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應琴(貴州省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 畢節 551700)
在各類早產兒致死原因中,新生兒肺透明膜病能占50%~70%[1]。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6月~2012年6月對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兒采用全面護理干預措施,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例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兒,所有病例均符合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標準[2],生后1~6 h出現呼吸困難,血氣分析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衰竭?;純旱母改富虮O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胎糞吸入綜合征、濕肺、先天性肺炎、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引起呼吸窘迫的疾??;男42例,女18例,胎齡28~37周,平均(33.5±2.5)周。出生體重1100~3580 g,平均(2290±560)d。順產25例,剖宮產35例。1 min Apger評分平均(6.7±1.3)分。將該組患兒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兒的治療方法相同,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預先制定的計劃進行全面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保暖護理:建立24 h晝夜循環,將患兒置于用軟布料做成的“鳥巢”中,暖箱室保持適宜的溫度和適度。保持患兒體溫穩定在36.5~37.0℃,對低體重兒,濕度應保持在90%以上??刂剖覂鹊穆曇簦?0 dB。②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患兒的面色、皮膚黏膜、神志、呼吸、脈搏、血壓、心率、氧飽和度、痰液的顏色、量、色、及喘息情況。對常見病并發癥:腹脹、鼻黏膜損傷和氧中毒等進行有效預防。③呼吸道護理:定期幫助患兒翻身扣背,排出氣道分泌物。反復吸凈口、鼻、咽分泌物。在吸痰時,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制度進行操作,用藥后6 h內應禁止深部吸痰,并嚴密監測血氧飽和度的改變及患兒膚色,呼吸機參數設置以IMV或CPAP模式輔助呼吸[3]。在進行侵入性操作時要動作輕柔。④氣管插管的護理: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置管成功后應進行良好的固定,吸入氣體時應濕化加溫,使吸入氣體溫度保持在30~33℃。每次操作前后均應進行肺部聽診。⑤喂養護理:采用早期微量喂養,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常規靜脈營養,出生后第24小時置胃管方式,喂養新生兒配方奶或早產兒配方奶,按照10~20 ml/(kg·d)的奶量進行喂養,以微量泵控制輸液速度。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的死亡率、呼吸機使用時間、并發癥(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肺不張以及張力性氣胸等)以及家長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各選取兩組患兒的家屬100例考察,一般資料大體一致(P>0.05)。內容包括20個項目,答項為滿意(3分)、一般(2分)、不滿意(1分),總分20~60分。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7.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呼吸機使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并發癥顯著少于對照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比較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發病原因主要是肺部表面缺乏活性物質,是最常見的新生兒危重癥之一。該病病情進展較快,死亡率較高,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不了解血氧飽和度或血氣分析監測值,氧氣使用不當、呼吸機導管護理不當等,都可增加患兒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科學、合理、及時、有效的臨床護理可有效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本次研究中涉及200例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兒,對其中100例按照預先制定的護理計劃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護理人員本著自身高度的責任感和嫻熟的護理操作技巧,具體措施有:保暖護理、病情監測、呼吸道護理、氣管插管護理以及微量喂養護理,最大限度的減少并發癥。其中早期微量喂養有助于有利于患兒更早地過渡到全量胃腸道喂養,增強患兒的胃腸功能,恢復體重,增強患兒的體質,預防并發癥。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呼吸機使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并發癥顯著少于對照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全面護理有利于減少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提高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1] 夏智利.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健康必讀,2012,10(2):152.
[2] 王會芹,崔蘭玲,薛淑萍.固爾蘇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15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7):17.
[3] 張敏飛.新生兒肺透明膜病行全面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