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瑪舍娃·奧爾加·尼古拉耶夫娜(尼古拉耶夫斯克市文化局 俄羅斯 尼古拉耶夫斯克市 686420)
李艷麗 畢洪秋 (黑龍江省圖書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隸屬于俄羅斯聯邦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位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東北部,與烏爾奇地區和圖古爾—丘米坎地區接壤,北臨鄂霍次克海,東北瀕臨薩哈林海灣,東南臨近韃靼海峽,如圖1~2。在籍人口為3 175.8萬人,其中2/3的人居住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尼古拉耶夫斯克是一個多民族地區,除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亞美尼亞人以外,還有約2 000人的少數民族,如尼夫赫人、烏里奇人、那乃人(赫哲)、涅基達爾人、埃文人等。其行政中心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在中國被稱之為廟街,位于阿穆爾河左岸,緊臨河口,與哈巴羅夫斯克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其主導工業產業船舶修理、林業、漁業及采金業等歷史悠久。

圖1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地圖

圖2 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地理位置
對于俄羅斯人來說,尼古拉耶夫斯克市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該市的第一家圖書館“軍官圖書館”建于1856年,開館后,不僅對軍人開放,也對市民開放。
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后,于1855年夏撤離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港,經額爾齊斯河來到尼古拉耶夫斯克,開始向阿穆爾河北岸(黑龍江流域)大量殖民。這就是“軍官圖書館”的第一批館藏(1 417冊圖書)的來源。從對市民開放這一記載分析,這批圖書的內容應該涉獵較為廣泛。
到19世紀末,尼古拉耶夫斯克已擁有建筑物2 136座,除了圖書館外,還有戲劇音樂愛好者協會戲團、電影院和攝影社等重要的文化中心。和這個城市一樣,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也曾毀于火災,后又被恢復,歷經風雨,數易其名。這一時期,教堂、修道院和私人家庭也開設了一些圖書館。各類圖書館都是依靠當地居民和外來商人的自愿捐助運行的。
1917年十月革命后,為了對市民進行政治教育及掃除文盲,1920年11月3日,蘇維埃政府頒布了“人民委員會關于集中管理圖書館事業”的相關命令,圖書館事業開始實行國家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和其他圖書館一樣,開始由國家撥款,并全天開放。圖3為當時的宣傳畫。

圖3 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宣傳畫
俄羅斯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規范,歷史悠久。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也是如此。目前,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公共圖書館體系由18個市、縣級圖書館共同組成,專業技術人員54名,館藏圖書46萬余冊。其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被俄羅斯人親切的稱為第二居所。讀者在圖書館可以欣賞音樂會、電影,也可以組織聚會和舉辦展覽會。
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經常組織各種全市范圍的活動,如慰問衛國戰爭老戰士演出等各種文藝晚會、興趣俱樂部愛好者的見面會、各種形式的詩歌朗誦會、文化修養系列報告會等。全區圖書館每年舉辦的文化休閑活動共千余次,如圖4~7。
地方文獻是一種重要的文獻信息資源,它包括一個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風俗、特產、人物、名勝古跡等, 每個地區的地方文獻都能反映該地區古往今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和自然等方面情況,它是了解與研究地方狀況的重要文獻依據,也是該地區發展軌跡的客觀縮影和文化底蘊的智慧結晶。收集、開發地方文獻歷來受到圖書館的重視。

圖4 幼兒興趣俱樂部

圖5 圖書館日座談活動

圖8 俱樂部作品展“手工藝人”

圖9 男性俱樂部
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重視地方文獻的收集,積累了豐富的特色館藏文獻,在收藏、保存、研究和推廣地域與地方文化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館藏地方文獻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一是反映本地區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圖書、報刊、會議文集、文件匯編、年鑒、統計資料匯編、地名錄、圖冊及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組織名錄等;二是各部門編印的地方志(如市、區、鄉、鎮志)、專業志(如廠志、行業志、組織志、校志)以及與修志有關的資料目錄、索引、資料匯編等;三是各單位編輯的成果等(如匯編、科研成果和專利說明書);四是與當地有關的音像資料等。
目前,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廣泛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進行業務管理和開展服務; 建立了館藏電子目錄;館內無線網絡全覆蓋,讀者可以免費使用。
目前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已成為城市知識分子的創作與交流中心、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的展廳、普通市民的休閑場所。
俄羅斯“圖書館之夜”活動,由Facebook網站的一批積極分子在2011年夏天開始策劃,倡議圖書館以及一些與文學和閱讀有關的文化單位每年舉辦一次活動。2012年4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俄羅斯“圖書館之夜”活動創辦成功,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28家圖書館同時參與了活動。2013年,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首次舉辦“圖書館之夜”活動,內容包括展覽、講座、座談、公眾朗誦、聯歡等,如圖8。
尼古拉耶夫斯克是寧靜的濱海城市,那些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大大小小、姿態各異的東正教堂,時刻散發著迷人的古韻,是俄羅斯人信仰的凝聚,也是俄羅斯歷史的縮影和見證。普希金像莊嚴、凝重,正如他在《紀念碑》中的描述:“我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紀念碑,在人們走向那兒的路徑上, 青草不再生長,它抬起那顆不肯屈服的頭顱,高聳在亞歷山大的紀念石柱之上”。“悲傷的母親”紀念雕塑仿佛可以撫摸到戰爭給人帶來的心靈創傷,感受到獲得解放和勝利給人們帶來的無比喜悅與自豪。小城擁有諸多人文景觀,特別適合在夏季開辦廣場閱覽活動。
2013年,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在城市廣場舉辦了讀書活動“夏季閱覽室”。兒童圖書展區的廣告詞“喜歡我嗎?帶走吧!”,吸引了不少兒童讀者駐足借閱,如圖9。
黑龍江省圖書館與俄羅斯遠東國立科學圖書館的交流由來已久。在遠東國立科學圖書館的支持下,學術交流得以拓展,開創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國際學術交流之先河。
2012年6月,尼古拉耶夫斯克市圖書館舉辦了“‘黑龍江省—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中俄國際圖書館學術交流會”,期間與會代表對阿穆爾河流域文化進行了實地考察,對赫哲文化的深度開發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破。這次學術交流會所取得的經驗,對促進兩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有利且必要,如圖10。
俄羅斯有句名言:“圖書管理員不是職業,是靈魂的引航員”。的確,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的從業人員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業務水平高超,他們正在努力促進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使圖書館成為重要的信息中心、教育中心與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