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生
(山西省晉中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中 030600)
箱梁支架工序完成之后,經自檢和監理驗收合格,開始進行箱梁的模板工程的施工。在施工前由項目總工和工程技術科、質檢科負責人對全體操作人員進行專項質量、安全技術交底,雙方的有關人員都必須有記錄簽字,明白操作規范及要求以后進行此工序的施工作業。支架經加載預壓,并經觀測記錄,完全達到規范設計的標準要求,再經監理工程師確認批準后,即可進行模板工程的施工安裝,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有:
1)底模采用12 mm厚的竹膠板,支承枋木10 cm×10 cm,間距20 cm,主龍骨用大力神雙U型鋼。
2)芯模采用厚18 mm竹膠板進行拼接,用40 mm×80 mm枋木制成方框,中間每隔35 cm設置枋木支撐,而后把竹膠板用鐵釘固定在方框上,內模板用40 mm×80 mm枋木支撐,撐木間距35 cm。
3)外側模板的面板采用12 mm厚的竹膠板,用頂托加墊大力神雙U型鋼作為支撐結構,并配以適當的短節,弧形處采用大力神雙U型鋼特殊弧形件滿足異性模板要求,模板間通過螺栓或鐵釘連接,木龍骨用10 cm×10 cm的木枋,間距20 cm。
4)模板做好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試拼,并檢查其各部位尺寸的準確性是否達到要求,接縫的嚴密性是否符合規定,拆裝的方便性是否會引起模板的變形,各部位的模板要在顯著的位置進行編號做好標識,按照所編排的分節順序存放整齊。
模板做好后,其準確性、嚴密性、便捷功能等均達到要求。在模板安裝過程中要求縫隙不大于2 mm,并用膠帶粘貼密封,然后在表面涂刷脫模劑,從而達到嚴格控制模板間的縫隙,為使接縫嚴密,宜在接縫兩邊的連接件試拼合格后,再進行電焊或擴孔。
1)箱梁底板及側模施工的工藝流程:安裝底、側模板→綁扎鋼筋→安裝內模。具體方法為先從構件中心線開始向兩邊安裝,順橋放置。鋪設模型時,每2 m按設計標高及軸線坐標進行復查,看其底板的線形是否接順,檢查模板在使用前是否有裂紋等現象,表面是否涂刷脫模劑,脫模劑是否采用同一品種等等,一定要保證其外觀質量滿足要求。
2)模板安裝前檢查接口拼縫是否緊密,以防漏漿。模板安裝時,用汽車起吊機吊起模板,按定位線對位,分段連接。注意起吊的時候不得碰撞其他設施,為防止模板變形,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要有專人監督檢查。
a.底模安裝。底模安裝之前,首先按設計圖紙的位置放樣,精確放出支座的位置及中心線,再按設計標高安放好支座以及支座處的預埋鋼板。這樣,支座才算安裝就位。根據各斷面預拱度的設置再鋪設底模,鋪設時做到底模與支座預埋鋼板的接縫要嚴密,嚴格禁止出現漏漿現象。
b.側模安裝。由人工配合汽車起吊吊裝,各節之間用螺栓連接,側模與底模之間加墊海綿條,各塊側模之間用膠帶密封。由于外模高度低,寬度大,穩定性較好,因此外模可以通過下部設限位塊固定,防止側模外移。
根據JTJ 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12.7.5條要求:“澆筑箱形梁段混凝土時,應盡可能一次澆筑完成……”因此,為保證箱梁外形美觀和箱梁整體性,箱梁混凝土優先考慮采取一次澆灌;也可考慮采用二次澆筑,二次澆筑施工縫留設在腹板承托處:距離板頂面47 cm處,平面位置距離箱梁翼緣板邊緣約167.4 cm處(見圖1)。

圖1 箱梁混凝土兩次澆筑示意圖
1)內模板采用地面自行加工(拼裝式竹膠板)定型后,用吊車運送至橋面安裝,見圖2。內模由人工在底板、腹板、橫隔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安裝。

圖2 內模加工圖
2)內模板采用厚1.8 cm竹膠板進行拼接,用40 mm×80 mm枋木制成方框,中間每隔35 cm設置枋木支撐,而后把竹膠板用鐵釘固定在方框上,為了方便施工人員出進箱室、以便拆除內模,在頂板底模上要預留工作口(60 cm×130 cm)。竹膠板首先從箱梁下鍥角開始拼裝,拼裝到箱梁的梗肋位置后,安裝模板內框架,然后進行拼裝頂板位置的固定。竹膠板與竹膠板連接縫必須密實,不得出現大于0.2 cm錯臺與縫隙。為便于內模板拆除,在內模板面層包裹一層彩條布,內模拆除時一同拆除。
3)鋼筋保護層設置:內模底板用“n”形φ14鋼筋支頂,支頂鋼筋與底板上層主筋焊接;腹板及隔板上部用小枋木臨時支頂,待混凝土澆筑到小枋木位置時,及時取出小枋木,為防止內模上浮,用8號鍍鋅鐵絲將內模的下拐角板與底板鋼筋固定在一起,固定點的布置密度在順橋向為50 cm,橫向20 cm。兩箱室內模必須用φ12的對拉螺栓對拉,橫向垂直不超過50 cm,縱向不超過70 cm。
4)箱梁混凝土澆筑時要一次性的整體澆筑。如果箱梁混凝土分兩次澆筑時,第一次澆筑時,頂板中間這塊底模板暫時不安裝,待第二次澆筑頂板鋼筋綁扎前再安裝。
1)內模拆除時,一般在澆筑混凝土7 d以后,要求頂板的混凝土強度要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方可拆除,拆除內模由人工分塊拆除,通過天窗運出梁體之外,存放模板之處,并進行修整涂刷。
2)外模板拆除時,即翼緣板及底板的拆除,應在箱梁預應力鋼索張拉、壓漿之后,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并檢測同等條件下所養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拆除支架模板方法:先拆除翼緣模板,再從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拆除底模板。
3)拆模之前首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齊全,是否有效和可靠,所有工具是否裝入工具袋系掛在身,并查看拆模施工現場的所有安全設施是否安全,有無安全隱患,有無預防措施。
4)模板拆除時應設有專門負責人進行指揮,拆卸后的模板及零配件應堆放整齊,嚴禁拋擲。還應設專人負責監護,作業區內不得有其他工種進行作業,作業區要有圍欄設置,嚴禁混亂作業。
5)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應從上而下進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拋扔,應按指定地點堆放。
6)多人同時操作時,應明確分工、統一信號或行動,應具有足夠的操作面,人員應站于安全處。
7)高處拆除模板時,應遵守有關高處作業的規定。嚴禁使用大錘和撬棍,操作層上臨時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過3層。
8)拆模時,如果遇到中途作業停歇,應將已拆開的、松動、懸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進行臨時支撐牢固或相互連接穩固,方可離開現場。對已活動的部件最好一次性拆除之后方可停止作業。
1)箱梁底板底模必須按照施工測量控制標高嚴格控制平整度。2)底模邊線和箱形梁底尺寸同寬,嚴格控制標高及兩側邊線。3)在底板、腹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可安裝芯模,芯模應嚴格控制垂直度和外觀線形,且固定牢固,保證腹板尺寸。4)箱梁模板必須滿足規范要求,不合格模板嚴禁使用。5)模板應緊固牢靠,楔塊必須質地堅硬,平整牢靠。6)在梁端與橫梁位置,預應力錨頭和支座處的模板,其規定的角度與形狀必須按設計要求和支座形狀來做,以便保證錨頭位置的混凝土面與該處鋼絞線的切線垂直。7)在中間靠近張拉端的位置,頂板模板應設置工作孔,其尺寸為1.3 m×0.6 m,便于預應力的張拉工作。8)按設計圖紙把所有的排氣孔、壓漿孔、泄水孔的預埋管、橋面的泄水管都固定到位,預埋件的預埋應安裝牢固,不允許出現遺漏現象,其位置還要準確。
選取10排的模板支架作為驗收的樣板單元,在樣板單元驗收合格后嚴格按此樣板單元標準組織后續施工。
1)箱梁模板的材質必須全部采用優質的竹膠模板。鋪設時,竹膠板的縱向拼縫下面必須設置通長枋木,使模板牢固搭在枋木上,確保模板拼縫質量,達到接縫嚴密。為了減小和清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及地基的沉降量,在支設模板前應對支撐體系進行預壓,以便達到檢查支架的承載能力的效果。支架預壓按預壓方案執行。2)內模頂面預留工作口(天窗),在內模拆除后經監理工程師驗收箱室后將其封閉。3)模板安裝前應清理干凈,脫模劑應涂刷均勻,不能漏刷或多涂。模板的接縫應平順,其錯臺不大于0.2 cm,要嚴密不漏漿。4)安裝底模時應在底模上準確標出梁體的中軸線,并調整底模的反拱度。5)安裝外模時,要保證箱梁底板、腹板及腹板的傾斜度、隔墻的尺寸誤差。6)模板施工中必須有專職安全員負責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安全問題應立即報告有關人員進行處理。一經發現問題時,應立即停工,必須立即采取應急預防措施并予以糾正,等待糾正之后方可連續作業。7)安裝和拆除模板的操作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帶、腳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等安全防護用品必須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嚴禁使用。8)模板安裝前應對立柱、枋木、竹板、扣件等所有部件進行質量檢查,不達標準不得使用。9)模板施工也應該制定專項技術方案,并按其規定嚴格執行,安裝、拆除作業之前,項目總工及工程質檢負責人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應以書面形式傳達到作業班組,作業班組按其內容進行作業自檢和互檢。10)箱梁模板工程必須經監理工程師、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檢員及安全員等有關人員共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灌。11)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1] JTJ 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
[2] 朱 峰.路橋工程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陳 偉,李 明.橋梁施工臨時結構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