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藥品檢驗所(102300)王莉莉 徐黎穎 張帥國 翟陽
清胃黃連片是由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石膏、知母等14味藥材組成的復方制劑,具有清胃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口舌生瘡、齒齦、咽喉腫痛[1]。國內目前有4個廠家生產該藥,執行的質量標準收載于《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九冊。其中,鑒別項(3)的薄層色譜法使用了毒性較大的試劑苯,對實驗人員的危害較大,有必要進行改進。本文通過對比實驗,認為用毒性較小的甲苯代替苯是可行的。
1.1 儀器 電子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雙槽層析缸(北京鑫科奧商貿有限公司)。

附圖 色譜圖
1.2 試藥 清胃黃連片(天津中天制藥有限公司,批號:ZT104185);菝葜皂苷元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44-200509);其他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方法 按照《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九冊收載的鑒別(3)項下的方法,取供試品10片,去糖衣,研細,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5min,濾過,棄去濾液,殘渣揮盡乙醚,加乙醇40ml。加熱回流1h,放冷,濾過,濾液加鹽酸2ml,繼續回流1h,再置水浴上濃縮至約5ml,加水10ml,用苯20ml振搖提取,分取苯層,用1%氫氧化鈉溶液10ml洗滌一次,再用水洗滌3次,每次10ml,分取苯層,蒸干,殘渣加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菝葜皂甙元對照品,加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丙酮(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熱風吹至斑點顯色清晰。
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均按照《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九冊收載的鑒別(3)項下的方法進行制備,其中“用苯20ml振搖提取”改為“用甲苯20ml振搖提取”,“殘渣加苯1ml使溶解”改為“殘渣加甲苯1ml使溶解”,“另取菝葜皂甙元對照品,加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改為“另取菝葜皂甙元對照品,加甲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展開劑“苯-丙酮(9∶1)”改為“甲苯-丙酮(9∶1)”[2],在平行的條件下(溫度:25℃,濕度:40%),與原方法作比較。
2.2 結果 實驗結果見附圖,其中A為用甲苯作為溶劑的色譜圖,B為用苯作為溶劑的色譜圖。附圖表明,改進方法后的供試品色譜中,在與菝葜皂苷元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黃色斑點(附圖中的灰色),改進后的色譜圖達到相同的分離效果,且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3]。
3.1 由上述薄層色譜的實驗結果可見,改進后的方法與原方法的色譜結果基本一致。甲苯的極性與苯接近,且毒性相對較小,所以在薄層色譜的展開系統中替換苯是切實可行的。
3.2 苯是一種揮發性很強的有機溶劑,暴露于空氣中很容易擴散,人和動物吸入或者皮膚接觸大量苯進入體內,會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苯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強致癌物。而《衛生部藥品標準》收載的藥品中,還有很多使用苯作為溶劑的檢驗方法,作為應用較普遍的中成藥標準,應考慮盡量避免使用毒性較大的試劑苯,以毒性較小的其他試劑代之。建議在今后修訂《衛生部藥品標準》時逐步取消苯的使用,保障實驗室環境,保護檢驗工作者的安全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