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陳 莉,馮 靜
(1.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染化學院,陜西咸陽712000;2.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西安710048)
利用植物染料對織物染色已具有悠久的歷史,植物染料是19世紀以前有色織物生產加工的主要染色原料,因植物染料大都具有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和藥物保健功能,近年來引起了許多研究和應用機構的關注[1-2]。目前,限制植物染料使用的最大問題是植物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相不全等[3-4],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多數植物染料在染色過程中需通過媒染來提高其染色效果。因此,為天然染料選擇和開發環保、高效的媒染劑,將大大促進植物染料的快速發展[5-6]。本研究以姜黃為天然染料對真絲織物進行染色,分別用稀土、皂土、硫酸鋁鉀和硫酸亞鐵作為媒染劑,其中硫酸鋁鉀和硫酸亞鐵是植物染料常用的媒染劑[8],而有關稀土和皂土作為媒染劑在天然染料染色中的作用卻少有研究。稀土和皂土(又稱膨潤土)均為自然礦藏,中國儲量均在世界前列。皂土有效成分即為蒙脫土(蒙脫土含量大于90%),是由兩層Si—O四面體和一層Al—O八面體組成的層狀硅酸鹽晶體,層內含有陽離子主要為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還有鉀離子、鋰離子等。稀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一般以氧化物狀態分離出來的物質,試驗所用的稀土成分為氧化鑭(La2O3)。本研究重點探索稀土、皂土在姜黃植物染料對真絲織物染色中的作用,并與常用媒染劑進行對比,為植物染料新型媒染劑的開發應用提供參考。
藥品:無水乙醇、硫酸鋁鉀、硫酸亞鐵(分析純,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皂土(上海試四赫維化工有限公司),稀土(氧化鑭含量≥98%,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姜黃(藥店售),蒸餾水。
織物:桑蠶絲電力紡(平方米質量75 g/m2,市售)。
72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X2037電子天平(慈溪市天東衡器廠),YG571B型摩擦牢度試驗機(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SW12AⅡ型耐洗色牢度試驗機(溫州紡織儀器廠),SF-300型思維士電腦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公司),電子恒溫水浴鍋(上海市南陽儀器有限公司)。
1.3.1 染液的制備
稱取姜黃粉末50 g,加入200 mL 50%的乙醇溶液,在恒溫水浴鍋中60℃保溫6 h,過濾提取染液[8];重復以上操作一次,將兩次獲得的染液混合,做為試驗用染液。
1.3.2 染 色
采用預媒染色法對真絲織物進行染色,主要方法如下:
1)預媒染工藝:將稀土、皂土、硫酸鋁鉀、硫酸亞鐵分別配制成所需質量濃度的媒染劑溶液,始染溫度40℃,媒染溫度80℃,保溫45 min,浴比1︰50。
2)染色工藝:將媒染后的真絲織物放入到染液中進行染色,始染溫度40℃,升溫至90℃,保溫60 min,浴比1︰50,染后水洗烘干。
1.3.3 性能測試
1.3.3.1 上染率
用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度A,上染率可通過下式計算:

式中:A1、A0為殘液、原液的吸光度,C1、C0為殘液、原液的放大倍數。
1.3.3.2 顏色特征值
用電腦測色儀測試染色織物的 L、a、b、C、H值,D65光源,10°視角,測試5次取平均值。
1.3.3.3 染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按照GB/T 3921—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耐洗色牢度》測定。
耐摩擦色牢度按照 GB/T 3920—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測定。
皂土、稀土按不同質量濃度作為媒染劑對真絲織物進行染色,結果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皂土、稀土均可提高染液的上染率。這是因為皂土、稀土中含有的金屬離子能夠在纖維和染料之間形成絡合,因而增加染料與纖維的親和力,促進染料的上染。隨著皂土、稀土質量濃度增加,織物上染率也在增加;當媒染劑質量濃度為0.6 g/L(3%o.w.f)時,隨著皂土、稀土量的增加,上染率增加不明顯,所以媒染劑最佳質量濃度可確定為0.6 g/L(3%o.w.f)。

圖1 媒染劑質量濃度對上染率的影響結果Fig.1 Effects of mordants mass concentration on dye-uptake
媒染劑質量濃度采用 0.6 g/L(3%o.w.f),按1.3.2對真絲織物進行媒染染色。由圖2可以看出,經4種媒染劑預媒染色的上染率均高于直接染色的上染率,說明這4種媒染劑均可提高姜黃植物染料的上染率,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善植物染料上染率偏低的問題。

圖2 媒染劑種類對上染率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mordants type on dye-uptake
測試染色織物的顏色特征值 L、a、b、C、H,并以姜黃直接染色織物為標準試樣,分別計算ΔL、Δa、Δb、ΔC、ΔH值。ΔH為色相差,絕對值越大說明試樣色相偏差越大;ΔL為明度差,負值表示明度下降;Δa大于0表示色光偏紅,正值越大表示色光越紅,Δa小于0表示色光偏綠,負值越小表示色光越綠;Δb大于0表示色光偏黃,正值越大表示色光越黃,Δb小于0表示色光偏藍,負值越小表示色光越藍;ΔC為艷度差,ΔC為正,表示試樣比標樣鮮艷。不同媒染劑上染后織物的顏色特征值見表1。

表1 不同媒染劑上染后的顏色特征值Tab.1 Color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different mordants after dyeing
由表1可以看出,硫酸亞鐵預媒染處理對姜黃染料的色相影響最大,色相差ΔH為-60.41,織物表面呈現暗褐色,其他3種媒染劑對姜黃染料的色相影響不大,織物表面呈現黃色;硫酸鋁鉀媒染后織物顏色偏黃褐色,所以不同的媒染劑可改變織物顏色,增加色相。經預媒染后織物的ΔL小于0,說明媒染使織物的明度下降,即反射率下降,織物顏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深。由Δa值可看出,經硫酸鋁鉀、硫酸亞鐵和皂土媒染織物的色光偏紅,而經稀土媒染織物的色光稍偏綠。由Δb值可看出,經硫酸亞鐵和皂土媒染織物的色光偏藍,而經硫酸鋁鉀和稀土媒染織物的色光偏黃。經硫酸鋁鉀和稀土媒染的織物ΔC大于0,表示試樣比直接染色織物鮮艷,而經硫酸亞鐵和皂土媒染織物ΔC小于0,說明織物的鮮艷度不及直接染色織物。
染色牢度是衡量染色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染色牢度對于評價天然染料染色尤為重要。不同媒染劑上染真絲織物的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見表2。

表2 不同媒染劑上染后的色牢度Tab.2 Color fastness of different mordants after dyeing
由表2可知,直接染色試樣的染色牢度偏低,而媒染劑上染后試樣的色牢度較好,均能達到4級,與化學染料的染色牢度相當。原因是媒染劑可與天然染料之間形成絡合,降低了天然染料的水溶性,提高了天然染料的濕處理牢度,所以媒染染色是改善天然染料染色牢度的有效方法。
1)皂土和稀土可以作為真絲織物的媒染劑,其最佳工藝是浴比為1︰50,始染溫度40℃,媒染溫度90℃,媒染時間45 min,質量濃度均為0.6 g/L(3%o.w.f)。
2)皂土和稀土作媒染劑可以提高上染率,提高染色織物的表面深度,改善染色牢度。
3)媒染劑在提高上染率、改善色牢度的同時,還可使染料的色相發生多種變化,豐富天然染料的色相。
[1]邰文峰,石紅,楊偉忠,等.天然染料染色現狀及其理論[J].印染助劑,2006,23(3):10-14.TAI Wenfeng,SHI Hong,YANG Weizhong,et al.Status quo and theory of dyeing with natural dyes[J].Textile Auxiliaries,2006,23(3):10-14.
[2]張瑞萍,黃潔,吳宇,等.中草藥保健功能紡織品的開發[J].產業用紡織品,2010,6(6):1-5.ZHANG Ruiping,HUANG Jie,WU Yu,et al.Exploit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ealthcare textiles[J].Technical Textiles,2010,6(6):1-5.
[3]孫戒,徐小軍,顏震,等.蛋白酶在真絲織物茜草染料染色中的應用[J].絲綢,2010,47(2):15-17.SUN Jie,XU Xiaojun,YAN Zhen,et al.Application of proteolytic enzyme on dyeing of silk fabrics with Madder dyestuff[J].Journal of Silk,2010,47(2):15-17.
[4]巫若子,賴裕龍,歐世軍,等.天然茶葉染料的提取及在真絲織物上的應用[J].現代紡織技術,2011,19(5):1-3.WU Ruozi,LAI Yulong,OU Shijun,et al.Extraction of natural tea dye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ilk fabrics[J].Advanced Textile Technology,2011,19(5):1-3.
[5]曹紅梅,程萬里.媒染對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響[J].紡織學報,2008,29(12):53-56.CAO Hongmei,CHENG Wanli.Effect of premordanting on dyeing properties of cotton fabrics dyed with natural dyes[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8,29(12):53-56.
[6]柴麗琴,邵建中,周嵐,等.棉纖維的陽離子化改性及其在天然染料染色中的應用[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0,27(4):511-517,523.CHAI Liqin,SHAO Jianzhong,ZHOU Lan,et al.Study on the cationic modification on cott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dyeing with natural dyes[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0,27(4):511-517,523.
[7]張偉偉,高佩佩,呂國良,等.虎杖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對棉織物的染色[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8,25(4):396-401.ZHANG Weiwei,GAO Peipei,Lü Guoliang,et al.Extraction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natural dye and its usage in cotton dyeing[J].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08,25(4):396-401.
[8]陳莉,劉玉森.板栗殼天然染料對羊毛針織物的染色性能研究[J].針織工業,2009(12):48-51.CHEN Li,LIU Yusen.Research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the Chestnut shell natural dye on wool knitted fabric[J].Knitting Industries,2009(1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