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1100)
基于冠心病疾病的病理特點,筆者為詳細了解分析生脈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回顧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11月64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男39例,女25例;年齡35~66歲,平均(50.54±1.03)歲;病程8~39年,平均(23.52±1.06)年。分析患者病情:5例為重度,27例為中度,32例為輕度。按患者住院尾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每天遵照醫囑服用心痛定及消心痛等藥物,3周為1個療程,進行為期2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患者除每天服用心痛定及消心痛等藥物之外,還加以生脈湯加減進行治療。該藥劑的主要成分為:甘草12 g、川芎9 g、當歸12 g、枳實9 g、桂枝12 g、干姜9 g、熟附子15 g、五味子6 g、麥冬15 g、黨參20 g(另煎),對于陰虛嚴重的患者,去掉干姜以及熟附子成分,加入沙參12 g、生地12 g、熟地12 g、阿膠12 g(烊化);對于血瘀嚴重的患者,應加入紅花6 g、桃仁9 g;對于痰濕嚴重的患者,應加入瓜蔞20 g、茯苓12 g、半夏9 g、陳皮9 g。3周為1個療程,患者進行為期2個療程的治療。
1.3 療效判定:顯效:患者實施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或者是出現消失現象,患者增加活動后,沒有出現心絞痛現象。有效:患者實施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疼痛時間縮短、疼痛程度減輕[1]。無效:患者實施治療后,臨床癥狀沒有改善,心絞痛發作次數、時間以及程度同治療前相比沒有改善,甚至出現加重現象。治療總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數+顯效患者例數)/總選擇患者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8.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冠心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導致該疾病出現的主要因素為在患者冠狀動脈中出現脂質沉積現象,進而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使患者管腔逐漸縮小,從而出現心肌缺血、缺氧,增加患者腺苷、心肌酸性代謝物及產物胺物質,這些物質刺激患者心肌內的交感神經末梢感受器,出現心絞痛現象。在中醫學中,冠心病屬于“胸痹”范疇[2]。生脈湯在治療該疾病的臨床上效果顯著,增加患者心肌糖元以及核糖核酸含量,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現象,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如該藥劑中的枳實成分具有寬胸理氣的作用;當歸、川芎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熟附子、干姜等成分具有溫通心陽的作用;黨參、麥冬等成分具有益氣斂陰的作用;諸藥合用,可顯著減緩患者心絞痛癥狀。如本次研究中,采用生脈湯加減配合西藥進行治療的治療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但單獨采用西藥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生脈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宋日輝.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體會[J].醫藥前沿,2013,5(21):147.
[2] 周柏林.生脈湯加減結合西醫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5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