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程
※ 為何要注意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臟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嚴重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礎上合并痙攣,血栓形成則加重管腔阻塞,引起營養(yǎng)心臟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或發(fā)生梗死的一種心臟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指經(jīng)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
如果忽視或不加強調(diào)脂、抗凝、抗血小板及保護心肌等治療措施,有可能在其它未作介入治療的血管部位,甚至在已作介入治療(置入支架)的血管部位發(fā)生新的血管病變,仍然可以導致心絞痛復發(fā)或/和再次發(fā)生心肌梗死。因此說,冠脈介入治療不是一種一勞永逸的治療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療后,應加強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壓、治療糖尿病、戒煙、規(guī)律鍛煉、體重不要超重。冠心病介入治療手術后,生活調(diào)理和治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飲食方面應引起重視。
※ 怎樣注意
冠心病患者平時應禁煙酒、濃茶、咖啡、碳酸飲料,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進食盡量少食多餐,不宜過飽。烹調(diào)應選擇清蒸、水煮等用油少的方法。
◇ 控制脂肪攝入
脂肪產(chǎn)熱大,應嚴格控制。每天的脂肪攝入量應在總熱量的25%以下,這是指所有食物的脂肪含量,除了要控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每天烹調(diào)油也只能用20克左右(約2調(diào)羹)。最好不吃動物內(nèi)臟、肥肉、魚子、蟹黃等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一個雞蛋黃約含300毫克膽固醇)。含反式脂肪酸較多的食物,如人造黃油、起酥類食品,有明顯增加高脂血癥的危險,應盡量少吃。平時宜適量攝入海魚、魚油類食物,這些食物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減少脂質(zhì)沉積等功能。
◇ 控制精制糖類攝入
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應控制在人體總熱量的60%,約為250克(糧食約300克)。如果攝入含精制糖的食物(如蛋糕、點心、含糖飲料)過多,也會造成熱量過剩,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脂肪,引起肥胖,使血脂升高。
◇ 增加膳食纖維素攝入
每天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應保持在25克左右。冠心病患者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以降低膽固醇,與此同時,也有助于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大便干燥用力屏氣而加重對心臟的負擔,降低心血管意外的發(fā)生。膳食纖維是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存在于燕麥麩、大麥和蔬菜中。
◇ 適當攝入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精氨酸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但是精氨酸不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在人體內(nèi)可以合成,所以只要適量補充含量豐富的食物就可以了。這類食物有海參、泥鰍、鱔魚、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和葵花籽等。
◇ 適當攝食天然抗凝食物
富含吡嗪類物質(zhì)的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減少心肌梗死與中風的發(fā)生率。具有抗凝作用的食物有黑木耳、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菇、龍須菜、草莓、菠蘿等。
◇ 控制鈉鹽的攝入
食鹽攝入應控制在每天5克左右,而且醬油、味精等各種含鈉調(diào)味料的攝入量也應控制,還要盡可能少吃咸菜、咸蛋、皮蛋、火腿等含鈉高的腌制品。鈉鹽攝入過多,會使水鈉潴留,加重心臟負擔。
◇ 補充各種維生素
○維生素C
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有促進膽固醇生成膽酸,降低血膽固醇含量,改善冠狀動脈循環(huán),保護血管壁的作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鮮棗、青椒、柑橘等。
○煙 酸
又名尼克酸,每天的適宜攝入量為十三四毫克。能擴張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三酰甘油。富含煙酸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全麥制品、糙米、綠豆、芝麻、花生、香菇、紫菜等,牛奶和雞蛋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在體內(nèi)也可轉(zhuǎn)化為煙酸。
○維生素E
每天的攝入量應為14毫克。有抗氧化作用,阻止不飽和脂肪酸過氧化,保護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預防血栓發(fā)生。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魚、蛋類、乳制品、杏仁、花生、核桃等。
○葉 酸
每天的適宜攝入量為60微克。有預防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作用。富含葉酸的食物有動物肝臟、堅果、豆類、酵母發(fā)酵食物及綠葉蔬菜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