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冉維貞,歐小軍
(1.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長沙 410012;2.國家礦山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長沙 410012;3.酒鋼集團鏡鐵山鐵礦, 甘肅嘉峪關市 735100;4.湖南有色新田嶺鎢業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郴州市 423000)
紫金山金銅礦目前開采的對象為紫金山金銅礦床深部礦體,位于礦山西南深部、大露天坑下方,采用地下開采。采礦方法采用大直徑深孔階段礦房法(占80%)和分段鑿巖階段礦房法(占20%)相結合的嗣后充填采礦法,兩者恰當地搭配和補充。
上部為露天坑,為保證上部露天礦的回采安全,地表不允許塌陷,地下采空區需進行充填。采用有效的充填采礦法可維護采場頂板及上盤巖層穩定,穩固露天礦體,保護地下及地表工程,從而使礦石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當前礦山采用的充填骨料主要包括尾砂、隔壁集料、廢石及其他工業廢渣。膠結劑普遍采用水泥。本研究采用金銅礦全尾砂做骨料,P.C 32.5級硅酸鹽水泥為膠結劑進行試驗,通過對試塊強度的測試及分析,得出適合該礦的充填配比。
采用CILAS1064型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金銅礦全尾砂的粒級分布。全尾砂粒徑分布曲線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全尾砂分布粒徑如下:D10=2.16 μm,D60=37.54 μm,D90=133.25 μm,全尾砂的平均粒徑為49.72 μm。按尾砂粒徑分布分類,粒徑小于74 μm的顆粒占72.5%,屬于細尾砂。可用不均勻系數α表征該物料粒級組成的均勻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d10、d60、d90分別是累計含量為 10% 、60% 、90%顆粒能夠通過的篩孔直徑,其值可從粒級組成曲線上查得,α值越大表示粒級組成越不均勻,金銅礦全尾砂α=17.38,結合圖1可以認為顆粒較細、級配不均。

圖1 全尾砂粒級分布曲線
根據國內外充填經驗,充填料中-20 μm粒徑含量不低于15%即能滿足料漿輸送要求。金銅礦全尾砂中-20 μm含量達到45.69%,遠遠超過料漿輸送對細顆粒含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輸送性能。
采用化學方法測定全尾砂中主要化學成分的含量。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金銅礦全尾砂化學成份測定結果
由表1的測試結果可知,金銅礦尾砂中S和SiO2含量高達75.81%,不有利于膠結充填體強度的提高。
尾砂的沉降性能對充填體的物理性質具有較大影響,它決定著充填料漿的沉降特性。配置起始濃度為40%的全尾砂料漿,攪拌均勻后倒入標準量筒中,直觀觀測渾濁層高度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將記錄的數據整理,可得到如圖2所示的沉降曲線。

圖2 金銅礦全尾砂試樣沉降曲線
由圖2可以直觀看出,尾砂沉降速度較快,料漿總量變化不大,泌出的清水量不斷增加。料漿量隨著沉降在開始時緩慢減少,達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不再變化,清水凈增量先增大后減小,在6 h左右就基本上可以達到最大沉降濃度。
充填料漿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證獲得良好的輸送效果。測定坍落度主要是為了掌握充填料漿流動性、并輔以直觀經驗評定粘聚性和保水性。坍落度的大小與料漿中固體顆粒的級配和料漿濃度有關。
金銅礦全尾砂料漿坍落度測試驗結果見表2,全尾砂充填料漿的坍落度試驗規律曲線如圖3所示。

表2 全尾砂料漿坍落度試驗數據
礦山充填中,坍落度小于24 cm時,充填料漿流動阻力較大,充填倍線小而難以實現自留輸送。金銅礦全尾砂料漿濃度為72%~70%時流動效果較好,料漿流動性明顯改善,基本無不良現象(嚴重離析、泌水)發生,坍落度范圍約為26.0~28.0 cm 左右,可實現可靠的自流輸送。
配比試驗所用材料為金銅礦全尾砂,膠結劑為湖南長沙獅峰水泥廠生產的P.C 32.5級硅酸鹽水泥,制作試塊用水為金銅礦尾礦水。根據影響充填體強度的主要因素、坍落度試驗觀察到的料漿流動情況,設計水泥-尾砂充填料漿灰砂比1∶3,1∶4,1∶6,1∶8四組,料漿濃度分別為74%,72%,70%,68%四組,試模規格為 7.07 cm ×7.07 cm ×7.07 cm,對每組試塊測試 3 d、7 d、28 d、60 d 四個齡期的強度,每個齡期澆注3個試塊,共計16組不同材料配比試驗,共計192個試塊。澆筑時用金屬棒不斷搗振,使料漿密實、氣泡排出。拆模后將試塊輕輕放入養護池進行保濕養護,室溫保持在20°C~23°C左右,相對濕度90%左右,用壓力試驗機測試充填試塊的單軸抗壓強度,計算平均值。結果如圖4~圖6所示。

圖3 全尾砂料漿坍落度試驗曲線

圖4 試塊3 d單軸抗壓強度

圖5 試塊7 d單軸抗壓強度
從圖4~圖6可以看出,隨著養護齡期的增加,試塊的強度增長迅速。齡期越長,抗壓強度越大。當齡期一定時,試塊強度隨灰砂比的增大而增大,且隨料漿濃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充填過程中,在滿足充填倍線和充填體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應適當提高充填料漿濃度,降低灰砂比以節約充填成本。

圖6 試塊28 d單軸抗壓強度
(1)紫金山金銅礦全尾砂粒度較細,可輸送性能良好。全尾砂自然沉降較快,實際充填中可以添加少量或不添加絮凝劑。
(2)全尾砂料漿濃度為70% ~72%時,坍落度較大,流動效果較好。實際充填中可以根據灰砂比、充填倍線等因素適當微調充填料漿濃度。
(3)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充填體的強度與試塊養護齡期、灰砂比、充填料漿濃度這3個因素成正相關關系。充填體的強度隨齡期增長、灰砂比的增加、料漿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在滿足充填體強度和充填料漿可靠輸送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灰砂比,提高充填料漿濃度。
(4)各個礦山的充填目的不同,采礦方法也有差異,故其對充填體強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若采用上向分層充填采礦法,其充填體28 d強度達到1.2 MPa左右即能滿足生產要求。若采用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其充填體28 d強度達到2 MPa左右即能滿足生產要求。通過金銅礦全尾砂的強度配比實驗結果可以得出,選取齡期28 d時,灰砂比1∶3的試塊強度均在2.4~4.8 MPa;灰砂比1∶4時,試塊強度在2.3~3.1 MPa;灰砂比1∶6時,試塊強度1.4~2.08 MPa。強度實驗結果顯示,充填體強度完全可以滿足礦山不同充填采礦方法對充填強度的要求。具體濃度、灰砂比可根據采場情況進行選擇。
[1]王方漢,姚中亮,曹為勤.全尾砂膏體充填技術及工藝流程的實驗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4,24(S):51-55.
[2]劉同有.充填采礦技術與應用[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1.
[3]路世豹,李 曉,廖秋林,等.充填采礦法的應用前景與環境保護[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4(01).
[4]王運敏.冶金礦山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及科技發展戰略[J].金屬礦山,2006(01).
[5]孫文標,孫恒虎,劉建莊,等.似膏體充填料漿配合比的實驗研究[J].中國礦業,2005(08).
[6]李福來,胡 克,馮 軍,等.我國礦山固體廢棄物現狀與對策分析[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5(03).
[7]蔣滿元,唐玉斌.礦業廢棄地對環境的污染及其治理對策探討[J].資源環境與發展,2006(02).
[8]鄒 輝,李向陽,鐘永明.全尾砂-水淬渣膏體性能參數測試方法研究[J].礦業工程,2007(1).
[9]鄧代強,高永濤,吳順川.基于坍落度測試的粗骨料充填料漿流動性檢驗[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