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安(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江蘇 射陽 224300)
在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發病率較高,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療以抗病毒治療為主。干擾素與核苷(酸)類似物為主要藥物,恩替卡韋基因耐藥屏障高,臨床療效較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62例,女18例,年齡17~59歲,平均31.5歲。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所列診斷標準。按照隨機、平均原則將全部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生產廠家為正大天晴藥業),劑量為0.5 mg/d;觀察組患者口服恩替卡韋片(生產廠家為中美上海施貴寶藥業),劑量為0.5 mg/d;療程48周,全部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治療活動。治療48周后,對兩組患者進行檢測,運用AU1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肝腎功能檢測,運用MODULARE170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對血清標志物進行檢測,運用熒光定量PCR法對HBV DNA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運用PPSS 13.1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8周后兩組患者療效對比見表1。療程治療結束時,對照組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與觀察組口服恩替卡韋片療效均較為顯著,在HBV DNA陰轉率、HBeAg轉陰率、ALT復常率三項指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替代性,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表1 48周后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我國慢性肝炎發病率較高,其治療途徑主要是對HBV DNA進行有效抑制,緩解患者肝細胞炎性反應壞死和肝纖維化加劇,防控肝臟失代償、肝硬化以及肝癌和其他并發癥,提高患者存活率。開展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HBV DNA載量,改善生化指標和增加HBeAg血清轉換,幫助患者實現組織學改善[1]。
在臨床治療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替比夫定等核苷類似物藥物抗病毒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小,但是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停藥復發以及出現耐藥性等問題。恩替卡韋是中美上海施貴寶藥業出產,經批準在國內運用于臨床的藥物,體外試驗證明其藥效相對于一般核苷類似物效果更好,將HBV逆轉錄酶作為作用靶點,從3個環節對HBV逆轉錄酶活性進行有效遏制,主要為堿基引導、從mRNA前體反轉錄成負鏈和HBV DNA正鏈合成等方面[2]。恩替卡韋屬于當前抗HBV效率最好的藥物品種,能夠對病毒復制進行有效遏制,對患者的肝功能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耐藥率較低,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臨床運用較為普遍。其所需藥物濃度不高,低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韋能夠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耐藥可能性低,其引起50%細胞毒濃度30 nmol/L,是抑制病毒復制所需濃度的8000倍以上,對線粒體DNA沒有明顯的影響。其療效在國內外臨床治療中得到了療效驗證,拉米夫定耐藥患者同樣有顯著療效,且患者耐受性好[3]。恩替卡韋具有基因耐藥屏障高的優勢,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對拉米夫定失效,可換用恩替卡韋,具有較好療效。醫學研究顯示,恩替卡韋在病毒學、組織學、生物化學改善方面療效高于拉米夫定,患者初服恩替卡韋4年累積耐藥率為1.2%。
本研究中選取恩替卡韋分散片、恩替卡韋片分別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治療,療程治療結束時,對照組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與觀察組口服恩替卡韋片療效均較為顯著,在HBV DNA陰轉率、HBeAg轉陰率、ALT復常率三項指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替代性,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時間長,選取療效相當的國產恩替卡韋分散片在保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支出,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姚一凡.慢性乙型肝炎長期抗病毒治療目標策略[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0,7(2):58.
[2] 張為民.恩替卡韋抗乙型肝炎病毒臨床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11,14(3):19.
[3] 張因慧.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應用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0,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