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泥輥磨因高產量、低耗能、廠房投資低、生產時易改換水泥品種等優點而逐步擴大使用,其數量已超過球磨。然而輥磨也存在一些技術難點,若入磨物料顆粒小(約50%,<4mm),需較高的壓力來進行粉磨,生產高比表面積的水泥顆粒時,易產生振動。為減緩振動,在水泥粉磨過程中需向物料噴水,使之成團狀。但噴水會使水泥預水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泥強度。
實際的經驗大致是:在粉磨過程中加入的水量為0.5%~1.5%時,對水泥質量影響不大,為減緩輥磨振動,通常加入5%~6%的水量,則對水泥強度產生一定影響。
水泥在粉磨過程中,所產生的預水化可通過熱重分析儀(TGA)測定,其原理如下:


表1 加入MA、G、A/VM05助磨劑后主要工藝參數

當水泥在熱重分析儀內從室溫加熱至1000℃時,水泥失重大致階段為(圖1):
水泥中含有二水的天然石膏分兩步脫水,溫度約125℃時,二水石膏脫水成半水石膏,當低于200℃時,半水石膏脫水成無水石膏,即:

硅酸三鈣水化,生成極為復雜的C·S·H水化物,在~200℃~400℃時脫水而失重。
熟料在煅燒過程中,生成少量的游離氧化鈣,在水泥水化過程中,游離氧化鈣與水作用生成氫氧化鈣。當溫度加熱至450℃~550℃時,氫氧化鈣分解而脫水。
Ca(OH)2=CaO+H2O
在磨制水泥時,一般都加入石灰石,當溫度在600℃~1000℃時,石灰石內的CaCO3、MgCO3分解,產生CO2而失重。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上述情況表明,在200℃~400℃溫度范圍內水泥失去的重量,為水泥預水化的水重量,通過TGA檢測,可判斷水泥預水化程度。
南部歐洲某水泥廠,一臺輥磨,磨制CEMI42.5R混合水泥(92.5%熟料、4.5%石膏、3.5%石灰石),由于入磨熟料平均顆粒小。為減少輥磨振動,加入7%的水,但磨制的水泥強度偏低。經XRD、XRF、TGA全面分析后,證實在粉磨過程中,存在預水化影響水泥強度(圖1)的問題。意大利Mapei公司為緩和預水化(表1),在粉磨過程中,加入該公司生產的MG、G、A/VM05助磨劑,加入量大致為300~500g/t水泥。加入后,粉磨水泥的加水量下降,強度變化見圖2。此外,加入助磨劑后,在保持相同細度情況下,產量增加1.7%,磨機振動有所減緩(圖2),目前此助磨劑已在該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