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蓉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人民醫院外一科 湖南 邵陽 422700)
急腹癥是腹部疾病痛癥的總稱,其主要表現為:腹部外傷、胃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結石、急性腸梗阻、膽石癥、記性闌尾炎等癥狀;常見于小兒、老人和婦女患者之間。急腹癥由于疼痛劇烈,發病基數大,是各醫院比較關注和重視的病癥之一。現筆者根據多年臨床護理實踐,對急腹癥臨床癥狀和護理方式進行了總結,護理總結效果顯著。現將具體總結方案呈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02月~2012年01月來我院治療的急腹癥病人100例做對照組,選擇2012年02月~2013年01月來我院治療的急腹癥病人100例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平均年齡(29±2.38)歲,婦女患者19例,小兒患者31例,老人患者43例,男性患者7例。急腹癥表現癥狀具有隨機性,患者癥狀嚴重度無較大差別,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明顯的比較意義。
1.2 鑒定急腹癥患者癥狀
1.2.1 外科急腹癥:外科急腹癥主要包括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管炎等感染性炎性癥狀和腹部出血、空腔器官穿孔、絞窄等由于臟器受創和內體形狀不正引發的癥狀。此外,血管病變也是引發外科急腹癥的主要原因之一。外科急腹癥臨床表現主要有嘔吐惡心、腹痛、便秘無肛氣、便血、血性腹瀉等癥狀,如果是絞窄還會引發絞窄性腸梗阻,而血管病變則有可能導致血管栓塞。如果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痛癥加重,則有可能是給予護理人員病情加重和并發癥現象出現的提醒[1]。主要表現為炎癥加重出現穿孔現象,病變加重引發器官出血等。護理人員可根據具體臨床癥狀加以判斷加重程度。
1.2.2 婦女急腹癥:婦女急腹癥主要包括急性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囊腫、卵巢破裂和子宮穿孔出血等癥狀。其中急性盆腔炎主要臨床表現有:患者體質胃寒,同時體溫異常升高明顯,中性率細胞和白細胞計數等均有升高;異位妊娠臨床癥狀有:患者面色蒼白、口唇發干、精神差。患者如果腔內出血則伴隨有血壓、體溫、白細胞計數和血紅細胞計數異常表現;卵巢囊腫其主要表現為:發熱、白細胞計數和血紅細胞計數異常。病因主要是月經不調嚴重,有痛經病史。
1.2.3 小兒急腹癥:多見急性闌尾炎、急性腸套疊、處女膜閉鎖等癥狀。炎癥臨床表現多伴隨有發熱現象,但不絕對,如果伴隨嘔吐,腹瀉等附加癥狀,則有急性胃腸炎的可能,如果發生轉移性右腹下疼痛,則很有可能是急性闌尾炎癥狀。處女膜閉鎖多見于青春期女孩,月經發育期久不至,則有可能是處女膜閉鎖[2]。
1.3 急腹癥病人護理方法
1.3.1 基本對癥護理:由于急腹癥患者病情種類繁多,臨床表現相同度較大,病情極易判斷失誤,護理過程雖多有相似之處,但依舊有很多不同病癥方面的專業病癥護理。具體表現如下:
1.3.1.1 外科疾病感染性癥狀護理:幫扶患者采取半臥位形式臥床,利于膿液積聚,防治膿液擴散。及時幫助患者將內分泌物和殘血液排除體外,或直接送檢培養,便于醫生選擇正確藥物對患者進行給藥。炎癥多伴隨發燒癥狀,在護理過程中藥注意患者體溫變化,隨時注意對體溫高患者進行降溫,降低并發癥產生的可能性。護理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病痛加劇或者嚴重嘔吐的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1.3.1.2 防治休克護理:休克原因一般為失血過多,護理人員護理患者過程中藥時刻注意患者面色變化,如果患者面色蒼白明顯,要及時檢查患者血壓和脈搏狀況,血壓下降、脈搏簸動劇烈則是發生休克的前兆,此時應幫助患者采取平臥位臥床方式,保持患者吸氧順暢狀態,建立輸血雙靜脈通道,及時做好輸血準備,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1.3.1.3 小兒急腹癥護理:小兒急腹癥多見腹部疼痛嚴重、嘔吐、惡心、肛門出現血便等癥狀,極其痛苦。護理人員護理時應注意患者排泄物和嘔吐物顏色、性狀和小兒嘔吐形式、數量、次數等特點,便于醫生對病情恢復情況、是否出現其他并發癥情況進行評估。
1.3.2 術后護理:術后躺臥方式是影響手術恢復情況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不同手術部位采取正確的躺臥方式可有效掌握軀體肌肉的緊弛情況,幫助肌肉和臟器放松,保證血流量壓強正常。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對患者體征如面色、脈搏跳動、血壓、體溫等要時刻測量鑒定,注意觀察患者恢復過程中直接接觸儀器顯示,如發現不正常,立即尋找醫生排解治療[3]。
1.3.3 心理護理:一定的心理護理保健和健康教育指導往往能夠讓我們的護理工作事半功倍。急腹癥患者疼痛性強,病情多變,患者心理壓力大。此時護理人員一定要注意通過溝通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情緒和壓力排解,患者心情放松有助于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加快患者康復速度。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P<α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急腹癥患者經過不同方式護理,觀察組感染率(2.0%)明顯低于對照組感染率(29.0%),引發并發癥率(1.0%)明顯低于對照組(23.0%)兩組患者感染率比較,其結果存在著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
急腹癥患者疼痛位置分辨率不強,急腹癥病情轉移速度快。這些因素都為急腹癥癥狀的護理增加了難度,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驚醒護理時一定要從根源上減少病癥轉移的可能性,做好消炎工作,避免由于炎癥嚴重引發其他并發癥狀。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結果統計結果表(n,%)
綜合性全面護理方式具有顯著效果,特別是加有心理護理方式以來,護理成果顯著提高。由本實驗的結果足可證明,全面護理模式要優越于傳統護理模式。
[1]周洪澤.急腹癥的診斷與處理原則[J].中國鄉村醫藥,2011,18
[2]符少妹,陳慧,陳友紅,等.急性腹痛患者分診誤診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2
[3]朱曉秀.婦科急腹癥96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