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勝江
資金集中管理是大型企業財務管理的趨勢。目前,集團公司或母公司(以下統稱母公司)對下屬控股公司或成員企業大多實施資金集中管理,資金集中的好處得到普遍認可。但是,對資金集中的合法性也受到不少質疑,特別是受到小股東的質疑。下面,就控股公司資金集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母公司對子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其必要性和作用已得到廣泛認可:通過各成員企業資金余缺的調劑,減少了集團的整體資金沉淀、銀行借款規模和財務費用;大大降低了資金風險,保證了資金的安全;提高了集團資金整體運作能力、強化了對成員企業的內部控制、夯實了財務監控力度,也拓展了財務管理服務經營發展的領域。母公司對控股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對防范公司的資金和財務風險,提高股份公司整體資金運作能力,保證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提高公司整體管理水平無疑是非常必要的。
1.結算中心模式。控股公司一般不開設賬戶,而是在結算中心開設內部賬戶,控股公司對外資金收支全部通過母公司賬戶進行。該模式一般適用于控股公司距母公司距離較近且比較集中的企業。
2.資金上存下撥模式。控股公司收到的資金通過銀行直接上劃到母公司,需要資金支付時,先上報資金支出計劃,由母公司下撥到控股公司資金賬戶,由控股公司對外支付。該模式適用于企業規模較大,地域分散的企業,對資金的計劃性要求較高。
3.財務公司管理模式。控股公司一般不開設賬戶,而是在母公司所屬的財務公司開設賬戶,資金收支都進入財務公司賬戶。母公司所屬企業之間結算都通過財務公司進行。財務公司管理模式與結算中心不同的是,財務公司及其分支機構都是經過銀監會審批的,屬于金融機構,可以開展很多金融業務,而結算中心屬于企業內部普通管理機構,不能開展金融業務。
4.母子賬戶模式。母公司沒有獨立賬戶,而是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在母公司的總賬戶下開設子賬戶或虛擬賬戶,控股公司取得的收入通過銀行劃入總賬戶,支出也通過銀行在總賬戶支付,但銀行對每個子賬戶的收支也進行逐筆記錄。
大型企業由于地域比較分散,一般都會根據情況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模式,以便于加強管理。
1.將控股公司資金直接上存母公司賬戶,容易被誤認為是抽逃出資的行為
控股公司將資金上存母公司,從行為實質上,沒有占用控股公司資金的故意,更沒有抽逃出資的意圖,因此母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間的資金收撥大都不屬于明顯抽逃出資的行為。但由于實行資金集中的控股公司貨幣資金一般沒有體現在賬面上,加上工商等部門執法水平和對法律法規的認識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被定性為抽逃出資的可能性(實際操作中也發生過相關的案例),特別在企業年檢時很可能出現類似的現象,給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帶來不便,甚至承擔法律責任,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2.對控股公司進行資金集中管理是否違反了金融法規
母公司對控股公司實行資金集中管理,一般都存在資金上收、下撥和貸款業務,下面就這兩個環節法律風險進行分析。
在資金上收(吸收存款)環節上。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解釋,所謂吸收公眾存款,是指向不特定的對象吸收存款的行為。母公司對控股公司實施集中,吸收存款的對象是特定的,并非社會公眾,且這種資金集中模式是國家鼓勵的。母公司吸收控股公司存款沒有違反金融法規。母公司對控股公司的資金下撥業務,如果資金撥付在控股公司上存范圍內,屬于吸收存款的一個組成部分,不違反金融法規。
在對控股公司貸款環節上。如果貸款是通過財務公司進行的,按照銀監會《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2004年第5號令)的規定,財務公司可以對成員企業辦理貸款業務,因此通過財務公司對控股公司進行貸款是合法的。如果給控股公司的貸款業務沒有通過財務公司,這部分業務與企事業單位不得經營貸款業務的規定相沖突。母公司直接向控股公司發放貸款具有較大的法律風險。
3.控股公司資金集中涉及的稅收問題
(1)營業稅。對沒有通過財務公司直接給控股公司的貸款取得的貸款利息,以及控股公司上存到母公司的資金而取得的利息,應按規定繳納營業稅。如果企業對這部分利息收入都沒有繳納營業稅,則存在納稅風險。
(2)所得稅。母公司直接支付給控股公司的存款利息以及控股公司直接支付給母公司的貸款利息如果沒有合法票據,按照企業所得稅扣除辦法第三條的規定,沒有適當票據證明的支出不能在稅前抵扣,存在一定納稅風險,除財務公司管理模式外,其它三種資金管理模式都存在這個問題。
4.控股公司、小股東可能會人為制造法律障礙和糾紛
某種程度上,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不可避免地會引起部分控股公司、小股東的抵觸情緒,甚至會人為制造法律障礙和糾紛,給股份公司在資本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5.在履行程序上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
對控股公司而言,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對外大額借款都屬于公司的大事,不少公司對此類事項可能會在公司章程、議事規則等規定中做出比較嚴格的程序性規定,如果控股公司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對母公司申請大額貸款時沒有履行必要的程序,很可能會引起小股東的不滿,甚至帶來法律糾紛。
6.對上市公司實施資金管理存在的法律障礙
上市公司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股東及其關聯方以各種形式占用或轉移公司的資金、資產及其他資源。因此,如果將上市公司的資金集中到母公司,很可能引起證監會的處罰,也將對母公司和控股上市公司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一)有條件的企業可將對控股公司的貸款和上收、下撥業務全部通過財務公司運作。對控股公司的貸款通過財務公司運作,母公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免繳營業稅,控股公司所取得的票據也可以在稅前抵扣。將控股公司資金上收下撥通過財務公司運作,可以解決資金集中帶來的稅收問題。財務公司是銀監會批準的金融機構,母公司不再直接向控股公司支付利息,解決了目前利息支出稅前抵扣存在的問題。控股公司在財務公司存款,在會計賬簿和報表中直接體現為銀行存款,工商部門就不會認為公司有抽逃出資的嫌疑。

文宣/供圖
(二)控股公司在實施資金集中及向母公司申請貸款前,按照本公司內部的有關規定,嚴格履行相應的程序,以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議形式同意母公司對其資金實施集中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對擬新設立的控股公司,盡量在章程中明確母公司對其實施資金集中管理。
(三)加強對控股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宣傳工作,讓控股公司及小股東充分了解母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時,做好對控股公司的服務工作,使控股公司和小股東充分享受資金集中管理帶來的好處,最大限度消除抵觸情緒。
(四)對上市的控股公司,暫不實行資金集中管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給公司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為加強控股上市公司資金管理,可以在控股公司內部采取資金集中管理方式,母公司對控股上市公司資金管理進行指導,并對資金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五)與銀行簽訂協議,對不能在財務公司開戶的控股公司開設母子賬戶,控股公司在股份公司或地區公司賬戶下分別開設收入子賬戶,支出賬戶由控股公司根據自身情況開設,并報母公司審批,支出賬戶采取撥款或者透支模式,由母公司給與撥款或下達透支額度。控股公司收入戶的資金體現為銀行存款,但不能自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