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鋒
納洛酮聯合甲氯芬酯治療急性乙醇中毒的療效觀察
麥鋒
目的觀察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對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療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采用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治療,對照組采用納洛酮進行治療。結果聯合治療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為(33.18±5.45)min,癥狀消失時間為(3.66±1.25)h,納洛酮組患者為(51.35±12.32) min和(6.16±2.44)h。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治療急性乙醇中毒療效比單獨使用納洛酮療效更好,值得推廣。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診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常因過量飲酒而發病,嚴重者可因呼吸、循環麻痹而危及生命。在以往的治療中,我們常采取催吐、洗胃、保護胃黏膜、補液及使用納洛酮等方法治療,取得顯著療效。最近幾年,我們使用納洛酮聯合甲氯芬酯治療5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取得非常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住的10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自愿知情的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種組,研究組54例,對照組50例。研究組中男50例,女4例,年齡16~59歲,平均年齡(27.54±10.36)歲,對照組中男48例,女2例,年齡19~61歲,平均年齡(28.44±11.26)歲,患者飲酒至就診時間為0.5~2.7 h,平均時間(1.8±0.7) h。研究組患者乙醇攝入量約150~375 g(白酒量約300~750 ml),平均(262.64±80.28)g,對照組患者乙醇攝入量約155~360 g(白酒量約310~720 ml),平均(252.36±75.55)g。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比例、中毒的嚴重程度、酒精的攝入量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病情具有可比性。
1.2患者入選標準 有明確過量飲灑史,呼出氣有濃烈酒精味;出現中樞神經抑制癥狀;血液中檢驗出較高濃度乙醇;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昏迷、昏睡;有用藥禁忌者除外。
1.3治療方法 療效評估研究組54例,在洗胃、護肝、保護胃黏膜、利尿治療的同時給予納洛酮聯合甲氯芬酯治療;鹽酸納洛酮注射液0.8 mg靜脈注射,然后將0.8 mg納洛酮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鹽酸甲氯芬酯粉針劑0.25 g肌肉注射,然后將0.25 g鹽酸甲氯芬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鹽酸納洛酮(方法同治療組)。療效評估:①療效顯著:患者意識清晰,癥狀完全消失,對答切題,回答準確。②有效:癥狀基本消失,能站立行走,步態穩定,平衡能力好。

經過積極的治療,兩組患者均從不同程度意識障礙中逐漸清醒,譫妄和嚴重共濟失調癥狀很快消失,兩組總有效率均為100%,但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組癥狀緩解時間和消失時間均明顯短于納洛酮組(P<0.01),(見表1)。

表1 聯合用藥組和納洛酮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① t=5.27,P<0,01。② t=4.98,P<0.01。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短時間內攝入過量乙醇或酒類飲料,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中毒癥狀,表現為意識障礙、共濟失調、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循環抑制。當大量的乙醇進入體內并超過了肝臟的氧化代謝能力時,乙醇在體內大量蓄積并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促使腺垂體釋放大量的內源性阿片樣物質,其中作用最強的是β內啡肽[1];另外,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在體內與多巴胺結合可合成阿片樣物質。少量的阿片樣物質作用于阿片受體可使患者處于興奮狀態,當大量的阿片樣物質直接或間接作用于大腦內阿片受體,使大腦先處于興奮狀態后很快進入抑制狀態,繼而皮層下中樞、小腦、延髓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相繼受到抑制,中毒嚴重者可發生呼吸抑制、循環衰竭而死亡[2]。急性重度酒精中毒需及時進行搶救,過去常采用洗胃、利尿、補液、納洛酮催醒等綜合治療,療效確切。納洛酮為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主要藥物,它是羥嗎啡酮的衍生物,為阿片類受體拮抗劑,能快速與內源性阿片受體結合,競爭性的阻止或取代β內啡肽樣物與內啡肽受體結合,從而阻斷阿片樣物質的作用,減輕β內啡肽增高所引起的腦水腫,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組織缺氧,從而逆轉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昏迷[3];納洛酮還可解除急性乙醇中毒對呼吸、循環中樞的抑制及內啡肽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4]。此外,納洛酮還能使患者體內中乙醇含量明顯下降,減輕細胞內脂質過氧化,防止氧自由基損傷,減少肝臟內自由基的生成和粒細胞內自由基的釋放,改善組織血液灌流狀態,保護缺血的心、肝、腦細胞[5]。甲氯芬酯能促進腦細胞的氧化還原代謝,增加對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使得處于抑制狀態的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對意識恢復有較強的促進作用[6,7]。另外,甲氯芬酯還具有保護細胞膜、清除自由基、促進機體代謝、增加記憶的功能,為重癥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8]。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和單用納洛酮治療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兩種治療方法均可有效緩解乙醇中毒癥狀,有效率均為100%。但聯合治療組在癥狀緩解時間和癥狀消失時間方面明顯優于納洛酮組(P<0.01);且未見不良反應。納洛酮聯合鹽酸甲氯芬酯組癥狀緩解快,催醒快,療效比單純使用納洛酮好,用藥安全。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83-984.
[2] 徐麥玲.實用內科學:上冊.人民出版社,2006:835-837.
[3] 鄭居華,潘杰,胡浩,等.納絡酮聯合高壓氧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分析.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9,14(2):106-107.
[4] 苗成林,王風.納洛酮搶救昏迷病人的臨床體會.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10):1159.
[5] 李強,李逢佳,宋純玉.早期高壓氧聯合納絡酮及甲氯芬酯治療重度顱腦外傷療效分析.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4):158-160.
[6] 王志民.注射用鹽酸甲氯芬酯治療急性乙醇中毒40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33);5022.
[7] 呂新華,顏建輝,黃克敏.鹽酸甲氯芬酯在急性腦出血中的臨床應用療效觀察.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08,10(4):7-8.
[8] 高鴻,趙楠,田靜,等.鹽酸甲氯芬酯用于治療顱腦損傷所致昏迷的療效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08,5(16):70-71.
543002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