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
兒童多動癥患者采用行為矯正技術(shù)的價值
徐晨
目的探討分析對兒童多動癥患者采用行為矯正治療的臨床效果及應(yīng)用價值。方法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來本院就診的42例多動癥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采用單純的藥物治療;觀察組22例,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實施行為矯正技術(shù);對比兩組患兒治療2個月后的注意障礙、學習困難等情況的改善程度,評價治療效果。結(jié)果經(jīng)過為期2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患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動過度、學習成績相較于治療前均得以顯著改善(P<0.05);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各方面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5%)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8873,P<0.05)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行為矯正技術(shù)能夠有效改善多動癥患兒的多動癥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多動癥;行為矯正;藥物治療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綜合征(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Ictivity disorder,ADHD),又稱多動癥,是指以注意難以集中、活動過度、行為沖動等為主要癥狀的兒童障礙性疾病。該病以男童患病居多,男女比例約為5:1,我國兒童患病率為1.3%~13.4%,其病因不明,一般認為除少數(shù)輕微腦功能障礙外,多與遺傳、家庭教育方式和飲食習慣等有關(guān)[1]。本文就在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42例多動癥患兒分別采取單純藥物治療、聯(lián)合行為矯正治療的治療方法,旨在探討行為矯正在治療兒童多動癥中的應(yīng)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來本院就診的42例多動癥患兒,均符合CCDM-2-R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齡6~14歲,病程6~23個月,采用單純的藥物治療;觀察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齡7~13歲,病程8~23個月,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實施行為矯正技術(shù)。患兒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等癥狀,所有患兒均符合DSM 一Ⅳ關(guān)于ADHD的診斷標準。兩組患兒在年齡、癥狀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單純藥物治療,每日口服利他林哌醋甲酯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056645)10 mg,5 mg/次,2次/d;觀察組患兒在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進行行為矯正訓練。
1.3觀察指標 治療2個月后,采用家長問卷評分方式反饋患兒日常生活與學習表現(xiàn),依據(jù)評分比較兩組患兒注意力集中、活動過度以及學習成績改善情況,評價兩組治療效果;患兒學習成績提高10分即認定為治療有效。
2.1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評分比較 經(jīng)過為期2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患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動過度、學習成績相較于治療前(t=8.1564、t=7.6527、t=4.9028,P<0.05)均得以顯著改善,差異顯著;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觀察患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動過度、學習成績(t=3.3428、t=2.6282、t=2.3164,P<0.05)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評分比較
2.2兩種治療方法治療有效率比較 經(jīng)過為期兩個月的治療,對照組有效率為70%,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873,P<0.05);詳見下表2。
表2 兩種治療方法治療有效率比較(n,%)
兒童多動癥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患兒語言、智力發(fā)育遲緩、學習成績下降、自尊心低下甚至品行障礙,嚴重危害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因此臨床治療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臨床研究顯示,單純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或行為矯正的治療效果欠佳,綜合藥物治療與心理矯正治療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2]。
在治療兒童多動癥的研究中,總結(jié)了以下行為矯正策略:①行為矯正的實施離不開家長、老師以及周圍人的配合,這就要求患兒的教師與家長能夠?qū)Χ鄤影Y有充分的認識,給予患兒足夠的理解與寬容,不要過度批評指責孩子[3];醫(yī)生指導家長行為矯正的方法,請家長、教師參與到行為矯正治療中來,做到逐步強化治療效果。②正確使用強化矯正技術(shù)對患兒良好行為養(yǎng)成具有積極作用,當兒童某個良好行為出現(xiàn)的時候,周圍人予以當眾表揚鼓勵,使孩子在被表揚的滿足感中強化良好行為;強化矯正時應(yīng)注意實施矯正的及時性、一致性、有效性[4],只有進步行為后的即刻表揚強化、次次強化才能起到積極作用。③當兒童的不良行為出現(xiàn)時,采用消退法對兒童的多動行為予以漠視,及時終止那些無意間被強化的不良行為,已達到矯正的目的。④將強化法與消退法結(jié)合起來實施時效果會更好,另外還可以配合樹立模范引導,即在孩子面前表揚其他孩子的良好行為,通過榜樣示范引導孩子矯正不良行為。
[1] 蘇林雁.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識別和矯正.校園心理,2011,09(4):219-220.
[2] 鄭磊.兒童多動癥臨床治療分析.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14):32-733.
[3] 徐霞.淺析多動兒童行為矯正的策略研究.科教導刊,2010(18):191-192.
[4] 趙新喜,于濤,古瑋娜. 兒童多動癥的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效果探討.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1,16(5):359.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醫(yī)院兒童保健科
本組研究中,經(jīng)過為期2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患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動過度、學習成績相較于治療前均得以顯著改善(P<0.05);組間比較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各方面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5%)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8873,P<0.05)。因此,行為矯正技術(shù)能夠有效改善多動癥患兒的多動癥狀,有利于患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