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A BATHING APE(BAPE),讓里原宿從次文化變成街頭主流,20年過去,創辦人NIGO(本名長尾智明)今年離開一手打造的BAPE,這個里原宿傳奇在此暫告一個段落,大家都在看,曾經風光過的BAPE與NIGO,故事會怎么寫下去。
“BAPE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潮牌,”臺灣歌手羅志祥說過,很多青春期在上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都跟羅志祥有著相同經歷,徹夜排隊也要買到商品,買不到,花盡時間、金錢也要上網搶標,甚至引發后續的炒賣文化,崛起于里原宿的BAPE,究竟有什么魅力?故事要從猿人頭開始說起。
猿人頭 里原潮流開始
創辦人NIGO在與高橋盾合作的服裝店NOWHERE結束后,從1968年的經典電影《Planet of the Apes(決戰猩球)》得到下一步靈感,電影敘述主角泰勒來到一個被猿類統治的星球,雖然最后成功逃離,卻在海灘上看到坍塌的自由女神像,人類親手摧毀的文明,原來這個星球就是多年后的地球。
這樣猿人當道、主宰一切的設定,正中NIGO想在里原宿闖出成績的渴望,以電影猿人形象為基礎,1993年,A BATHING APE,一個主導里原宿潮流的品牌,就此誕生。不過,猿人頭并非出自NIGO,而是由被稱為天才設計師的SKAKETHING所設計。
BAPE改變了20世紀末街頭潮流的模樣,猿人頭限量T恤,不停換顏色的CAMO迷彩,每次發新品,前一夜就會有幾百名粉絲排隊。上一輩的人可能難以理解,猿人頭、迷彩及鯊魚外套為何能引起如此熱潮?理由很簡單,NIGO了解“散播過度就不值錢”,用的是一套獨特、限量的操作方式,商品數量非常少,對當時的年輕人而言——“沒有就遜掉”,瞬間把消費者欲望推上頂點。
BAPE的球鞋也是一絕,即使被說神似耐克 AF1,NIGO照樣推出球鞋線BAPSTAR,還讓阿迪達斯、耐克回頭要求合作,BAPE更是百事可樂至今唯一合作過的品牌。2005年首創推出附贈限量商品的目錄書,找名人明星示范穿著,釣魚、寵物用品、保險套,各式各樣聯名。包括潮流、包括時尚,很多品牌現在正在做,甚至做不到的創意,爭相投入的生活產業,咖啡廳、美發salon、出唱片,BAPE 10多年前就在做。
浮夸 億萬少年
與上世紀80年代第一批闖出名號的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山本耀司隱身在幕后不同,NIGO是明星。日本潮流雜志《POPEYE》、《MEN'S NON-NO》、《HOTDOG PRESS》每期分析記錄他穿的、用的,一言一行,曝光率是人氣指標,雜志鋪天蓋地的報道,支持者看到會模仿,相對炒熱品牌聲勢。
早年木村拓哉在《美麗人生》穿的BAPE皮革羽絨外套,網拍炒到將近人民幣1.5萬。曾捧紅布蘭妮、賈斯丁的美國知名音樂制作人法雷爾·威廉姆斯讓BAPE在美國嘻哈界聲名大噪,成為第一個在紐約開店的原宿品牌,肯伊·威斯特、野獸男孩、Jay-Z,LV、芬迪都曾跟BAPE合作,更讓美日港臺的年輕人開始模仿NIGO被稱做“億萬少年”的浮夸穿著方式。
全身掛一堆bling bling飾品,好幾條猿人頭金牌,滿手鉆石戒指,花上千萬訂制鉆石牙套(NIGO還得到齒科協會的感謝狀,感謝他讓鉆石牙齒的訂單暴增),深怕別人不知道“我很有錢”的億萬少年打扮,當時引發衛道人士抨擊“教壞小孩子的價值觀”,以為這樣就能加強自信。性格決定命運,NIGO這種外顯式的招搖個性,是他成功也是失敗的關鍵。
負債累累 宣告離開
潮流原是夢一場,買過開心過后,必須回到現實面。商品出得太頻繁,梗用完了,上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已經長大,錢花夠了,煩了膩了,現在年輕人則有更多好選擇,BAPE銷售量大幅下滑,導致NIGO個人負債10億日元,公司NOWHERE負債10.25億日元,只好在2011年把BAPE以43億日元賣給了香港I.T,“我不懂得做生意,品牌太大,有很多事我無法控制。”NIGO說。
“我與I.T的契約已滿,正式辭去做了20年的A BATHING APE(BAPE)創作總監,將以自由創意者身份活動。”這是NIGO5月底的告別文,附上美國涂鴉藝術家KAWS經典XX公仔捧著穿BAPE的NIGO。20歲是日本年輕人重要的成人式,NIGO選在此時離開一手創立的BAPE,他接受時尚網站WWD采訪時說:“我以為BAPE只能做10年,一晃眼已經20年,夢想實現,該是離開的時候。”
老實說,來自里原宿的BAPE能做20年已是傳奇,NIGO從一個不上學的孩子到億萬少年,BAPE撐起的規模經濟,沒有第二個品牌做得到。不少潮流觀察家認為I.T的BAPE已經不是BAPE,推出平價年輕版的AAPE,失去原有的獨特性與創意,NIGO離開后,BAPE最多再撐5年,這個曾是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的記憶,真的如同逝去的青春,很難再回來。(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