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月月

王茜:作為濟南中鐵置業的總經理,您認為中鐵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劉序勇:圓固中鐵置業作為世界雙500強中國中鐵旗下唯一專業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秉承中鐵“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恪守“信任源自責任”的品牌理念,以過硬的品質和優良的“鐵軍”作風,鑄就一座座城市標桿級產品。因此,我認為中鐵置業的核心立爭力是過硬的品質和對社會的責任。
王茜:面對地產業相對萎靡的現狀,您是怎樣帶領公司把握前進方向的?
劉序勇:房地產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一個重要不同點是,其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相對較多,再加上房地產本身是一個區域市場,以及客戶自身因素影響,導致房地產市場波動頻繁,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萎靡不振的情況。對此,中鐵置業作為責任央企之一,無論市場風云變幻,均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內修內功,外嗅時機,在不斷夯實自身內功為社會奉獻精品的同時,緊抓市場機遇,引領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王茜:為了應對市場蕭條,中鐵采取了哪些措施開拓局面?效果如何?
劉序勇:市場變幻莫測,任何行業也不可能永立潮頭,房地產市場亦如此。在市場相對蕭條期時,我們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在施工細節處嚴格把關,從源頭以質取勝;同時,在對外營銷上,我們重點運用一些費效比高的媒體,同時拓展一些新的營銷渠道,如我們針對老業主推出的“中鐵會”活動,針對入會會員有相應的激勵措施。總而言之,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只要我們視品質如生命,搶占市場先機,勇擔社會責任,無論市場怎樣變化,我們都“穩坐釣魚臺”。
王茜:作為國有企業,相對其他房地產企業來說,中鐵更注重承擔社會責任,尤其是剛需房建設方面,請您談談中鐵在剛需房建設方面卓有成效的經驗。
劉序勇:剛需是房地產市場的主力軍,在剛需房的建設方面,我們秉承中鐵嚴格的施工標準,在人員配備、工地環境、物品擺放、品質管理等方方面面均嚴格把控,確保業主住得舒適放心,應該說,中鐵多年積累的嚴格標準是我們剛需房建設最寶貴的經驗。
王茜:有人認為剛需房就意味著價格低、質量也相對較次,但是中鐵旨在做有品位的剛需房,中鐵如何能夠實現這樣的質優價廉呢?
劉序勇:剛才你提到的觀點其實是種誤區。房地產市場和其他市場一樣良莠不齊,建筑安全問題近年也屢遭媒體曝光,于是,在購房者中形成了剛需房就是價格低、質量低的印象,長此以往,對房地產的健康發展不利。中鐵置業作為一個責任央企,有責任引導購房者走出這種認識誤區,當然這需要我們及社會的共同努力。在“質優”上,我們嚴格按照中鐵施工標準,確保每棟建筑都是精品;在“價廉”上,我們在遵循市場機制的同時,勇擔對社會的責任,讓每一位剛需客戶住得起、住得好。
王茜:中鐵置業的未來十年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劉序勇:我們中鐵置業濟南公司目前正在開發逸都國際項目,該項目一期熱銷超過了12億,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也印證了客戶對于我們中鐵置業的信任,以及社會對于我們的認可。未來十年,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為濟南奉獻更多的精品工程,讓泉城人民住進環境更好、品質更好、服務更好的新型社區。
王茜:有人說,未來十年,地產業會進行新一輪的洗牌,而留下的一定是與融資良好結合的商家。您怎么看?
劉序勇:房地產項目開發從前期拿地到最后全部交房需要大量的資金,融資也成為眾多房地產開發商的選擇。不可否認,融資能在—定程度上緩解開發過程中資金帶來的壓力,但過度依賴融資無異于“揚湯止沸”,最后會導致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嚴重后果。因此,“釜底抽薪”才是上策,未來十年只有那些品質過硬、社會信譽好、運營良好的開發商才會留下來并發展得更好。
王茜:作為企業一把手,您認為一把手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
劉序勇:最重要的是把握大局的能力;其次,協調能力、專業能力也非常重要。
王茜:濟南的房地產市場現狀如何?開發程度如何?未來會走向怎樣的發展方向?
劉序勇:濟南今年房地產市場相比去年有所回暖,上半年出現了幾個小陽春,東部和西部區域是開發的熱點片區,尤其是東部隨著保利、萬科等項目相繼認籌或開盤,再次成為購房者關注的焦點區域。從濟南房地產市場的供求比例來看,未來市場發展以穩步上升為主,出現大跌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王茜:作為地產領域的企業家,也承擔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您如何看待將環境保護與地產開發同時進行的做法?
劉序勇:我贊同這種做法。每一個企業家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都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社會整體環境好了,企業才會發展得更好;至于環境保護對于地產開發則是利好因素,優美的環境是項目的一個重要價值點。因此企業家和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和地產開發都是一個相得益彰、互利共贏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