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茹,姚俊萍,張小紅(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NSICU,吉林 長春 130021)
腦外傷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腦外傷的發生不僅會導致患者發生明顯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而且會造成患者發生個人活動能力、心理、認知、語言等多方面的障礙,其中,發生率最高的腦外傷并發癥是認知功能障礙,該疾病的發生會對患者的康復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也是臨床治療的主要難點。對高壓氧對腦外傷后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腦外傷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為觀察對象,男32例,女28例,年齡18~62歲,平均(45.6±22.4)歲。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無明顯的意識障礙,病情較為穩定。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13分。③患者發生腦外傷前無明顯的精神病病史以及意識障礙,腦外傷發生后出現明顯的意識障礙。④住院患者,且MRI、CT和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腦外傷。
1.3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促醒、腦神經營養劑、顱腦保護和降低顱壓等藥物治療,對于有手術指征的患者需實施手術治療。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高壓氧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控制加壓艙加壓,壓力控制在0.2 MPa左右,連續加壓20 min,后逐漸減壓20 min,吸氧穩壓保持約70 min,中間吸艙內控制保持10 min,1次/d,每治療5 d后,休息2 d,連續治療10次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接受4個療程的治療[1]。
1.4 療效評定標準[2]:使用Barthel指數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定,以100分為滿分;同時,使用簡明神經狀態檢查量表(MMSE)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定,以30分為滿分,主要包括語言能力、計算能力、記憶能力、注意能力和定向能力等幾方面[3]。
1.5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7.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BI指數和MMSE評分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臨床治療,兩組患者的意識障礙癥狀均有所改善,且試驗組患者認知功能改善情況、BI評分和MMSE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對比( )

表1 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對比( )
組別 例數 時間 BI MMSE試驗組 30 治療前 30.71±6.15 19.08±4.53治療后 77.79±12.42 24.21±5.45對照組 30 治療前 31.75±5.23 19.29±2.43治療后 65.53±10.35 21.03±3.24
腦外傷發生后,患者的大腦皮質功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進而誘發知識運用和接受等方面功能的障礙,而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又會導致患者出現程度不同的思維邏輯、注意力、理解能力和注意力的降低。高壓氧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側支循環,提高微循環血流速度,降低血壓黏稠度,恢復腦組織功能,改善腦缺氧癥狀,擴大氧的彌散半徑,提高氧分壓和機體含氧量,進而達到清除血腫和病灶,恢復大腦整體功能[4]。
綜上所述,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是腦外傷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所以,腦外傷疾病臨床治療的關鍵就在于恢復患者的認知功能,然而,現階段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僅僅關注肢體功能的恢復,卻未注意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5]。本次臨床研究結果證實,腦外傷患者接受高壓氧治療,有助于其認知功能的恢復,因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1] 姚太軍,代光輝.高壓氧對顱腦損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恢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3):23.
[2] 劉淑珍,杜學謙.高壓氧促進腦損傷后持續性植物狀態患者認知功能的恢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2):3140.
[3] 唐 梅.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外傷后認知障礙的恢復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3,7(4):602.
[4] 陳忠志,賈成武.早期康復治療腦損傷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2):3137.
[5] 張安仁,龐日超.頭電針結合高壓氧對腦外傷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西南軍醫,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