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ńK省彭城監獄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4)
肺結核是由結核菌導致的肺部慢性傳染性疾病,患者臨床表現為咳嗽、多血痰、胸痛、發熱以及盜汗等,死亡率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對于肺結核的治療有化學治療與抗結核藥物治療,而抗結核藥物主要有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異煙肼等一線抗結核藥物與利福布汀、丙硫異煙胺等二線抗結核藥,效果比較好的是利福平,它是半合成廣譜殺菌劑,抑制細菌的RNA的合成,阻斷RNA轉錄,對結核菌基本能夠殺死,而利福平的使用多以膠囊藥物為主,臨床較少使用利福平注射液[2]。為對利福平注射液初治菌陽肺結核的療效進行探討,筆者特選擇2011年10月至現今接收診治的24例初治菌陽肺結核病患者,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0月至現今接收診治的24例初治菌陽肺結核病患者,均為男性,年齡18~35歲,平均(24.7±3.1)歲,患者體重>50 kg,經痰后涂片法檢驗痰抗酸桿菌呈陽性,X線胸片顯示病灶有浸潤性,空洞影8例(33.3%),復合病灶7例(29.2%),干酪肺炎9例(37.5%),所有患者無精神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矽肺等并存癥,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無藥物過敏史。將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進行利福平注射液治療,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0.5g的利福平注射液,對患者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同時開服0.3 g的異煙肼、0.75 g乙胺丁醇、1.5 g吡嗪酰胺口服,1次/d,治療時間為60 d;對照組進行利福平膠囊治療,每天空腹服用0.5 g。
1.3 療效判定:兩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進行痰集菌檢查、X線胸片檢查,病灶完全吸收則患者肺部病灶被完全吸收,病灶顯著吸收則患者治療后病灶吸收大于原病灶的一半,病灶吸收則治療后病灶吸收小于原病灶的一半,未吸收則病灶治療前后無變化;對有空洞影的患者空洞閉合則治療后空洞不存在,空洞縮小則治療后空洞縮小為原來的一半不到,空洞不變則治療后空洞與治療前無變化[3]。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例初治菌陽結核病患者經利福平注射液治療2個月后痰菌陰轉11例,病灶全部吸收1例,顯著吸收6例,吸收4例,無效1例;對照組2個月后痰菌陰轉8例,顯著吸收4例,吸收5例,無效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療效對比(例)
利福平作為一線抗結核藥物,抑制細菌的RNA合成與轉錄,對細菌的繁殖與成長進行直接抑制,抗菌性強,對細菌的滲透能力也較強,對空洞進行較好的縮小與恢復,促進細胞代謝,因此對于菌陽肺結核有很好的療效。本研究中選用的是利福平注射液,不同于利福平膠囊,它的主要優點是對病情起效快速,而且安全有效,藥物直接通過血液作用于細菌,避免了胃腸道的消耗,保證了足夠的藥效,減少了結核傳播的幾率,對結核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4]。
在本研究中,通過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情況的對比,對患者進行痰集菌檢查、X線胸片檢查以及空洞影描述的比較,顯著突出了利福平注射液的顯著療效。此外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對患者肝腎功能的監測,避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肝腎功能的損害;患者出現的腸胃不良反應應及時治療,保持患者良好的精神狀態。
綜上所述,對初治菌陽肺結核患者進行利福平注射液的治療能夠有效抗結核,對患者治療的效果顯著,臨床不良反應幾率大大下降,安全有效,臨床具有很強的推廣性。
[1] 謝 貝,蘇雯婕,劉志輝,等.1034例利福平耐藥結核桿菌對其他一線抗結核藥物耐藥性分布特征[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13):1537.
[2] 張宜文,李東方,韓 君,等.利福平注射液治療初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6):l748.
[3] 崔巖飛.利福平注射液對初治菌陽肺結核病人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6):912.
[4] 吳 淵,歐陽國棟,廖 雁,等.利福平注射液治療初治菌陽肺結核的療效及安全性[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