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 王琪 付萌萌
摘 要:當今時代,我國正處于新一輪改革發展時期,每個企業同樣要面對改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作為掌控企業生存和發展命運的行政管理同樣不能坐而論道,紙上談兵,需要用現代發展的理念、科學化決策的思想去強化行政管理,只有做到了企業行政管理的科學化,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關鍵詞:企業改革;行政管理;市場經濟;企業文化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開始,我國的企業改革正式拉開的序幕,經過近三十年的不斷深化,如今,我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我國的改革面對著的是難啃的硬骨頭。如何在新的改革中求的突破、獲得成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重要課題。企業行政管理作為主導企業發展的主要服務者,從自身的體制和管理方法去認真審視新形勢管理體制、管理能力的適應性,在企業建設進程中善于發現自身不足,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思想和創新的精神,積極推動行政管理改革,讓行政管理成為企業發展的好幫手。
1 改革環境下企業行政管理問題的表現
(1)許多企業行政管理方式表現落后。由于我國的改革已經將進入到更加關鍵時期。企業發展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來加以推進。已經處于長期延續固有的企業行政管理模式和體系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形勢。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于全球化經濟格局理解不深不透,對于新的管理方法學習不夠,越來越凸顯出行政管理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企業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各種審批項目審批程序繁瑣,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職責缺乏明確的劃分,審批權力各行其事。就是新上馬的項目也會經過各種審批手續,層層過關。耽誤了大量的時間,這種來自于企業外部的障礙,導致了企業行政效率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在企業管理中,許多的企業還抱怨管理手段的落后,很多的企業根本沒有創新意識,往往在傳統管理的圈子里打轉轉,有的管理者對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自己又缺乏真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企業行政效率低下是必然的。在企業管理中,我國許多企業已經習慣了過去聽命令,看文件的方式,尤其是企業的管理者基本上是從政府崗位上轉換過來的,對企業管理首先表現出的是門外漢,對企業行政管理缺乏新的認識,對企業文化建設不重視,對人才的培養無從談起。以上列出的問題,在我國許多企業中存在。要想真正讓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在競爭中取勝,讓管理上水平,增效益就要對企業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重視和進行必要的改革。
(2)我國企業現行行政管理中,關于行政法規的不健全和不配套現象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缺乏制度的系統性和針對性。其中政府機構設置不合理、履行職能不明確、人員配備素質參差不齊,還有與企業管理息息相關財稅制度、人力資源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員工的薪酬制度等還存在許多的缺陷,正是由于這些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才影響了企業行政管理水平。
(3)現代企業發展越快,我國行政管理就越來越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如果依然堅持黨政機關行政管理模式,在用人制度上不加以改革,不僅會影響企業效益,同時由于官風的影響,會涉及到對員工精神的影響。盡管我國的現行企業也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制度化建設上仍然處于一個低級階段,有的企業管理者不尊重企業實際,而是憑個人主觀意志行事職權,況且,在建立監督體系上,仍然還是自己監督自己,毫無約束力。
(4)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有待進一步提供管理素質。在行政管理層面上,論資排輩舊習依然存在,企業管理者往往懂得怎么去管理人,但如何去管理企業卻顯得素手無策,因為他們根本對企業的業務不熟悉,缺乏企業管理素養。往往會作出令人無法信服的決定,也正是外行領帶內行,很容易引起企業中層干部和職工的反感和排斥。久而久之,企業管理無法實現正規化、制度化和科學化。企業在矛盾和內耗中就會裹足不前甚至停滯。
2 明晰新時期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創新思路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仍然缺乏正確的改革思路。一些影響企業發展和與國際企業對接問題依舊很嚴重,因此,徹底打破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管理模式,引進和應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用創新改革的思想、創新的理念進一步深化企業行政管理改革,讓傳統的管理模式退出歷史舞臺,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去管理現代企業,讓企業在改革中煥發生機和活力。
2.1 確立從企業發展實際出發改進企業行政管理的思想
脫離實際去施行企業行政管理是我們在工作中萬萬不能采取的方式。行政管理應該立足于企業實際、著眼于為企業發展,增加效益、提升員工待遇服務為落腳點,作為行政管理必須要對自身企業的優勢、劣勢有所掌握,對企業每一個時期存在的問題要有清醒的認識,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要有足夠的前瞻。在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企業文化建設、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等方面要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從傳統的觀念中走出來,結合國外和本土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樹立改革、創新、超越的思想,用探索新形勢下企業獲取良好效益的精神,用更加開闊的視野去觀察各種隱藏在企業內部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全面掌握了企業的發展脈象,才能找到企業發展的新途徑。
2.2 認清改革管理機構的必要性
企業參與市場經濟競爭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服務后盾,企業行政管理要在服務中尋找管理的突破口,在服務中獲得改革創新的方法和措施。作為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企業發展中的角色和地位,要在職能統一、機構統一的框架內,構建一個具有綜合管理功能的行政職能機構,讓這個機構深入到企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了解企業的發展狀況,用動態的機制對企業進行運行監控,用現代的理念去實施行政管理工作。
2.3 用科學的思維去認識企業管理的創新
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是企業進步和發展的有力支撐。企業行政管理不能機械地照搬原有的管理模式,也不可以采取拿來主義的方法去生搬硬套其他行業的管理方法。作為企業行政管理者,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審視企業內部和外部因素,找出制約企業發展的突破點,在重大的建設事項上能夠審時度勢,敢于決策,在創新企業發展機制的建立上敢于大膽借鑒。用嚴謹科學的思維去考量企業的未來,從而實現企業行政化管理的科學化。
3 強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的側略
(1)經過30年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領域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正是由于經濟的大踏步前進,使我們忽落了許多相配套機制的建設和完善,導致了許多與社會經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出現,因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同樣也面臨錯綜復雜的矛盾,深化改革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但是改革既不能引發新的矛盾,又需要穩中求進,這是最難以應對的改革。要實現改革的目的,就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認真梳理擺在我們面前的各種矛盾,在思想和政治上做到準確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實質,客觀準確理解國家對行政管理體制提出的政策和改革的要求,因時制宜、因企制宜地制定出正確的行政管理改革方案,讓改革在穩定的環境下有條不紊的開展。在深化行政體制管理我們應該把握以下幾點:第一是調整政府機構設置;講一個合理規范黨政機構建立在良好的運行環境中;第二是減少行政層級,進一步擺布好和理順上下級機構之間的關系;第三是要建立公開、公正的選拔和任用人才機制,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競爭和選拔環境。第四是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轉變行政管理職能,減少企業發展的阻礙因素。做為企業應該有生產經營和投資決策權,凡是涉及企業經營方面的事情都應該讓企業作出決斷,政府不應該大包大攬用行政手段去干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杜絕以政府行為替代企業去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在行政管理上要將服務企業放在工作的重點,在謀劃企業發展上要有真知灼見,為企業提供和創造一個良好發展環境。
(3)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確保依法行使權利的合法性,防止政府越俎代庖問題出現。實現從行政管理入手,真正能夠讓法律在工作中得到遵守和執行。市場經濟環境中,作為行政管理者要清楚權利受制于法對企業的重要作用,讓企業在法律的框架內發揮出良好的效益,這才是行政管理服務于企業的真正體現。因此,作為行政管理部門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事關企業經營方面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占位、不干預,用高效,合法、公正的管理方法推動企業上檔升級增強競爭力。
(4)借鑒先進經驗做好企業行政管理。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已經總結出了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和方法。我國也有很多地方在探索中找到了有效解決企業發展與行政管理關系的好做法。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既要吸取先進國家企業的先進經驗,同時也要學習我國現代優秀企業的成功做法。將這兩個方面的成功經驗進行綜合分析,創造性地總結出我國企業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讓企業在行政管理的改革中不斷創新、不斷推進。
企業行政管理改革要立足國情,立足企業,既不能盲目吸取別國經驗,又不能太主觀化和隨意化,我們要在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的框架內,積極探索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改革方式,從有利于保持體現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有利于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實力出發。用創新的理念去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讓行政管理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小惠.李薇薇.論企業行政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7)
[2]龐月喜.周小強、淺述企業行政管理的人員素質[J].企業圈2007,(6)
[3]董瑞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政府經濟職能轉變與創新》.《學術探索》,2002(5)。
[4]寶麗嘉.如何設計人力政策和制度[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5]劉昊,中小企業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建設[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