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艷(左)與患者一起做手工藝品
北京回龍觀醫院護士長吳艷是安徽人,2006年參加工作,曾經的高材生,因高中老師的“誤導”不小心學了護理,從而走上了護士的道路,從誤撞到喜歡,雖然平凡,但也令人感動。
記者:聽說您當年高考第一志愿不是護理專業?是什么原因后來又學了護理呢?
吳艷:我雖然一直對護士這個形象很喜歡、很向往,但當初學護理確實不是我的第一志愿。2002年高考,我報的第一志愿是安徽大學的會計專業。坦白說當時覺得上重點沒問題。然而我以1分之差落榜了。當時我的一位高中化學老師說護理學的本科生在沿海地區很好找工作,待遇也好,而且和專科學生不同,本科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護理咨詢,護理教育。所以我最終選擇了安徽醫科大學護理專業。
記者:是不是后來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兒?
吳艷:是啊,我的那位化學老師大概也是聽誰誤傳,或者是自己理解的吧。
記者:后來為什么選擇到精神專科醫院當護士呢?
吳艷:老實說,大學畢業后決定做精神專業護士工作,更多出于現實原因。我老家是安徽的,我們那一批畢業生是作為北京人才引進來北京的。當時只有精神科專科醫院可以解決北京戶口而且還有編制,所以就做了精神科專科護士。
記者:當時來北京做精神科專業護士父母知道嗎?
吳艷:我當護士家人是知道的,但具體是什么科的,每天面對哪一類人,都做什么,父母不知道。每次他們問的時候我都會籠統地一說,就隱瞞過去了。主要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精神科的工作,所以怕他們擔心我。
記者:剛工作的時候習慣嗎?
吳艷:上學的時候我們實習都是在綜合醫院,在精神科病房的實習其實只是半天參觀的時間。我到這個醫院,最開始是在一個教學病房,有帶教老師,最初因為不了解,我也和一般人一樣,不敢接近精神疾病患者,對他們心存畏懼。但是經過精神科專業培訓,這種因未知而畏懼的心理就慢慢消解了。
記者:在醫院里給一些病人處理排泄物什么的,是您做還是護工做啊?
吳艷:我們這沒有護工,都是我們護士承擔。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剛工作的時候遇見一位老人,她除了精神上的疾病之外,腿上還有骨折,不能下床,只能在床上大小便,由于病情的原因,每次大便都沾得到處都是,都是我們清理。
記者:您剛開始選這個職業是因為很多現實原因,現在戶口也解決了,生活也穩定了,有沒有考慮換換工作?或者換個單位?
吳艷:干嘛換工作呀,我沒考慮過。我工作7年了,對精神疾病和患者都十分了解了,而且也有感情了。其實,精神疾病患者都很可憐,他們的家庭也很艱難,還有的病人甚至被家人拋棄。而精神科的護理工作也沒社會上想像的那么恐怖。我肯定在這干一輩子了,我的房子都是在醫院附近買的,就是為了上班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