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霞(寧夏銀川靈武市臨河鎮政府計生辦,寧夏 銀川 750400)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在中期妊娠時引產,如何有效幫助中期妊娠人員安全有效地終止中期妊娠,同時避免不良并發癥的發生,考驗著醫務人員[1]。選擇2010年8月~2012年8月自愿要求停止中期妊娠的100例婦女,本著自愿的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的婦女使用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方法,對照組的婦女則使用米索前列醇。使用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終止中期妊娠和使用米索前列醇在終止中期妊娠都取得了不錯的引產效果,現將研究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100例要求停止中期妊娠的孕婦,妊娠時間13~26周,年齡20~35歲。經檢查孕婦均無不良癥狀,也無對藥物的禁忌等。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初產婦和經產婦比例相同,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中的孕婦治療時第1天在空腹狀態服用50 mg劑量的米非司酮,12 h后再次服用,第2天向孕婦的羊膜腔進行注射藥劑為100 mg劑量的依沙丫啶。對照組的孕婦需要對消毒外陰,然后每隔3小時放置400 μg劑量的米索前列醇。
1.3 檢查指標:在兩組孕婦用藥后,觀察引產所需時間、孕婦子宮收縮規律、胎盤狀況、產后出血狀況以及其他不良反應。
1.4 引產療效:有效:對孕婦用藥后3 d以內,孕婦將胎盤和胎兒完整排出,且經過檢查后患者體內無殘留;不完全有效:孕婦將胎盤和胎兒不完整排出,或者體內有殘留;無效:孕婦未將胎盤和胎兒排出。
1.5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15.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38例患者有效,12例不完全有效,無無效引產,本組總體有效達100%:對照組33例患者有效,15例不完全有效,2例無效引產,本組總體有效達96%。通過對比,觀察組有效率要比對照組高(P<0.05)。
2.2 用藥后觀察:術后依照用藥后時間分別對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統計,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在引產總時間、子宮收縮時間上都是短于對照組的(t=5.5283、26.3330,P<0.01),而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術后3 h患者出血量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713,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術后引產時間、子宮收縮時間和術后3 h患者出血量對比見表1。
表1 患者術后各項指標對比()

表1 患者術后各項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 引產時間(h) 子宮收縮時間(h) 出血量(ml)觀察組 50 12.1±6.2 35.9±6.2 106.6±38.9對照組 50 18.9±6.1 65.1±4.8 110.3±39.6 t值 5.5283 26.3330 0.4713 P值 <0.01 <0.01 >0.05
2.3 術后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3例患者頭暈嘔吐癥狀,但均能夠自行緩解而不需要護理;對照組4例患者發熱腹瀉癥狀,經過處理后得到緩解。因此觀察組在術后不良反應方面也是優于對照組的。
醫學上,米非司酮是一種康孕激素,依沙丫啶是一種殺菌劑,米索前列醇則是類似合成前列素E1[2]。觀察組中,應用依沙丫啶來促進患者子宮收縮能力,米非司酮能夠和孕酮相結合,刺激雌激素受體增加,已達到阻止胚胎的繼續發育,最終使得達到停止中期妊娠的目的[3]。而對照組中的米索前列醇也可促使子宮收縮。但是通過觀察組與對照組在術后引產時間、子宮收縮時間、術后3 h患者出血量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的對比,可以看出使用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來停止中期妊娠是比使用米索前列醇停止中期妊娠更為有效的方法,對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后,子宮收縮時間、引產完成時間均比使用米索前列醇短,并且術后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也更少。這既能夠減少孕婦在停止中期妊娠期間的痛苦,也能夠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擔。因此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啶是一種臨床有效的停止中期妊娠方法,值得推廣。
[1] 王玉華.米非司酮聯合依沙丫嚏終止中期妊娠105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123.
[2] 張慧勤,廖慶輝,馮 慧.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聯合吸宮術用于瘢痕子宮人工流產術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47(21):47.
[3] 趙應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宮人工流產68例[J].中國醫學文摘,2009,8(3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