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康寶
現在很多人容易上火,感覺自己體內火氣很重,所以很多人無所顧忌地吃寒涼的藥物、涼茶,似乎每個人都是一個火爐似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我們看起來吃了很多豐盛的東西,可沒幾樣真的有營養;我們每天坐在空調房里,似乎很舒服,可寒氣卻直入肺腑;我們五體不勤,看起來很享受,可實際上陰藏于內,陽氣不發……林林總總的這些生活方式造成的我們體內氣血嚴重不足,陰寒內盛,虛火上炎。當身體因為承受不了而給我們一點警告的時候,我們又用各種苦寒藥將它打壓下去,結果就導致各種疾病層出不窮。
所以,針對現在人的生活方式,我們在養生方面應該做的工作是趨除體內的寒氣,補足陽氣。關于補陽的飲食和方法很多類似的書籍中都有提到,比如睡覺、曬太陽、吃羊肉、多運動等等都是不錯的方法。但是,我們這本書講的是手穴,所以,我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簡便的手穴補陽趨寒的方法。
什么方法呢?這個方法大家都會做,也都做過,只是沒有人能夠堅持去做,也就沒有發現它的神秘功效,那就是“鼓掌”。當然我們這里就不叫鼓掌了,叫拍手更合適一些。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故弄玄虛:“我以為是什么神秘大法呢,不就是拍手嗎,能有那么好的效果?”效果好不好,我說了不算,你試試就知道,但這其中的一些技巧和要領,你也是必須要注意的。
我們在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的時候,可能都為別人的精彩表現鼓過掌。還記得鼓掌(我這里說的是發自內的,不由自主的,由衷贊賞的鼓掌,而不是做做樣子的那種)的時候自己有什么感受嗎?身心舒暢,情緒高漲,精神集中,手掌發熱是不是?這樣的鼓掌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好處,能促進體內氣血的流動,加快新陳代謝,改善情緒狀態。
可平時沒有這樣的氣氛,我們的拍手是不是也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呢?當然可以。并且可以拍得更好,拍出更好的效果,更加輕松自由地拍。要領有兩點:第一是身心要放松,心態平和,心情愉快;第二是動作自然,身心合一,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掌上來。姿勢不限,可以站著拍,也可以坐著拍,可以原地踏步拍,還可以邊漫步邊拍,動作的幅度也可以稍大一些。這樣不僅活動了手,全身都活動了,其效果比鼓掌自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具體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實心拍手法。十指伸展,手掌對手掌,手指對手指,用點勁拍,會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為了避免噪音,可以戴上手套,但效果要稍差一些)。
這種方法的刺激力度較大,刺激面廣,效果非常好。如果能選擇一塊比較空曠的地方,身體站立,兩手自然下垂,抬頭挺胸,全身放松,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兩掌心,兩手同時從身體兩側甩向前方用力拍擊,直到全身微微出汗,效果會更好。一般飯后一小時方可進行,其它的“動手”方法和鍛煉方式也應如此。因為剛吃完飯后氣血都到脾胃干活去了,這時你如果進行身體活動,分散了氣血的“精力”,就容易給消化系統造成各種隱患,這也是通常所說的“飯后不能做劇烈運動的原因”。
還有一種方法是空心拍手法,就是在拍手時把掌心拱起,拍擊時兩手只接觸五指和手掌的邊緣部分。
這種方法主要是刺激指尖和大小魚際,拍擊時不必太用力,聲音也很小。因為五指有六經,五指對五臟,所以此法同樣可以起到調理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氣血的作用。
根據中醫理論,陰寒盛則陽氣虛,陽氣虛則陰寒盛,而頭為諸陽之匯,四肢為諸陽之末,四肢是陽氣最弱的地方,但四肢卻是經絡的起始或結束處,所以也是體內陰寒之氣一個很好的出口。而“靜則生陰,動則生陽”,我們通過活動雙手,就能增強自身的陽氣,疏通手三陰和手三陽經,從而促進全身氣血的流動。這樣,陽氣充足了,氣血循行旺盛了,陰寒之氣就無處躲藏,自然會逃之夭夭。
大道至簡,要言不繁。養生的方法也是一樣,小動作,大道理,最簡單的動作,往往蘊含著最深刻的道理,而效果也是最好的,關鍵就在于你能否堅持去做。拍手養生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簡易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