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民,劉 軍,歐陽雁,莫燧華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 東莞 523000)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客戶需求的不斷增加,業務的種類也不斷發展和變化著,從傳統的話音業務到圖像和視頻業務,從基礎的視聽服務到各種各樣的增值業務,從64 kbit/s的基礎服務到2.5 Gbit/s/10 Gbit/s的專線業務,各種業務層出不窮。不同的業務都有不同的帶寬需求、不同的服務需求。
隨著互聯網業務及各種增值業務的不斷發展,客戶網絡要求的帶寬也越來越大。傳統的測速平臺及方法功能單一,可測速帶寬小,不能滿足政企客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加上國內對“假帶寬”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因此,如何精確地測量網絡的帶寬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對帶寬測量技術進行如下分類:按照是否向網絡內部注入探測分組,可分為主動測量(active measurement)和被動測量(passive measurement)。
主動測量法是指發送端通過發送測量分組獲取網絡性能數據。主動測量可以獲得用戶感興趣的端到端的網絡狀況和網絡行為,具有靈活方便、可操作性強等優點。
主動測量通過主動分析探測數據分組和響應數據分組獲取相應的性能參數,只需要在發送端運行客戶端軟件或Web頁面即可,適用范圍廣。
傳統的主動測量法主要用到的測量工具:10000測速軟件、第三方測速軟件、FTP軟件和下載軟件等。
被動測量法是指使用接入網絡的探針記錄和統計鏈路上數據分組的網絡特性。被動測量不必發送主動測量分組,也不會占用網絡帶寬,對網絡影響較小,可以實時監控網絡的狀態。
被動測量利用網絡的探針測量網絡的鏈路,這樣必然要有大量的現實測量工具以及網絡設備的權限,容易對網絡的安全造成風險。
傳統的被動測量法主要是用網絡監控工具,如:SolarWinds、MRTG、PRTG等軟件。
由于對于帶寬的各種指標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各種文獻中提到的也不盡相同,因此有必要先對各種指標給予說明。
大帶寬指物理鏈路傳輸數據的速率能夠達到100 Mbit/s以上。
大帶寬業務指的是MSTP、SDH、DDN、FR、城域網、EPON等專線型業務,從組網方式上來說又可分為傳輸網業務(MSTP、SDH)和數據網業務(DDN、FR、城域網、EPON、GPON)。
對幾種傳統的帶寬測量工具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幾種傳統測量工具對比
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傳統的帶寬測量方法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傳統的帶寬測量方法在大帶寬測量準確性上明顯不足,對于帶寬大于100 Mbit/s的高速網絡無法精確地測量出實際的帶寬。
·傳統的帶寬測量方法只是針對傳統的互聯網業務進行測量,對于政企客戶大帶寬業務沒有統一的測試工具和方法。
·在網絡質量方面,傳統的測量方法缺乏準確和有效的監控及測量方法。
·在網絡安全方面,傳統的測量方法都偏低,網絡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
因此傳統的測量工具和方法不能滿足政企客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一種精確度更高、涵蓋網絡范圍廣、安全性更好的帶寬測量方法有待提出。
PGM(probe gap model)是指通過分析兩個相鄰數據分組到達接收端的時間間隔以測量可利用帶寬。它假設窄鏈路和緊鏈路在同一位置,數據分組發送時的初始時間間隔受網絡中競爭流插分組的影響,這個間隔會變大,從而數據分組到達接收端時的時間間隔可以用一個關于網絡中競爭流的函數表示,可以據此測量可利用帶寬。
IGI2算法(improvement of initial gap increasing algorithm)基于PGM模型,可進一步提高大帶寬網絡測量的準確率及最大程度地減少測試背景流噪音。IGI2是一種主動探測網絡的可用帶寬的測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發送端以某一時間間隔快速連續發送探測分組對測試數據分組,接收端測量經過一個路由器后數據分組之間的時間間隔,以此來計算網絡的可用帶寬。
如圖1所示,探測分組對數據分組和背景流數據分組是通過同一路由器的,tin是探測分組對數據分組的初始間隔,tbo是探測分組對數據分組在瓶頸鏈路上的間隔,tou是探測分組對數據分組在背景流影響后的間隔,Bc是背景流的吞吐量,Bo為瓶頸鏈路的容量,ti+、ti-、ti=表示增加、減小和不變的分組對間隔,M、N和K分別表示探測分組對數據分組隊列中分組對間隔增加、減小和不變的情況。則有:


圖1 IGI2模型
假定第一個探測分組到達和離開路由器期間,滿足相應的隊列非空的條件,那么tou就是第二個探測分組和在tin時間內進入隊列中的競爭流通過該瓶頸鏈路所用的時間,根據以上的式子,可用帶寬為:

為提高測量準確性,需要多次重復測量,求出統計平均值。在重復的測量過程中需要不斷發送分組測試對,不同的分組對先后到達呈泊松分布,以盡量減小探測分組對網絡的影響。
在基于IGI2的基礎上,構建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響應“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國家戰略,全面實現政企客戶大帶寬業務涵蓋多種網絡的測試和管理,提供大帶寬測速和網絡質量等性能指標等功能,保障網絡的安全性,支撐政企業務的快速增長,有效提升客戶網絡質量,極大地提高電信網絡運營效率。
政企客戶大帶寬平臺的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整體的設計思想包括:
(1)設計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的硬件模塊,包括服務器、網絡設備及存儲設備。
10萬人、12萬人、30萬至40萬人,這是北京市每年月嫂、育嬰師、養老及住家保姆的需求人數。同為特大城市的天津,也頻現“保姆荒”。
(2)基于IGI2算法,開發大帶寬測速功能模塊,涵蓋政企客戶大帶寬業務的多種不同網網絡(MSTP、SDH、DDN、FR、城域網)的大帶寬測速及網絡質量測試單元。
(3)開發云管理模塊,包括賬號、權限、角色和功能等管理單元,通過集中式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嚴密的權限管理和安全機制實現數據和信息管理。
(4)開發數據庫,構建云存儲,實現存儲設備的邏輯虛擬化管理、多鏈路冗余管理,通過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統和網格計算等技術,實現存儲設備間的協同;數據存儲加密采用AES算法,提高平臺安全性。
(5)設計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至數據網及傳輸網的數據傳輸通道,使測速平臺和數據網及傳輸網以云的狀態呈現。
(6)根據面向政企客戶對象的設計思想(object oriented,OO),開發大帶寬測速軟件服務器端及客戶端軟件,開發基于Web方式顯示的圖形用戶處理界面。

圖2 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的系統架構
為了驗證IGI2算法的精確性和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的實用性,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進行測試驗證。實驗測試拓撲如圖3所示。

圖3 實驗測試拓撲
通過圖4可以看出:傳統的測速工具在帶寬較小的時候,測試結果比較準確,接近鏈路的實際帶寬;當帶寬超過100 Mbit/s的時候,測試結果誤差比較大。基于IGI2算法的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的測試結果和鏈路的實際帶寬吻合,大帶寬測量的準確性高。

圖4 帶寬測量準確性效果
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測試,分別從網絡的往返時延、分組丟失率、吞吐量、鏈路利用率、設備性能分析、流量監控等性能指標進行測試驗證,并且通過網絡嗅探工具進行數據捕捉以進行安全性分析,得到傳統的測速工具(10000測速軟件)和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的對比結果,見表2。

表2 測試結果對比
通過實驗測試的結果對比可知:傳統的測速工具在網絡質量的測量方面存在不足,且安全性不高;基于IGI2算法的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則能夠對網絡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準確的測量,而且安全性高。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政企客戶支撐中心通過持續學習,勇于創新,進一步提升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強化市場化思想,通過信息應用的價值填充以提升中國電信的市場占有率。在基于IGI2算法的基礎上,構建政企客戶大帶寬測速平臺,全面實現政企客戶大帶寬業務網絡的大帶寬測速和網絡質量性能指標測試等功能,保障了網絡的安全性,為企業的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和創造了機遇。
1 Jain M,Dovrolis C.PathLoad:a measurement tool for end-to-end available bandwidth.Proceedings of Passive and Active Measurements(PAM),Fort Collins,Colorado,USA,March,2002:14~25
2 Strauss J,Katabi D,Kaashoek F.A measurement study of available bandwidth estimation tools.Proceedings of ACM Internet Measurement Conference(IMC),Miami Beach,Florida,2003
3 Banerjee S,Agrawala A.Estimating available capacity of a network connection.Proceedings of IEEE Int’1 Conference on Networks,Singapore,Sept 2000:131~138
4 劉敏,耿玉水,趙榮芳等.Internet網絡測量概述.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9(9)
5 劉星成,何莉,余順爭.網絡可用帶寬的高精度測量算法.電子學報,200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