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問,為什么要做鏤空表?道理很簡單。就跟我們都愛看比基尼美女、肌肉猛男,性感內衣都要做透視,布料愈少愈好,是一樣的。一切都是因為,要把最性感的部位秀出來呀!
鏤空透視設計,永遠都會成為表展中最受到注目的主角。
鏤空 極致
這就是ROGER DUBUIS前不久表展的鏤空陀飛輪主角,其RD505SQ鏤空陀飛輪機芯,做最大程度的透空結構,并維持美麗的布局,而且機芯骨干以人手拋磨出所有倒角細節,經PVD黑化處理之后,再打磨上一顆顆珍珠紋理,使質感更顯特殊。所有工法都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準則,ROGER DUBUIS也是目前唯一所有機芯都獲得日內瓦印記的表廠。
而HARRY WINSTON的Ocean運動表系列所推出的陀飛輪款,更完全以橋梁式結構,撐起超大的透空區域,讓陀飛輪可以凌空旋轉,把美感全部展現。
這完全呼應了“裙子長度與經濟狀況呈反比”的理論,在景氣不見明朗時,就得拿出這種透視性感的作品,來刺激收藏家的購買欲。制作這種鏤空表款,結構與打磨是兩大重點。結構是工程師的責任,要把機芯夾板大部分的區域挖空,但又保持機芯運作的穩定,不影響精準度。這是第一個重點。
凌空 飛轉
HARRY WINSTON表展的亮點之一,是較少被注意到的陀飛輪表款。Ocean系列屬于HW運動型的款式,因此抗震結構尤其重要。制表師從橋梁的鋼骨結構取得靈感,以“X”字的四根鋼梁將陀飛輪擒縱結構牢牢固定于空中旋轉,創造大量空間讓人可以欣賞它的每一個角度。同時還搭配跳時顯示,玩賞更具戲劇效果。
然而,就好像如果沒有好身材就不要穿比基尼一樣,如果做了鏤空透視處理,又沒有好的打磨功夫,也是很傷眼睛的。所有鏤空機芯都必須要經過制表師以手工細細打磨,即使最微小的零件,也必須做完美的倒角處理。因為,所有細節在放大鏡的檢視之下,都將無所遁形。
天體 運行
GRAHAM一款超級復雜功能Orrery Tourbillon太陽系儀陀飛輪,是向偉大制表師George Graham于1713年發明的“太陽系儀”致敬的作品。此表最吸引人的部位在于中央的鏤空雕花,圖紋正是300年前Graham太陽系儀所使用的,而其底下藏了一組陀飛輪裝置,一直在運行著。不過,真正厲害的是面盤軌道上的藍色地球,其旁邊的月球以及紅色的火星,完全依照歷法運行,顯示天體相對位置。
卡地亞雙跳時雙時區陀飛輪表采用雙跳時顯示,為了讓兩根時針可以穩定地同步跳時,制表師設計一組獨特的游絲彈簧撥桿結構,才成就這特殊的顯示效果。而透空的飛行陀飛輪,轉動也相當炫目。
伯爵表的超薄機芯工藝本身就是一絕,如果又加上鏤空,則更考驗制表師的功力。經過鏤空處理后的機芯,再細的零件都必須經過嚴謹的打磨,為此還得為每一種零件開發獨特的工具,才能打磨到最細膩之處。?笏(陳哲民)(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