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柴 智,曹 江
(1.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2.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29;3.中公高科養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近年來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截至2011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8.5萬km。大量高速公路的投入運營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同時要保持良好的運營狀態,提高高速公路養護的管理水平也越來越為重要。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管理的合理性、科學性直接決定著高速公路的運營效率和運行成本,日常養護市場化發包的范圍是市場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運營管理方自養的管養一體”和“市場化發包的管養分離”兩種模式。對于高速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其具有規模較大、養護施工作業工期較集中、階段性連續作業等類似高速公路新建工程的特點,施工管理較單純,與新建工程施工管理類似,管理方式較成熟,管理難度相對低,目前較多省份對于大中修已實行了市場化發包管理。
相比大中修的施工管理,日常養護施工管理的特點有很大不同。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工程瑣碎、分散、單次作業工程量小,兼具有經常性、連續性、周期性及突發性的特點,其管理是持續經常性的,管理較復雜、難度較大,目前國內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多數仍采用運營管理方自養模式。
傳統運營管理方自養模式是高速公路經營公司實行企業內部一體化管理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企業交易成本(包括傳播信息、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費的成本)的節約,但是它在削減交易成本的同時帶來了大量的管理費用和效率的損失。采用這種模式的高速公路經營公司需要置辦大量機械設備,負擔設備的維修保養;內部養護隊伍龐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養護管理者既是生產者也是監督者,責任不清、職責交叉,養護質量不高,面對出現的問題易發生互相推諉的情況,一旦發生養護質量、安全問題,很難追究責任。
隨著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加強。高速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其目標是逐步實現高速公路養護市場化。養護管理市場化,就是高速公路運營單位不養自己專門的養護作業隊伍,將高速公路養護作業推向市場,實行合同管理,只配置少數的人員以管理者的身份參與養護工程的技術、質量、工期、造價等的管理,不直接參與施工的組織及作業。這樣一方面對于高速公路運營公司來說可以大大減小管理難度、提高養護質量、節約養護成本;另一方面對于養護承包市場來說,還可以培育養護專業隊伍,促進養護承包企業提高養護服務理念和服務水平。
對于高速公路日常養護施工進行市場化發包的合同管理,首先要研究日常養護的概念,根據其概念分析適合發包的內容。
我國目前關于高速公路的各養護規范中,均沒有對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的概念做出明確說明或定義。高速公路日常養護應指對高速公路進行經常性的清掃、清理、清洗和清疏等日常性養護和日常巡查、檢查工作,以及對輕微破損或缺陷的修補與修復、局部拆除及更換、細微病害處治等,并進行預防性保養或修復其輕微破損部分,使之經常保持完好狀態及正常使用性能的工程項目。
根據日常養護的概念以及其經常性、連續性、周期性及突發性的特點,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的工作范圍應包括巡查、檢查、保潔、清疏、輕微損壞修復、細微病害處理、應急災害及突發事件處置以及路產設施看護。對于上述范圍中的各項工作,可以完全或部分市場化發包,運營管理方僅參與管理、監督。
3.1 巡查、檢查是高速公路養護發現問題的第一階段,決定著養護的后續進行,將日常性、經常性和定期性的巡查、檢查工作委托給養護承包商進行,可以使其經常性的把握所承包高速公路的狀態,以及根據巡查、檢查結果變被動接受養護任務為主動養護,使其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責任一體化,有利于養護處理的及時性和減少運營管理方的管理難度。對于承包商的巡查、檢查,運營管理方應采取對其進行監督和抽查管理的方式,建立合適的管理流程。
3.2 保潔、清疏、輕微損壞修復、細微病害處理均可以全部發包給承包商承擔。施工人員完全由承包商配備,對于施工設備可采用施工承包商反租賃運營管理方已有設備的方式,該方式對于承包商來說比其另行租賃、調用更節省費用,對運營管理方來說也會減少設備閑置帶來的損失。
3.3 對于高速公路應急災害及突發事件處置事宜可以部分交由承包商承擔。由于應急災害及突發事件處置具有突發性的特點,且其必須實現快速處理,從社會其他施工單位處另行調集施工機械、人員、物資進行應急處理所需時間較長、成本較大;再者如果全部由承包商單方面承擔的話,一方面其組織協調各方的能力不夠,再者應急搶險所需物資、設備的供應、調配能力不強,很可能無法快速、及時的處置應急災害及突發事件,故應將該工作由運營管理方和日常養護承包商共同承擔,由運營管理方進行組織協調、搶險物資儲備和提供,承包商有義務按照運營管理方的要求及時提供部分所需的施工設備及施工人員,作為配合方協助運營管理方進行應急搶險、突發事件的處理。
承包商應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預案時,承包商應積極配合運營管理方的組織安排,及時、快速的調集相應人員、設備,快速處理好救援、疏導、搶修工作。承包商平時應后備足夠數量的應急人員,如遇災害、突發事件時必須按照指令配合處置。為保證承包商在應急事件發生后較短時間內調集到相關人員,運營管理方每年給予承包商一定的預備費,此外實際使用的人員、設備可采用計日工的方式計量支付。
3.4 對于路產設施的看護工作,可市場化發包給承包商承擔。承包商應負責看護其責任范圍內路產設施,保證其完整和安全,防止被偷盜、人為破壞,隨時向運營管理方報告路產破損情況,發現損壞道路或設施等不法行為首先應第一時間盡力制止并及時向運營管理方、路政等有關部門通報。對于職責范圍內沿線設施遭到嚴重偷盜或破壞的,承包商應承擔違約責任,對于積極舉報偷盜沿線設施行為的,經核實后應給予個人每人每次一定金額的獎勵,如能追回可根據原物價值給予相應獎勵。
在工程實際管理和發包時運營管理方一般需按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交通安全設施、綠化各專業工程進行管理,根據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發包的范圍應按各專業工程予以界定分類其具體內容。
對各專業工程的日常養護工作按照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的概念可分為巡查檢查(含路產設施看護)類、保養類、維修類、應急災害及突發事件處置類,基本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日常養護發包內容分類表

表1(續)
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市場化發包的范圍研究對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方的合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對高速公路日常養護的概念、范疇的分析,提出了可市場化發包的日常養護的工作范圍,該方案可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方的養護管理改革提供參考。日常養護市場化的合理、科學實施將使得運營管理者解放出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更偏重于養護的管理而不是一線的施工作業,可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日常養護管理難度。
[1]陸婭楠.今年新增公路逾7萬公里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8.5萬公里[EB/OL].http://www.moc.gov.cn/djph/201112/t20111231_1180289.html,2011-12-31.
[2]余富兵,祝寶靖.淺析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對策[J].山西建筑,2010,(36):283-284.
[3]JTG H10—2009.公路養護技術規范[S].
[4]高建立.河南省高速公路養護標準化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