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順忠
(江蘇省揚州中學,江蘇 揚州 225009)
高中物理要求學生能夠根據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和所給的條件,恰當的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等形式和方法進行分析、表達.另一方面,抽象思維與數學方法相結合,也是物理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基于此,無論在高考還是物理競賽或自主招生考試中,對學生利用數學的特點、規律進行推導、求解和合理外推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一道自主招生的試題:正N邊形的頂點依次分布著電荷量為q,2q,4q…2N-1q的電荷,多邊形中心到各頂點距離為R,求中心O處的合場強.
解法1:如圖1,以多邊形的中心O為原點,q與O的連線為x軸建立如圖1所示的直角坐標系.現用復數來表示各個電荷產生的電場強度矢量.
電荷量為q的第1個電荷產生的電場強度矢量用復數的形式可表示為


圖1
電荷量為4q的第3個電荷產生的電場強度為

電荷量為2N-1q的第N個電荷產生的電場強度表示為

以上運算應用了公式(cosθ+isinθ)n=cosnθ+isinnθ,中心O處的合場強就可以用上述N 個復數的和表示.注意到E1、E2、E3、…、En是一個首項為1=,公比為的等比數列,應用求和公式可得取復數的模即得電場強度的大小E=|Z|=



圖2

圖3

圖4

圖5

以上第1種解法應用復數表示矢量,思路清晰,容易理解,但要求學生對復數的運算比較熟練.第2種解法巧妙的應用了矢量的旋轉,方法獨特,但避開了復雜的數學運算,可謂小技巧解決了大問題.另外,第1種解法中可以用復數Z的幅角表示中心處場強的方向,第2種解法中可用E和E0之間的夾角表示場強的方向,這里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