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振剛

春天萬物復蘇,陽氣上升,由于體內蓄積熱的擾動,人比較容易上火,會表現出肺火、肝火、胃火、心火等引起的不同癥狀。但此時大自然也會提供給我們多種新鮮的藥材,其中有不少是大家熟知的野菜佳肴,時令鮮菜,都有一定的藥用效果。隨手可得的野菜鮮藥,山地平原比比皆是,它們集天地日月精華之靈氣,那純凈而本真的鮮香,是大自然的恩賜。踏青采摘的樂趣及時令野菜鮮藥的嘗食,非常有益于人們的健康。親歷一次采摘并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一定會給您帶來身心放松的愉悅。下面就介紹幾種北方常見的野菜鮮藥。
又名馬齒菜、馬齒草、五行草,一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由于其中含酸類物質較多,所以吃的時候會覺得有些酸。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歸心、肝、脾、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水去濕,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后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癥,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食用方法】焯過之后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又名車輪菜,多年生草本,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嫩葉含水分、碳水化合物、卵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還含有膽堿、鉀鹽、檸檬酸、草酸、桃葉珊瑚甙等成分。由于富含膠質,食入后吸水膨脹,會有飽足感。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歸肝、腎、膀胱經。
【功效主治】清熱利尿,涼血,明目,解毒。主治熱結膀胱,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暑濕瀉痢,衄血,尿血,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可促進腸道蠕動,治療便秘。經常使用鮮車前50g 與其它涼菜同拌食之,可療治口腔炎。
【食用方法】煎湯、搗汁、配菜炒食與涼拌均可。

又名蒲公草、婆婆丁、黃花苗。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根深長,葉排成蓮座狀,裂片呈三角形。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豐富。
【性味歸經】性寒、甘、苦;歸肝、胃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主治肝炎、膽囊炎及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尿路感染、急性結膜炎等。藥理作用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殺滅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有一定殺滅作用;對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本草綱目》記載吃蒲公英“烏須發,壯筋骨”。 近代研究證明其具有抗癌作用。
【食用方法】嫩葉生吃、炒食、做湯、熗拌、煮粥風味獨特;可剁碎加佐料調成餡(也可加肉)包餃子或包子。
別名荇菜,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綠、黃綠、紫紅或雜色。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鐵、鈣和維生素K,所含胡蘿卜素比茄果類高,有“長壽菜”之稱。
【性味歸經】性涼、微甘;歸肺、大腸經。
【功效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癥。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并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痙攣。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秘,增強體質,它還是減肥餐桌上的主角。
【食用方法】炒、熗、拌、做湯、制餡均可,炒制過程中可以不用加水,如果想要蒜香撲鼻,就要在出鍋前再放入蒜末,這樣香味最為濃厚。
別名椿木葉、椿尖葉,多年生落葉喬木,葉互生,幼葉紫紅色,成年葉綠色,葉背紅棕色,輕披蠟質,略有澀味,葉柄紅色。此為“樹上蔬菜”, 營養價值較高,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分。民間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說法。
【性味歸經】性平、苦、澀;歸肝、胃、腎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潤膚明目、殺蟲、澀血止痢、止崩。主治瘡瘍、脫發、目赤、肺熱咳嗽等病癥。所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含有維生素E 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香椿的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食用方法】香椿的食用花樣繁多,根據不同的地域和個人的口味愛好,以及飲食習慣都會變化出不同的吃法,最常見的有鹽淹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香椿拌雞絲、油炸椿芽魚等。將洗凈的香椿和蒜瓣一起搗成泥狀,加鹽、香油、醬油、味精,制成香椿蒜汁,用來拌面條或當調料,更是別具風味。
注意:香椿含有亞硝酸鹽,吃前應用開水燙一下。
柳樹全身是寶,柳屬植物藥用歷史悠久,柳樹的嫩葉,又叫柳芽。春天食之可清火解熱。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
【功效主治】散風、祛濕、清濕熱。治療黃疸型肝炎、風濕性關節炎、濕疹、地方性甲狀腺腫等。現代醫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膀胱炎、化膿性腮腺炎、乳腺炎、咽喉炎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每1000克柳葉中還含有1000 微克左右的碘,高出一般食物數千倍。
【食用方法】先需經過洗、泡、焯、泡,去掉苦味。拌米飯或摻和面粉蒸卷食之以清熱明目。加上調料涼拌可佐餐。選用剛萌出的嫩芽曬干,同茶葉一起用開水沖泡成茶,聞之清香,飲之可口,其益可以防治黃腫病和筋骨疼痛病。
別名燈籠樹、搖錢樹,為野生灌木,長于向陽山坡,谷雨前后,樹枝上長滿紅黃相間的嫩芽。京津郊區常吃,已經成為郊游農家樂的一道招牌菜,當地人稱其為木蘭芽。
其藥理功效能清熱解毒,強筋壯骨,增進食欲。據近年來國外研究報道,欒樹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癌、免疫抑制、抗病毒活性、清除自由基和活血化瘀等作用。
木蘭芽的傳說:相傳當年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帶兵征戰被困在今北京的靈山地區,彈盡糧絕,花木蘭萬分焦急,在山間走來走去,舉目望去,山巒相連,不知何時可以闖出大山。忽然,一片片紅紅的欒樹葉映在花木蘭眼前,她順手摘下一片,放進嘴中,有些淡淡的苦澀。兩天后,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反應。于是,召集將士采摘,并將采摘的欒樹葉用開水煮一下,放進泉水中浸泡兩日,苦澀的味道去除了,用鹽水給將士們拌成涼菜,解救了斷糧的將士們,為紀念花木蘭,人們將欒樹葉稱之為“木蘭芽”。
【食用方法】木蘭芽略帶澀味。開水煮熟用涼水泡,換水并浸泡三天,切碎涼拌、炒肉、做餡、炒米飯其香味無比。
其實在北方春天可用的野菜鮮藥還很多,如榆樹錢、槐樹花、楊樹穗、花椒芽等等,大自然的恩賜還真不少,真可謂“天工造物惠人間,藥食同源始祖先。神農鞭草鮮為母,性味純真康壽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