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英,彭祥熾(.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職工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74;.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生殖醫(yī)學中心婦科,湖北 武漢 4300)
更年期抑郁癥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在女性更年期期間較為常見,主要由于患者卵巢生理功能出現顯著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雌激素表達水平明顯下降,進而導致自身心理情緒低落、思維反應遲緩和意志行動明顯減退等表現。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絕經期女性中大約有75.1%出現上述更年期臨床癥狀和表現,其中有10%以上的女性患者表現出精神抑郁等臨床癥狀[1-2]。此種疾病對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雖然此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尚未研究清楚,但目前主要認為:雌激素表達水平的顯著下降以及神經遞質的分泌、釋放和降解等過程出現異常,均是導致更年期抑郁發(fā)病的重要原因[3-4]。因此,本研究擬觀察和比較血清性激素與5-羥色胺在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和正常婦女體內的表達水平,為臨床激素替代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42例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均為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期間門診治療患者,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均已確診。上述患者為本研究中的觀察組。同期選擇健康體檢婦女40例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檢測方法:觀察組患者和正常體檢者均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液,離心后留取血清,-70℃冰箱內保存?zhèn)溆谩2捎没瘜W發(fā)光法對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血清雌二醇(E2)進行檢測;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5-羥色胺(5-HT)進行檢測。
1.3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組年齡、文化程度、血清卵泡刺激素和血清雌二醇及5-羥色胺表達水平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及5-羥色胺表達水平比較:觀察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和5-羥色胺(5-HT)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性激素和5-羥色胺表達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血清性激素和5-羥色胺表達水平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 例數 FSH(mIU/ml) E2(pg/ml) 5-HT(ng/ml)觀察組 42 42.7±3.4① 22.4±2.8① 0.63±0.16①對照組 40 24.5±2.6 40.7±2.6 1.77±0.37
大量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結果均顯示:女性進入更年期后,隨著卵巢生理功能的逐漸衰退,雌激素表達水平也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進而導致更年期女性患者出現失眠、記憶力減退、煩躁易怒、焦慮和易疲勞等臨床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持久性心理情緒低落、日常活動明顯減少、興趣完全喪失等現象,無法正常進行社會交往活動和工作生活,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自殺傾向(或行為)。由此可知,更年期抑郁癥已成為威脅中老年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國外研究報道認為[5]:女性圍絕經期抑郁臨床癥狀的發(fā)生率較高與其體內的性激素表達水平出現明顯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極易導致雌孕激素的比例出現異常現象。國內大量相關研究已證實:圍絕經期出現抑郁臨床癥狀的女性患者血清雌激素的表達水平明顯較其他無抑郁臨床癥狀表達的女性低,且雌激素表達水平呈波動式的下降趨勢[6]。研究人員認為:健康女性體內雌激素表達處于較高的水平,能顯著抑制中樞單胺氧化酶的生理活性,延緩單胺類遞質的降解過程,進而使得體內5-羥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而當女性進入圍絕經期后,體內的雌激素表達水平明顯出現下降,單胺氧化酶的生理活性顯著增強,單胺類遞質的降解過程明顯加快,進而使得5-羥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的表達水平明顯下降[7-8]。較多研究結果證實,中樞神經缺乏5-HT能導致患者出現抑郁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更年期抑郁癥女性患者組血清中的5-HT表達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其抑郁臨床癥狀的發(fā)生很可能與更年期患者體內的5-HT表達水平明顯減少有著緊密的關聯。雖然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有較多的神經遞質參與,但5-HT能在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和5-羥色胺(5-HT)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國內外研究結果基本相符,至于觀察組FSH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原因,可能與卵巢內分泌功能下降致血中雌激素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對下丘腦-垂體軸系統(tǒng)產生負反饋刺激作用所導致。故在更年期抑郁癥女性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適時補充雌激素,科學的進行激素替代(HRT)治療[9]。
[1] 金風羽,阮祥燕.女性圍絕經期抑郁新進展[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6,23(1):100.
[2] 董勝蓮,李 丹,陳長香,等.22省(市)女性更年期抑郁現狀調查[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0,31(5):347.
[3] 鐘華清,王春江,鄭洪波.圍絕經期抑郁癥與孤啡肽及單胺類遞質的相關性研究[J].廣州醫(yī)藥,2010,41(1):3.
[4] 郭錫永,王 悅,吳 飛,等.更年期抑郁癥狀與血清單胺氧化酶活性及雌二醇水平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0):1189.
[5] Tracey JS,Benedelta Leuner.Estrogen-mediated effects on depression and memory formation in females[J].J Affe Disor,2003,74(1):85.
[6] 喻東山.五羥色胺和精神藥理[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2,29(1):41.
[7] 李 穎,郁 琦,馬良坤.圍絕經期婦女社會支持狀況及與抑郁、焦慮癥狀的關系[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2):116.
[8] 李 偉,唐曉偉,林圣彬,等.雌激素受體α在抑郁癥模型大鼠海馬中的分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0,33(1):61.
[9] Kornaga E.The effect of hormonal replacement therapy on symptoms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and selected metabolic parameters[J].Ginekol Pol,2001,7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