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燕,魏中華,郭瑞利,榮 建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24)
交通標志是保障車輛安全、暢通、有序運行的交通管理設施,交通標志設計和設置的規范性、準確性、完整性和系統性,直接影響道路通行能力、安全性能和相應的服務水平。目前我國標志設置的標準為《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2009),GB 5768—2009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多達44處的修訂,然而在具體的道路環境下交通標志的設置尚存在爭議,新國標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本文通過對比美國交通控制設施標準手冊(MUTCD 2009版)、英國交通標志手冊(2006版)、日本道路標志手冊(2004版)與我國《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2009),找出國內外標志存在的設置差異性,為進一步完善 GB 5768—2009做出探索。
在具體道路場景中,各個國家根據本國實際道路情況制定規范,經過比較,將標志設置存在的差異性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中外交通標志在對其進行分類時的依據各不相同。
美國標志中的法規標志對應中國禁令與指示兩類標志,前者根據用戶需求劃分,后者根據標志屬性劃分。
具體到警告標志,我國按照標志的本身屬性進行歸類,將警告標志主要分為:a)與公路幾何線形有關的警告標志;b)與交叉路口有關的警告標志;c)與路面狀況有關的警告標志;d)與沿線設施有關的警告標志;e)與沿線環境有關的警告標志;f)其他需要引起駕駛人注意的情況。
美國MUTCD依據可能導致危險的場景信息內容的相似性將警告標志分為平面線形類、交叉口類、提前警告類、車道變化類、道路橫斷面寬度變化類、中分帶變化類、山丘類、路面狀況提示類等19類。
綜上分析,美國交通標志的分類主要以道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為依據,重點分析可能會對駕駛員產生作用和影響的相關道路場景和交通管理內容,按照道路場景介紹標志;我國則根據標志本身屬性,逐一介紹標志的作用與意義,在具體道路場景標志設置時,美國需找到規范中相應的場景,依據規定設置標志;我國則需要先分析該場景下應設置什么標志,再到各個類別中找出相應標志,容易漏找且多一步工作。
對比過程中發現中外標志設置精細化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具體從以下三類進行說明。
1.2.1 同一場景中的交通標志設置不同
相同道路場景中,中外規定有不同程度差異性。在中英標志對比中,發現單行道路指示、公交專用道、自行車設施、路邊停車、限速等差異性比較大,以下以路邊停車標志為例說明。
中國路邊停車標志如圖1所示,該標志表示占用人行道停車,規定了機動車停車位標志的短邊邊長不小于60cm,非機動車停車位標志的短邊邊長不小于30cm,其他尺寸按統一規定,且只規定了這一種情況。

圖1 路邊占用人行道停車標志
英國規定路邊停車設置對行人和殘疾人是嚴重的視覺侵擾,必須留下1 500mm的凈寬給行人,最好是均勻提供在道路兩邊,并無時間限制操作,如有必要,可以設置某一段時間的禁止等待限制。人行道邊緣停車有圖2所示標志。

圖2 人行道邊緣停車標志
可以看出英國對路側停車場景考慮較多,并給出統一標志規定,設計者對號入座,準確找到道路場景對應標志;中國路側停車設計只考慮了一種情況,而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其他路側停車方式,這時對于設計者,可能是用一個相同的標志指示所有類型,或者各地方設計者按各自理解設計形式不一的標志,給道路使用者或多或少帶來影響,不能很好地滿足停車指示需求,需要進一步細化這方面的規定。
1.2.2 國內有場景但沒有對應的標志
對于國外的部分標志,國內雖有類似道路場景,卻無相應標志明確給出。中英標志對比中有禁止裝載標志、低空飛機警告標志、電力電纜警告標志等,中美對比中有前方交叉口車道控制類標志、違規處罰標志、平面線形和交叉口組合標志等;中日對比中,日本對自行車行駛有較詳細的規定,不僅考慮非機動車行駛與非機動車車道情況,還在與行人合用上有考慮。
以上道路場景及車輛行為在中國也存在,但是由于我國交通標志發展較晚,交通標志還處于不斷的完善之中,因此這些場景并沒有設置對應的交通標志。
1.2.3 國內未來有場景需求的標志
國外有部分標志,國內目前既無道路場景也無標志,但國內有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與英國和美國的比較中,日本與中國目前使用的標志種類以及道路場景比較相似。
如英國的行人區域,國內主要在步行街或者某些不允許車輛進入的路段、單位等設置車輛禁止駛入,沒有對一片行人區域進行界定,雖然方便車輛在附近區域的通行,但是由于設置行人街的街道,附近人流要達到一定數量,其影響范圍會在附近一定區域,會影響一定區域內車輛通行的速度。
GB 5768—2009中的輔助標志作為主要標志的輔助說明,沒有進行很詳細的介紹,規定了基本要素,根據道路情況增加輔助信息。日本輔助標志集中介紹,與中國類似,主要表示車輛種類、時間、區間、距離、禁令原因等,根據需要設置。而英美對輔助標志應用廣泛,規定全面,多數主標志后,都將與之配合或涉及到的情況用輔助標志表示出來,為設計者提供全面的備選庫,同時避免同一信息形式不統一。
如限速標志中表示區域范圍的輔助標志,中美表示限速路段和長度的方法類似,然而對于區域限速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差異。GB 5768—2009規定的道路交通標志區域限速的標志如圖4所示,但較為概略,不能具體明確區域的范圍。

圖4 區域限速標志
美國的限速標志包含兩種信息:某類道路法定限速和路段限速變化。美國與限速標志相關的表示區域范圍的輔助標志有:整個城市范圍(CITYWIDE,R2-5aP)、街區范圍(NEIGHBORHOOD,R2-5bP)、居住小區(RESIDENTIAL,R2-5cP),除了其他已經設置新限速標志的情況(UNLESS OTHERWISE POSTED,R2-5P)。其中,前三類輔助標志安裝在限速標志的上方,第四類輔助標志安裝在限速標志的下方,具體輔助標志示如圖5所示。

圖5 與限速標志有關的輔助標志
美國MUTCD對此標志進行設計設置規定,我國可以借鑒其設計思想結合具體情況對此類道路場景需求進行標志設計設置。
國外標志根據國家道路狀況給出的路權規定清晰明了,道路使用者可以更快更安全的通過。中英對比中,英國的交叉口標志、自行車車道、停車位施劃等,明確表示出各自路權,使用者根據規則通行。如英國在自行車與行人共享車道上有圖6給出的兩種情況,左邊為有物理隔離的自行車與行人道,右邊為合用情況,規定各自的路權使用。

圖6 自行車與行人共享車道
這些標志的設計明確給出出行者路權信息,比國內設計更完善。
根據中外對比得到的差異性,尤其在道路場景規定方面,GB 5768—2009規定不夠明確,通過標志的研究規劃,歸納中國交通標志的研究重點,建立符合中國道路特征的各類道路場景,完善各道路場景下標志的設計設置,以期對國內標準逐步進行完善,使中國道路標志的設計設置更加合理科學。規劃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a)確定有設置標志需求的典型道路場景 GB 5768—2009中對道路場景規定不夠明確、細致,標志設置精細化程度不夠,應通過大量的實地勘察,結合用戶需求分析,確定所有需要設置標志的典型道路場景;
b)確定各類場景的用戶需求 通過用戶需求分析后確定的典型道路場景,根據其性質進行分類,針對每一類道路場景,結合實地調查,確定各類場景中所有交通參與者的交通信息需求,為下一步設置對應標志奠定基礎;
c)提出判斷交通標志效用的客觀評價方法確定所有交通參與者的交通信息需求后,結合國外案例,國內工程實踐經驗,針對各類典型場景和用戶需求,確定交通標志設置條件,運用客觀評價方法,優化標志設計;
d)工程驗證 將優化后的標志進行工程實踐,實地試驗,驗證并進一步優化標志設計和設置,選擇最優效果進行推廣設置。
GB 5768—2009較舊版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每一個國家的標志規范都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修訂,中國道路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公路上的安全出行問題也越發被重視,而標志作為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完善標志設計設置規范具有重要意義且迫在眉睫。中外標志對比中發現GB 5768—2009涵蓋各類道路場景,標志設計設置齊全,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的努力將這項工作推進,使中國《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2009)以及相關指南、地方標準達到更高水準,為安全出行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1]日本全國道路標識、標示業協會.道路標識手冊[M].東京:日本建設省道路局,警察廳交通局,2004.
[2]Great Britain:Department for Transport.Traffic Signs Manual[M].Norwich:Prin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for the Stationery Office,2006.
[3]李偉,陳宏云,張高強.美日中三國公路指路標志設置比較研究[J].中外公路,2007,27(6):190-193.
[4]GB 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S].
[5]FHWA,USDOT.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2009)[M].Baton Rouge:Claitor's Law Books and Publishing,2010.
[6]劉猛,于鑫,孫正坤.城鎮過境公路交通標志設置的安全隱患與對策[J].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