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永
(望謨縣交通運輸局)
麻山通村公路建設工程位于望謨縣境內,屬道路新建工程,支線一長4 260.761 m,支線二長735.919 m,全長共計4 996.68 m。全線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60 km/h。標準橫斷面:A段為城鄉結合路段,規劃路基寬40 m,中央示警分隔帶寬0.3 m,行車道寬2×7.35 m,兩側邊花基寬2×2.0 m,公路部門負責行車道及中央示警分隔帶范圍;B段、C段路基寬15 m,行車道寬12 m,硬路肩寬2×1.5 m;水泥路面寬12~46.5 m,雙向兩個車道,行車道和硬路肩均采用水泥砼路面。
路面鋪裝結構見表1所示。

表1 路面鋪裝結構
(1)乳化瀝青透層
在半剛性基層上灑布0.5~0.9 kg/m2的乳化瀝青透層油,以起到初步防水、穩定半剛性基層表面以及粘結的作用。乳化瀝青透層油的技術指標可參見下表2。

表2 乳化瀝青透層油技術要求
(2)改性乳化瀝青
碎石封層所用粘結材料為高濃度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見下表3。

表3 高濃度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
(3)石料技術要求
碎石封層所用石料技術要求需符合《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052-2000)要求。技術指標見表4。

表4 石料技術要求
(1)測量放線
采用全站儀精確定出道路兩側邊線,撒石灰標識。基層施工前定出中線,每20~30 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外0.3~0.5 m處設指示樁,在指示樁上有紅漆標出基層、面層邊緣設計標高及松鋪厚度的位置。
(2)推土機地表清理
路槽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因此在公路施工之前要用推土機清理地表,主要清除施工區域內植被、腐殖土、垃圾以及監理工程師認為的其它有礙物。
(3)噴灑乳化瀝青透層油
水泥混凝土表面處理符合要求后方可撒布乳化瀝青透層油,灑布量為0.5~0.9 kg/m2。灑布透層油后應嚴格管制交通,防止透層被破壞與污染。待透層乳化瀝青破乳后,即可進行單層碎石封層的施工。
(4)碎石封層的施工
推薦改性乳化瀝青灑布量采用1.5~2 kg/m2,灑布車噴灑乳化瀝青的最大偏差量不應超過規定的±0.20 kg/m2,預拌碎石應先采用油石比0.30%~0.60%的普通瀝青預裹,沒有粉塵。施工起步和終止位置應鋪工程紙,以準確進行橫向銜接,灑布車經過后應及時取走工程紙。施工縱向銜接應與已灑布部分重疊10 cm左右;撒鋪碎石前禁止任何車輛、行人通過乳化瀝青層。
(5)面層施工
噴灑改性乳化瀝青后應立即滿鋪碎石,碎石撒鋪量推薦采用15~22 kg/m2,根據試鋪情況確定,以滿鋪、不散失為度,對于局部碎石撒鋪量不足的地方,應人工補足。
(1)基坑開挖
根據設計圖紙,測放擋土墻的平面位置和縱斷高程。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挖掘機刷底。基礎的部位尺寸、形狀埋置深度均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2)墻體砌筑
砌筑前應將石料表面泥垢清掃干凈,并用水濕潤。砌筑時必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內面線可大致適順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漿砌石底面應臥漿鋪砌,立縫填漿補實,不得有空隙和立縫貫通現象。
砌筑基礎的第一層時,如基底為基巖或混凝土基礎,應先將其表面清洗、濕潤,做漿砌筑。砌筑工作中斷后再進行砌漿時,應將漿砌層表面加以清掃和濕潤。同時,砌體應分層坐漿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得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砌體砌筑完畢后應進行勾縫。
(3)墻背回填
墻背填料需待砌體砂漿強度達到7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并應優先選擇滲水性較好的砂礫土填筑。
(1)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前測量原地面高程,控制開挖深度,開挖尺寸比圓管涵基礎寬處70 cm。基坑開挖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開挖至設計標高上20~30 cm,改用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正平后檢驗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標高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承載力試驗合格后進行下一步工序,如基底承載力不足,需換填做硬化處理。
(2)安裝模板
基礎模板安裝,在模板外設立支撐固定模板支架,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檢驗合格進行下步工序
(3)澆筑基礎
按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的要求澆筑混凝土圓管的安裝及澆筑混凝土管座:安裝管節采用人工配合吊車安裝,每節坡度均不得出現反坡,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管座。
農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剛度大、強度高、水穩性好、使用壽命長、養護費用低等優點,農村公路設計與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公路的行車舒適性、安全性、耐久性。農村公路設計與施工質量要想保持其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各級部門加強重視,鎮、村的大力配合,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真正能使農村公路發展科學化,運行規范化、機制長效化。
[1]賴金泉.山區農村公路施工設計探討與實踐[J].交通企業管理,2008,(3).
[2]歐強圣.農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0).
[3]張云貴.淺談農村公路設計和施工要點[J].山西建筑,2010,(34).
[4]樊霍平.農村公路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