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徐 圯
(1.長安大學 公路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2.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100044)
我國的輪胎報廢量居全球首位, 廢舊輪胎的處理問題日益嚴峻。 將膠粉作為改性劑用于路面工程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關注。 橡膠粉改性瀝青能降低建設養護成本、延長路面使用壽命,同時明顯改善道路的高溫穩定性、 低溫抗裂性以及行車舒適性,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橡膠瀝青的制備分為干法和濕法, 其中濕法的改性效果優于干法,即將基質瀝青加熱180℃以上,加入較細的橡膠粉攪拌均勻,膠粉與瀝青充分溶脹并發生較為復雜的物質交換與化學反應,產生較好的改性特性。 通過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膠粉的摻量對改性瀝青的影響最為顯著, 因此本文主要通過試驗,以綜合性能最優為原則來確定橡膠粉的最佳摻量。
經過技術和經濟調查, 選用SK70# 進口瀝青作為基質瀝青,橡膠粉為40 目細膠粉,通過濕法制備橡膠粉改性瀝青。
為了全面分析橡膠瀝青的各項性能,取針入度,軟化點,延度,針入度指數PI,當量軟化點T800 以及當量脆點T1.2 作為評價指標,均采用《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
本研究以針入度、軟化點和當量軟化點T800 這三項來評價橡膠瀝青的高溫穩定性。 各指標隨橡膠粉摻量變化規律見圖1、圖2。

圖1 橡膠粉摻量—針入度關系圖

圖2 橡膠粉摻量與(當量)軟化點關系圖
由圖1 知,隨膠粉的摻入,橡膠瀝青的針入度明顯變小,說明橡膠瀝青的高溫性能的確有所改善;膠粉摻量增加到22%之后,針入度呈現上升趨勢,這是因為橡膠粉達到飽和之后,改性瀝青中低分子油分減少,瀝青開始變硬。 由圖2 知,膠粉摻量為22%時,軟化點相比基質瀝青提高了31.568;當膠粉摻量為20%時,其當量軟化點相比基質瀝青提高了40.557。
以延度和當量脆點T1.2 作為橡膠改性瀝青低溫性能的評價指標。 實驗結果見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隨橡膠粉摻量增加,延度增大,當摻量大于22%時,延度開始下降。 這是因為,摻量較小時,膠粉顆粒與瀝青中的膠質結合在一起形成分散質,與瀝青質界面充分結合,使已形成的分散質進一步混合均勻,改性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得到改善。 當膠粉繼續增加至飽和后,在分散介質中形成內部幾乎沒有結合力的膠粉團粒,外部與瀝青界面不能充分結合或接觸,因此延度反而下降。 同時,隨著膠粉的摻入,改性瀝青的當量脆點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摻量20%左右達到最低,此后又呈現上升趨勢。

表1 橡膠粉摻量與低溫性能指標
橡膠改性瀝青溫度敏感性以針入度指數表征, 實驗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橡膠粉摻量與溫度敏感性指標
從表2 可以看出,摻加橡膠粉之后,改性瀝青的針入度指數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摻量20%時最為明顯。 這說明添加橡膠粉能有效改善瀝青的溫度敏感性,在實際工程中,能夠滿足溫差變化范圍更大的地區的路用要求。
通過對改性橡膠瀝青的性能測試, 得出了改性后的橡膠瀝青:(1)膠粉摻量為22%時,針入度、軟化點指標最優;膠粉摻量為20%時,當量軟化點指標最優。 說明在此范圍內增加膠粉摻量能提高其高溫性能。 (2)膠粉摻量20%-22%時,在低溫條件下,橡膠改性瀝青仍具有良好變形能力,可以改善混合料的低溫穩定性。 (3)針入度指數明顯提高,其溫度敏感性降低,抗流動性提高,尤其在膠粉摻量為20%時最優。
綜合考慮橡膠瀝青的各項性能, 并從環保與經濟角度出發,建議選擇20%-22%最優膠粉摻量。
[1]汪林,邵強.橡膠改性瀝青在路面工程中的應用[J].石油瀝青.2009(03)
[2]欒海,張洋,劉鐵山,紀青山,霍玉霞.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2012(06)
[3]宋勇.橡膠改性瀝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