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明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青肯泡滯洪區位于安達與肇東市交界處,肇蘭新河的源頭,是60年代中期限利用天然的低洼地青肯泡興建的滯洪區,肇蘭新河控制面積2 524 km2,青肯泡控制面積166.6 km2。
80年代中期為解決大慶龍鳳石化總廠乙烯工業廢水排放的需要,在青肯泡滯洪區南面,用9.6 km長的隔壩劃出25 km2作為污水庫[1]。滯洪區、污水庫與肇蘭新河,形成松嫩低平原地區主要的排洪排污工程體系。
根據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1993—2011年19 a資料統計,青肯滯洪區(包括污水庫)年均蓄水量4 825萬m3(其中滯洪區3 596萬m3、污水庫1 229萬m3);年均泄水量4 434.9 m3(其中滯洪區2 213.68萬 m3,污水庫2 221.22萬 m3)。
經分析19 a中,青肯泡在豐水年1998年是蓄水量最多的一年,達6 888萬m3,當年泄水量達1 3177.3萬m3;枯水年2002年沒有蓄水;而2002年、2003年2004年、2008年、2010年與2011年6 a間從未泄過水。從而說明青肯泡蓄水量與泄水量,完全取決于天然降雨量和大慶石化總廠排放的工業廢水以及吉星崗、幸福二條排干承接的污水。
而污水庫由于接納大慶龍鳳石化總廠的工業廢水,只有2007年1年未泄過水。青肯泡滯洪區與污水庫歷年降雨、蓄水、泄水量匯總見表1。
根據青肯泡滯洪區與污水庫歷年水質監測資料,選取 PH、CO++、HCO、CL、SO=、C、M、N、K、總礦化度、氟等項目,按照農田灌溉水質標準進行評價,基本可以滿足農田灌溉要求,但氟含量較高,與當地水土中氟本底值含量較高有關,詳見表2。
而根據環保部門有關單位提供的監測資料進行評價,無論是滯洪區還是污水庫其水質都不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V類水體的要求,并且導致當地淺層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青肯泡水質較差,直接影響了肇蘭新河以及松花江的水質,因此改善青肯泡水質勢在必行。

表1 青肯泡滯洪區與污水庫歷年蓄水量、泄水量匯總表

表2 青肯泡滯洪區水質分析成果表 Mg/L

表3 污水庫水質分析成果表 Mg/L
在青肯泡滯洪區控制面積166.6 km2中,以旱田作物為主,部分鹽堿草原,殘留在土壤中農田施用的化學肥料,農藥和草原的鹽堿以及坡地水土流失物質必將隨水帶入滯洪區,直接影響滯洪區的水質;加之安達市吉星崗排干與蘭西縣幸福排干承接大量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是影響滯洪區水質的主要原因,應采取措施減少其排放量:①測土配方施肥,增施農家肥,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②葉面噴施化肥、農藥,最大限度的避免化肥、農藥流失;③加強草原管理,防止過度放牧,草原退化,減少鹽堿隨水匯入滯洪區,崗地要植樹種草防止水土流失;④控制排入兩條排干的污水量,并在廢水排放源頭采取預處理措施或節水措施。
雖然大慶石化總廠的工業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到污水庫,如果再加大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節水措施以及中水回用措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對改善污水庫水質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青肯泡滯洪區與污水庫是肇蘭新河的源頭,是松嫩低平原東部排洪與排污的骨干排水河道以及大慶石化總廠工業廢水的唯一出路。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力爭多蓄、少泄,使滯洪區不再出現無水的鹽漬化荒漠之地;考慮在可能的前提下,利用北引工程將嫩江水引入滯洪區,用以改善滯洪區的水質,并列入北引供水計劃中,由于這部分水屬生態用水,是公益性的需要,資金應由國家解決。
建議有關單位將青肯泡滯洪區與污水庫的水質監測列入我省水環境監測總體規劃中,而大慶地區防洪工程管理處亦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滯洪區與污水庫的水質進行監測分析,以便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1]龍顯助,林明,王春雨.肇蘭新河水土資源環境動態規律與利用改良措施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