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兵, 郭利平
(1.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檢驗科,內蒙古鄂爾多斯017000;2.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內蒙古鄂爾多斯017000)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關節慢性炎癥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后期患者關節致殘率很高。預防和減少骨關節破壞,減少致殘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關鍵在于對RA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本研究檢測RA患者血清中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抗環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體、抗 RA33抗體、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抗聚角蛋白微絲蛋白抗體(antifilaggrin antibody,AFA),探討這些血清學指標在RA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1.研究對象 RA組: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于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78例。其中病程≤6個月的患者20例,6個月<病程≤24個月的患者34例,病程>24個月的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tology,ACR)1987年修訂的RA分類標準。非RA組72例,其中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32例,痛風患者11例,骨性關節炎患者25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2例,混合性結締組織性疾病患者2例,均符合相應的診斷標準。正常對照組30名,均為醫院健康體檢者。
2.儀器和試劑 Benchmark酶標儀(BIORAD公司,日本),OLIMPUS熒光顯微鏡,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公司,德國)。抗CCP抗體、抗RA33抗體、APF、AFA均使用德國歐蒙公司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RF采用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透射比濁法)。
3.方法 每位患者和健康體檢者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不抗凝),離心后一部分血清測定RF,其余血清檢測抗CCP抗體、抗RA33抗體、APF、AFA,整個試驗操作參照各抗體試劑說明書。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四格表計算5種抗體的敏感性、特異性,不同指標間以及不同組間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RF、抗 CCP 抗體、APF、AFA、抗 RA33 抗體檢測結果 在78例RA患者中,RF、抗CCP抗體、APF、AFA、抗 RA33抗體的陽性率分別是64.1%(50/78)、89.7%(70/78)、53.8%(42/78)、32.1%(25/78)、25.6%(20/78);在72 例非RA患者中,RF、抗 CCP 抗體、APF 、AFA 、抗RA33抗體的陽性率分別是20.8%(15/72)、8.3%(6/72)、6.9%(5/72)、5.6%(4/72)、8.3%(6/72);在正常對照血清中,RF的陽性率是6.7%(2/30),其余抗體陽性率均為0。RA組患者5種抗體與非RA組及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RF、抗 CCP 抗體、APF、AFA、抗 RA33 抗體在不同階段RA中的檢出率 在病程≤6個月的RA 患者中,RF、抗 CCP 抗體、APF、AFA、抗 RA33抗體的陽性率分別是43.5%(10/23)、78.3%(18/23)、47.8%(11/23)、34.8%(8/23)、26.1%(6/23);在6個月<病程≤24個月的RA患者中,RF、抗 CCP 抗體、APF、AFA、抗 RA33抗體的陽性率分別是68.6%(24/35)、94.3%(33/35)、54.3%(19/35)、40.0%(14/35)、31.4%(11/35);在病程>24個月的RA患者中,RF、抗CCP抗體、APF、AFA、抗 RA33抗體的陽性率分別是95.0%(19/20)、90.0%(18/20)、50.0%(10/20)、40.0%(8/20)、35.0%(7/20)。在早期的RA(病程≤24個月)患者中,抗CCP抗體檢測的陽性率更高,與其他抗體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RF 、抗 CCP 抗體、APF、AFA、抗 RA33 抗體對RA的診斷評價 對于RA的診斷,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為抗CCP抗體89.7%、RF 64.1%、APF 53.8%、AFA 32.1%、抗 RA33 抗體 25.6%;特異性由高到低依次為AFA 94.4%、APF 93.1%、抗 CCP 抗體 91.7%、抗 RA33 抗體91.7%、RF 79.2%;抗 CCP 抗體的敏感性高于RF;抗CCP抗體、APF、AFA、抗RA33抗體的特異性均高于RF,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聯合檢測多種抗體對RA診斷的評價 聯合檢測5種抗體,其結果見表1。

表1 5種抗體不同陽性數的各項評價
RF作為1987年ACR關于RA分類標準中唯一血清學指標,缺乏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由RF診斷的患者常常已出現不可逆的關節損害。在病程≤6個月的RA患者中,RF敏感性僅為43.5%,6個月<病程≤24個月為68.6%,說明RF對早期RA診斷敏感性較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RA患者的抗CC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非RA組及正常對照組,敏感性為89.7% ,特異性為91.7% 。與RF比較,在早期的RA(病程≤24個月)患者中,抗CCP抗體檢測的陽性率更高。另由于抗CCP抗體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操作簡便,因此抗CCP抗體是目前所知最有希望被廣泛應用于RA早期診斷的自身抗體。有研究發現,APF在RA患者血清中檢出率高且特異性強,可作為一種較理想的診斷指標[1]。本研究檢測APF特異性為93.1%,證明APF是RA的特異診斷指標。陳竹等[2]的研究發現AFA和APF可出現于早期RA患者中,這兩者有一定的相關性。本研究中AFA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于非RA組和正常對照組,證明AFA在RA患者中盡管敏感性不太高,但是RA的特異診斷指標。研究結果中抗 RA33抗體在RA的陽性率為25.6% ,但特異性高達91.7%,可作為RA的特異診斷指標。聯合檢測5種抗體,出現其中4種抗體陽性其RA的診斷特異性和陽性預測率達100.0%,而在非RA中,無4種以上抗體檢測陽性者。所以聯合檢測能得到一個較好的敏感性以及極高的特異性,對RA的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1]Agrawal S,Misra R,Aggarwal A.Autoantibodi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ion with severity of disease in established RA[J].Clin Rheumatol,2007,26(2):201-204.
[2]陳 竹,楊宇峰,賈捷婷.2535例類風濕關節炎血清學四種自身抗體長期臨床應用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