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珠
中醫認為,濕熱最易影響肺表和脾胃,出現熱傷風、嘔吐、消化不良、泄瀉等病癥。這時候就需要“芳香化濕”,即用氣味芳香的中藥化濕行氣、解表祛濕。
藿香有“夏日良藥”之稱,是藿香正氣水的君藥。藿香的主要作用是振奮脾胃之氣,有芳香化濕、解暑發表、和中止嘔的功效,既可“化”體內的濕濁,又能“解”體表的暑濕。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飲,對脾胃不和、脘腹脹滿、肢體重困、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見效很快。夏季正值鮮藿香葉大量上市,氣味清香宜人,用來制作藿香煎蛋、干燒藿香魚等菜肴,藥食兩用,有助健康。
佩蘭氣味芳香,辛能發散,香能去穢,善于化濕醒脾,具有解暑、化濕、醒脾的作用,能治療頭暈昏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等暑濕不適,一般配合藿香、厚樸、荷葉同用。夏季還可常喝佩蘭茶:取10克佩蘭,洗凈切碎,沖入開水泡10分鐘后當茶喝。將佩蘭和藿香搭配著用,藿香長于解表,佩蘭長于行氣,二者優勢互補,祛除中焦濕氣、振奮脾胃的作用更為理想。將佩蘭放入香囊佩戴,則能預防多種呼吸道疾病。
砂仁是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要藥,入脾胃經,辛溫行散、芳香化濕,常與厚樸、枳實、陳皮等配合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癥。用陽春砂的花、葉、莖與茶葉制成的砂仁茶芳香宜人,開胃養顏,是夏季的保健飲料。脾胃虛弱、食少腹脹的人不妨吃藥膳砂仁肚條:準備砂仁末10克、豬肚1000克,將砂仁烘脆后打成細末,豬肚洗凈、焯熟;空鍋中倒入清湯,放入豬肚,再下姜、蔥、花椒煮熟,打去泡沫,撈起豬肚待冷切成肚條;將原湯燒開,下肚條、砂仁末、胡椒粉、料酒、豬油,加味精調味,用濕淀粉勾芡炒勻,即可起鍋。需要提醒的是,芳香化濕的中藥應后放,一般關火前5分鐘再下,以免熬久了芳香物質損失掉。另外,芳香類藥辛溫香燥,會耗血傷津,陰虛血燥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