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東紅
古往今來,傳統戲服裝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成為國之瑰寶。社會不斷在發展,同時新編傳統戲也層出不窮,在傳統戲的基礎上進行摸索,創新。服裝作為新編傳統戲的要素之一。也在悄無聲息地變化著,創新著,與時俱進。服裝設計者在設計這些新編傳統戲的服裝,不僅較之傳統戲有所變化,還要“美”,要與此情此景和諧統一。切實讓觀眾感受到既不失傳統風格,又讓人眼前一亮。
江蘇省梆子劇團精心排演的新編歷史劇 《華山情仇》,即在傳統戲服飾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劇中二郎神奉天君之命,鎮守華山。二郎神君之妹三圣母潛心修煉寶蓮燈,華山之上巧遇采藥人劉彥昌,并與其結為夫婦。所生一子名喚沉香。二郎神怒斥其妹私下凡塵,冒犯天規,將其妹壓至在華山之下,將其外甥沉香撫養成人。十五年后,沉香圣母殿巧遇其父,得知真情,怒斥舅父,劈山救母。一家人得以團圓。
劇中服飾造型與傳統戲大相徑庭,同時又圍繞著劇中的中心思想來設計。既要襯托出仙界上三圣母的神仙飄渺,又要表現二郎神君的威武、惡煞。這出戲服飾的造型上與傳統戲大有不同之處,而且在造型、顏色上也耐人尋味。
1.頭飾的設計。此出戲主要演員三圣母金黃色的發飾,高高攢起,眾仙女黑色高高發飾,高的發飾讓演員在舞臺上顯得特別有立體感,不僅能修飾臉型,而且顯得身材高挑。二郎神君頭戴二郎盔,有威震一方的霸氣。天狗則是一只狗頭帽代表了它的形象。
2.服飾造型設計。三圣母一身粉色長裙,外披一個肉紅色的長紗。高高的頭飾與粉色長裙搭配一起,顯得演員身材修長。服飾采用真絲和紗面料,很有質感。長裙中間的飄帶一直垂到腳踝處,黑色腰帶系在腰間,中間呈蓮花狀,象征著三圣母潛心修煉的寶蓮燈。在服裝造型上跟傳統戲相比,去除了水袖。改良后的三圣母服飾大氣、雍容華貴,更讓人感受到了仙界上虛無縹緲的境界、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境。劉彥昌服飾與傳統服飾也有所變化,傳統服飾水袖與服裝不是一體制作的,改良后的劉彥昌服飾衣服與水袖是一體的,且同一種顏色。都是銀灰色,小生巾子,高底靴。二郎神在劇中的服飾,二郎盔,銀白色的文明靠,文明靠的肩邊上鑲金黃色虎頭,紅色的斗篷,里面呈黑色。腳上穿虎頭靴。這一身裝扮,顯示出了二郎神君威震華山之上的威武之氣。幼年時的沉香,服飾造型肚兜和短褲,顯示出了幼兒的天真、活潑。十五歲的沉香娃娃生,服飾同樣在傳統基礎上進行了改良,銀白色的云肩,虎頭鞋。眾仙女的服飾一一加長了水袖,一身粉色長裙,亭亭玉立。仙女的服飾是像現代歌舞方面進行改良的。傳統的要繼承,現代的要借鑒。眾天兵天將的兵衣與二郎神君斗篷顏色一致,銅色深綠相間,黑色的彩褲,也是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的。
服裝的顏色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出戲三圣母和眾仙女的服飾均以粉色為主。粉色為暖色系,更能表現女性的魅力。在劇中粉色更加能突出顯示三圣母和仙女的超凡脫俗。二郎神君和眾天兵服飾斗篷外面皆為紅色,里面為黑色,無疑渲染了真神天降,云遮霧障的舞臺氛圍。劉彥昌和三圣母結為秦晉之好時,設計者只選用了紅色的披肩和紅色的蓋頭。雖然很簡單,但也巧妙的表現了成親拜堂的喜氣洋洋。二郎神君手下有一個得力助將——天狗。在設計天狗服飾時全選用了黑色,老虎服飾選用了黃色。這兩種衣料顏色都恰如其分的表現了天狗和老虎這兩種動物的本真色,非常形象、貼切。讓觀眾一目了然。
產下沉香以后,三圣母服飾上有了變化,與劉彥昌結為秦晉之好,踏入凡塵,帶有仙氣的金黃色頭飾換成了簡單的,并在頭飾后披了飄逸的紗,無疑顯示出了產子后的豐韻感。青年時的劉彥昌服飾沒有單獨水袖,而是和衣服一體的,十五年后的劉彥昌則是傳統服飾。劉彥昌人到中年,服飾在顏色上有了變化,由銀灰色換成了深藍色。深藍顏色使飽經風霜的劉彥昌更加的凄涼,滿目滄桑。沉香服飾在顏色上幾乎沒有變動。造型方面稍作改變。幼年時的沉香,紅肚兜,紅褲頭,顯示了幼兒的天真、活潑。十五年后的沉香,則是紅彩褲,外面銀白色披肩,豆蔻年華的青少年形象映入眼簾。
這出戲在服飾的設計方面深思熟慮,各個方面大因素都要考慮周到。為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根據傳統服飾風格去創新,向現代服飾風格進行“拿來主義”,順應社會的發展、時代的潮流,與舞臺上眾多藝術形式緊密配合,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排演出更好的藝術作品。