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
血液非正常報廢的質量控制
段瑞
隨著血液供求矛盾不斷的突出,血液的非正常報廢也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我們質控科承擔著本站血液報廢的審核工作。通過對2012年本站血液非正常報廢進行統計匯總,分析查找報廢原因,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血液的非正常報廢,提高血液質量、節約血液資源,保障血液供應。
血液;非正常報廢;質量控制
使用MODERN2000血液信息管理系統,統計出本站2012年1~12月血液非正常報廢中不同血液成分報廢數量,計算不同原因報廢的比例。
見表1。
3.1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站2012年血液非正常報廢中,脂肪血占第一位。尤其在年初和年末報廢量最多。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冬季血液供應緊張時,經常到一些單位集中采血,大家獻血積極性高,未能嚴格篩選,許多初次獻血者不知道獻血前不能吃油膩食物,是造成脂肪血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獻血者本身是高膽固醇血癥也可出現脂肪血。多數明顯脂肪血漿在成分制備時已經報廢,少數不太明顯的脂肪血制備成血漿,輸血科解凍時報廢。對于輕度脂肪血,紅細胞可以制備成懸浮紅細胞正常使用,但嚴重的脂肪血,紅細胞需制備成洗滌紅細胞,否則制備成懸浮紅細胞后,不能正常輸注,也造成報廢。

表1 2012年1~12月血液非正常報費統計 (袋數)
3.2血袋滲漏引起的報廢占到第二位。其中,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漏袋所占漏袋比例最大,大部分是在輸血科解凍后發現漏袋退回的。由于血袋在低溫下脆性顯著增加,在貼簽、儲存、發放、輸血科接收、解凍時動作稍大、運輸時碰撞都易引起血袋邊角的的損壞,造成血袋滲漏。去白懸浮紅細胞的滲漏,可能原因是:離心前配平不準確、血袋沒有完全接觸離心杯底部、采集血液過量、熱合不牢、血袋本身質量問題等引起的。個別在濾白時血液通過白細胞過濾器出現的血液滲漏為血袋質量問題所致。全血的滲漏主要是血液采集后的放置及運輸操作處置不當、采血量過多、血袋本身質量問題等原因引起的。
3.3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融化后出現絮狀物,主要是血液采集后,不能在6 h內使用血漿速凍機制備完成、保存溫度不符合要求、解凍時溫度控制不當所致的纖維旦白析出;也可能是采血時抗凝劑混合不均、抗凝劑量不足等引起的。冰凍單采血小板融化后出現絮狀物,與采集后加入DMSO操作不當、解凍時的溫度不均等有關。
3.4溶血:全血溶血原因有:血液采集后的存放溫度過高過低、運輸時血液過度堆積、交接時動作過大紅細胞造成物理擠壓等。懸浮紅細胞溶血主要原因有:紅細胞制備前放置時間過長、去白細胞過濾時壓力過大、去白后紅細胞脆性增大、制備時過度離心、白細胞過濾器生產廠家的質量問題、獻血者紅細胞的自身問題等。
3.5懸浮紅細胞的過期報廢,一部分是由于采血時不順,采血量少,制備成1個單位的懸浮紅細胞,供血庫不太愿意接受;AB型血用量小,一次集中采集數量較多時易造成過期報廢。臨床醫生對冷沉淀的適應證不熟悉,只有部分醫院使用,造成冷沉淀過期報廢。
3.6凝塊:全血中出現的凝塊,主要是采血時血流不暢、混勻不均、采血過量、抗凝劑量不足等引起的。
3.7顏色異常引起的報廢: 個別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顏色異常,可能與獻血者吃的某種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有關。
4.1加強采血管理,科學下達采血計劃,對用量少的血型不能一次采集過多。積極與各用血單位溝通和聯系,及時掌握用血情況和庫存情況,合理調配,防止合格血液的過期報廢。
4.2加大對獻血知識的宣傳力度,采取各種形式普及獻血常識,使獻血者熟悉獻血前對身體和飲食的特殊要求,如少吃油膩、高脂食品,休息好,勿飲酒等,強調個人飲食對血液質量的影響,明確告知采集脂肪血就會造成血液浪費。組織集體獻血時,可以在獻血前幾天到單位發放獻血宣傳單或小冊子,引導人們科學獻血;獻血前咨詢時也要耐心細致,減少由于高危行為和飲食不當造成血液的報廢。
4.3認真篩選質量好的輸血袋廠家,保證血袋的質量,減少因血袋本身原因造成血液的報廢。
4.4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理論素質,要求掌握與輸血相關的基礎醫學知識,做到對采供血流程中本職工作業務嫻熟、操作熟練。加強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和血液質量安全意識,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
4.4.1提高采血技術水平,對血管過細不易采集的獻血者,應耐心解釋婉拒獻血。采血前認真檢查采血袋外觀和抗凝劑容量,發現外觀異常或容量不合格時,不得使用。采血時按要求正確使用采血秤,防止采血過量;采畢將血袋再輕輕充分混勻,防止凝塊的出現。血液在采血車上的儲存、運輸及交接時也應注意:不能過于擠壓、不能緊貼冰箱后壁、裝卸時要輕拿輕放,盡量減少溶血和漏袋的發生。
4.4.2加強血液制備工藝流程的質量控制,血液制備過程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執行。血漿產品應嚴格控制制備時間,務必在采血后6 h內進行分離并放置-50℃以下速凍冰箱內,才能避免凝血因子失去活性纖維蛋白析出。對于中度和重度脂肪血,紅細胞必須進行洗滌,制備成洗滌紅細胞使用。單采血小板采集后,要在5~30 min內邊搖動邊慢慢加入DMSO,最終濃度達到4%~10%[1],能顯著減少絮狀物的出現。
4.4.3加強血液的庫存管理。血漿速凍后入庫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動作過大時易碰撞血袋邊角,造成漏袋。血液進入待檢庫后,應仔細檢查血袋是否有異常,是否有滲漏,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和單采血小板,凍結后裝入硬紙盒中,減少血袋邊角受到碰撞損傷的機會,顯著減少漏袋的發生。貼標簽時,對處于冰凍狀態下的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和冰凍單采血小板,更應該小心謹慎、輕拿輕放。轉移到成品庫保存時,血袋要正確有序儲存,不能過度擠壓,不能緊靠冰箱后壁;隨時監控儲血冰箱的運行情況,發放前認真觀察血袋外觀,防止不合格血液的發放。運輸時要采取適當措施,盡量避免因血袋機械損傷和擠壓造成漏袋或溶血發生。
4.5醫院輸血科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用血安全及輸血治療效果,工作人員應加強輸血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嚴格按照各項操作規程規范操作。取血時使用專用取血箱,避免劇烈碰撞,血液交接入庫時要輕拿輕放。使用專用儲血冰箱,定時檢查冰箱溫度。病毒滅活新鮮冰凍血漿和冰凍單采血小板解凍時,使用專用融漿機可明顯減少絮狀物的出現[2]。
血液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減少血液浪費,保證輸血安全,是血站和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工作。血站和醫療單位要加大輸血新理論新技術培訓力度,不斷強化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質量意識。嚴格按照各項操作規程規范操作,選擇使用質量較好的輸血物料、試劑及先進的設備,消除和減少可能造成血液報廢的各種隱患。認真加強“血管到血管”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采供血業務水平,及時向臨床提供足量、合格、有效的血液。
[1] 王培華.輸血技術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6.
[2] 盧平.KJX-IA冰凍血漿解凍箱的使用情況.廣西醫院,2005,27(輸血專刊),74.
458030 鶴壁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