例:<1mg/L;B組83例:>1~3mg/L;C組 243例:>3mg/L。所有患者均接受臨床評估和生化檢查。臨床評估包括病史和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生化檢查包括血紅蛋白水平、白細胞計數、血中尿素、肌酐、血清電解質水平、空腹血糖和hs-CRP水平。主要評估不同hs-CRP水平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發生率。
1.3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進行配對t檢驗和 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所示,hs-CRP水平較高的女性患者明顯多于男性患者(P<0.05)。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有較高的CRP水平,而hs-CRP水平與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之間無統計學意義。62例患者出現早發冠心病(發病年齡<45歲),其多數患者(79.0%)hs-CRP水平較高。近2/3的STEMI患者hs-CRP水平較高,明顯多于UA/NSTEMI患者(P<0.05)。

表1 hs-CRP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發生率的比較[n(%)]
目前,預防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最重要的公共健康挑戰之一,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因素被確認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積極糾正這些因素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hs-CRP作為典型的急性期反應物,可更好地預測心血管事件[1]。
本研究發現,女性 hs-CRP水平較高,這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高低有關。吸煙者CRP也出現了較高水平,吸煙是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2]。然而,本研究未發現hs-CRP水平的升高與高血壓、糖尿病或血脂異常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這可能是由于一些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服用降糖降脂藥物造成的[3]。此外,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hs-CRP水平與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之間缺乏關聯。我科還發現多數早發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較高,與孟曉雪等的研究結果相似[2]。與 UA/NSTEMI相比,STEMI患者有更高峰值的hs-CRP水平。有研究顯示Q波MI期間CRP水平的增加高于非Q波MI,這可能與心肌損傷的擴展有關,而不是預先存在的炎癥引起的[4]。
總之,ACS患者hs-CRP水平與心血管風險因素如性別、吸煙、ACS臨床類型及早發冠心病有關,但 hs-CRP水平與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之間的關聯仍需進一步的臨床實驗研究。
[1]姚玉才,李國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一級預防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33(2):147-149.
[2]孟曉雪,張博,潘明,等.早發冠心病介入治療前后高敏C反應蛋白動態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1,5(21):6478-6480.
[3]夏艷梅,賈永平,呂吉元.不同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漿OX40L及hs-CRP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3-5.
[4]竇會東,彭雪梅,安永為,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7,4(7): 62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