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鵬
【摘要】WCDMA是當前世界上采用的國家及地區最廣泛的,終端種類最豐富的一種3G標準。但是目前為止國內的WCDMA仍然處于建設時期,一些地區仍然還有WCDMA無線網絡覆蓋不足的問題,因此WCDMA網絡優化工程師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WCDMA GSMGPRS系統間互操作參數進行合理調整從而實現基于用戶感知的WCDMA的優化。本文即是從WCDMA和2G異系統鄰區、切換和重選以及如何解決WCDMA PS業務掉線問題這四個方面對保證用戶感知的WCDMA的優化思路進行分析。
【關鍵詞】WCDMA優化思路用戶感知
一、引言
對WCDMA實行網絡優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用戶使用下的WCDMA能夠實現無限趨近網絡最佳工作狀態。即在優化過程中能夠通過不斷提高網絡性能,來滿足客戶對信號覆蓋、信號強度、通話音質和最低掉話率的要求。在實際網絡優化過程中網絡優化工程師不僅要以KPI為優化指標,同時還要考慮到與用戶關注度密切相關的相關指標。例如目前WCDMA網絡仍然處在建設階段,因此為了保證用戶使用網絡時的通話質量和信號連續性,網絡工程師應當充分考慮目前WCDMA網絡覆蓋不足的問題,并采用合適參數進行調整使用戶能夠在3G網絡出現故障時順利切換至2G網絡。
二、WCDMA與2G異系統鄰區優化方法
制作WCDMA及2G網絡核心網側基本數據時,要保證同一地區或周邊2G、WCDMA網絡所在的核心網制作出雙向的LAC鄰區。將WCDMA增添為鄰區的2G小區后再反向添加WCDMA鄰區。WCDMA周邊未被添加WCDMA鄰區的區域及2G小區,可添加該類區域為WCDMA的外部鄰區。在分析WCDMA與2G異系統鄰區優化問題時需分為兩種情況:(1)WCDMA與2G共站點,當WCDMA與2G共站點時,WCDMA小區應當添加共站點的2G的所有小區(包括GSM900和DCS1800)為鄰區。添加鄰區時應分清主次,可根據站點拓撲圖優先添加GSM900小區為其鄰區,在此基礎上以添加的該項鄰區為中心據點,正向添加2到3圈的站點為鄰區,添加第3圈站點時主要添加朝向該小區覆蓋的小區的鄰區即可。接著反向添加1到2圈的站點為鄰區,添加時主要以添加朝向該小區覆蓋的小區為主。若添加的小區正向覆蓋區內包含獨立的DCS1800小區,則應單獨添加該DCS1800小區為WCDMA的鄰區。異系統鄰區至多能添加32個小區,若周邊主要GSM900小區添加完成后鄰區仍有空余,則還可以添加一個附近朝向該小區覆蓋的DCS1800為鄰區。對2G室內站點的要求只要保證是在WCDMA小區添加正向覆蓋區域第一圈的附近范圍內即可。當WCDMA室內站點與2G分共站,則添加小區時應先添加共站2G小區再考慮添加周邊2G大網小區為鄰區;(2)WCDMA與2G不共站點,若WCDMA與2G不共站點,則添加鄰區時應根據拓撲圖優先添加周邊GSM900為鄰區,其他與兩者共站點時添加順序無異。
三、WCDMA與2G異系統切換優化方式
為了使用戶在沒有WCDMA系統覆蓋區域也能夠保持連續覆蓋,應保證該類區域內有良好的WCDMA與2G異系統切換功能。因為在通話狀態下,WCDMA終端進入WCDMA弱覆蓋區域后會出發3A事件,為保證用戶的正常通話,則可以在WCDMA覆蓋較弱的區域內實現WCDMA與2G的異系統切換,讓通話狀態下系統直接指示MS終端由WCDMA網絡切換成2G網絡。可觸發的3A事件一般包括3種:C3、P4、R5,一般設置時都將三種事件的門限值設為相等,將切換遲滯、等待時長設為默認值。
3.1異系統切換概念和具體過程
異系統切換即是不同無線接入技術之間的切換,異系統切換是硬切換,這種切換方式是在無線鏈路發生變化時,UE會釋放原來的無線鏈路建立新的無線鏈路,在先斷后連的切換過程中會有短暫的切換時間,因此異系統切換會造成客戶通話的暫時中斷。異系統的切換具體包括四個流程:(1)導頻測量控制,該階段網絡會發送測量控制消息要求UE進行參數測量,同時也會發送要求UE和Node B啟動壓縮模式來進行異系統測量的指令;(2)測量報告處理,該階段UE會將測量好的報告信息發送回網絡;(3)切換判決,網絡結合發回的測量報告信息作出是否切換的判斷;(4)切換執行,該階段UE和網絡走信令流程,會根據信令指令作出相應動作。
3.2用戶處WCDMA的中心區
用戶接受網絡服務時處于WCDMA中心區時,而在WCDMA中心區都是以占用WCDMA為原則,因此當WCDMA向2G網絡進行切換時切換判決很嚴格,而2G網絡向WCDMA切換判決則相對容易。切換判決圖例(如圖1示)。但是將WCDMA網絡切換為2G網絡后,用戶感知會嚴重下降,因此3A事件PS業務的本系統測量門限比CS業務測量門限更為嚴格。
3.3用戶處WCDMA邊緣區
WCDMA邊緣區通常都沒有WCDMA無線網絡的連續覆蓋,為了保證用戶處在WCDMA邊緣區的通話質量,此時WCDMA網絡向2G網絡切換判決容易,而2G向WCDMA切換則相對較難。(如圖2示)。
3.43A事件在不同場景的建議值分析
當用戶處于WCDMA中心區和邊緣區兩種情況下時,3A事件的建議值也會有差異:(1)用戶處WCDMA中心區:建議3A CS測量門限為-105dB,而PS測量門限為-115dB;(2)用戶處WCDMA邊緣區:建議3A CS測量門限為-102dB,而PS測量門限為-115dB。
四、WCDMA與2G異系統重選優化思路分析
4.1小區重選的概念
小區重選即是當UE處在空閑模式時會隨時監測當前小區和鄰區的信號質量,并從中選取出信號質量最優的小區進行服務。若小區重選的條件得到滿足,UE會選擇既定的小區停留下來,并讀該小區的廣播消息。
4.2WCDMA向2G系統重選的過程
WCDMA向2G系統重選的過程如圖3示。
4.3WCDMA向2G系統重選的具體判決
當出現“WCDMA服務小區的導頻Ec/No”小于“Qqualmin+SsearchRAT”的情況時,UE會重新測量相鄰2G小區的信號強度,并篩選出符合Rx-lev>-115dBm這一標準的2G小區。若該2G小區同時能夠維持1秒 Rn>Rs,則UE會由WCDMA重新選至此2G小區。測量中斷需同時滿足:Rn=Rxlev-7;Rs=CPICH RSCP+。
4.4系統重選門限值
WCDMA向2G系統重選的建議門限值分別為:Qqualmin= -18 dB,SsearchRAT =4 dB。
五、WCDMA PS業務掉線優化思路分析
WCDMA PS用戶的增多讓手機無線上網,在線觀看視頻以及游戲成為目前通信的主流業務,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多,業務掉線問題也日趨嚴重,這不僅嚴重影響到用戶的感知度,同時也是對通信業務質量的巨大挑戰。如何進行WCDMA PS業務掉線的思路優化呢?
經數據顯示,目前使用智能手機玩QQ游戲的人越來越多,而經RNC信息流程的分析可發現,智能手機在沒有數據流量時會自動發起Signal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而當有新數據需要發送時又會再次建立業務聯系。從RNC信息流程可以發現者以過程主要是UE自動發起Signal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引起的釋放。通常這種情況下業務僅能維持十幾秒甚至幾秒的時間。但每次的建立、釋放都屬于正常情況,并沒有RAB建立失敗或RRC連接釋放超時的現象。可這種頻繁發起、釋放和業務建立很容易導致數據的丟失。若SGSN沒有建立UE的Iu連接則會直接導致下行數據無法發送,“SGUP下行緩存功能”沒有啟開也會因數據沒有保存而被直接丟棄,因此建議開啟SGSN的下行報文緩存功能。
六、結語
針對WCDMA建設期間存在的多個優化問題,WCDMA優化工程師要能夠從用戶感知的網絡擴容、業務需求和網絡需求多個方面入手,使用不同的優化工具,通過對工程參數與系統參數的不斷調整來提高網絡性能指標和業務性能指標,從而達到用戶提供高質量WCDMA的網絡的目的。本文主要是針對WCDMA網絡建設中幾個具體優化思路的分析,希望能與廣大同行共同交流分析。
參考文獻
[1]程松.基于用戶感知的WCDMA優化思路探討.科技信息. 2012.(8)
[2]潘海山,郭家榮. WCDMA無線網絡建設技術探討.移動通信. 2005.(1)
[3]吳超.提升WCDMA系統切換成功率的方案研究.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